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女性喜欢看什么类型短视频,短视频内容分类排行榜

  

  铁一般的婚恋节目,年轻人在水里奔跑。   

  

  作者 | 佳璇   

  

  编辑 | 石灿   

  

  2021年夏末秋初,《非诚勿扰》知名主持人Morphy加入了一档年轻人婚恋新综艺《90婚介所》。   

  

     

  

  在收到节目组邀请之初,Morphy就有很多顾虑。他自称是一个“老家伙”,在哔哩哔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90年代和90年代,他担心自己不被年轻人接受。Morphy来回思考了一个多月,看了一些哔哩哔哩UP大师的视频,在节目组的劝说下做了尝试。   

  

  Morphy和年轻人婚恋节目的强烈反差,对应着哔哩哔哩综艺节目的名字——“90后”和“婚介所”。他们之间模糊的矛盾感,就像当下舆论场中年轻人对爱情、婚姻、性别等话题的多样争论和普遍复杂的心态。   

  

  #结婚,是年轻人的心声吗?   

  

  年轻人需要看结婚秀吗?这是一个问题。   

  

  哔哩哔哩副总裁、《90婚介所》计划总规划师杨亮告诉刺猬公社(ID: ciweigongshe),《90婚介所》的想法是因为哔哩哔哩内部员工社区的相亲岗位而诞生的。   

  

  在哔哩哔哩,大部分员工都是90后和90后,这些人刚刚进入婚姻和恋爱的时代。他们经常在同事的酒吧发相亲帖,主动为身边的人或者为自己找对象。杨亮说,这类内容在内部员工群体中很常见。   

  

  更重要的是,团队发现哔哩哔哩站的情感和婚姻内容在大幅增加。很多UP主会发布视频宣布结婚生子,呈现出非常密集的趋势,带动了站内婚恋内容的氛围。   

  

  UP车主的这种“结婚热”可以追溯到2019年。2019年12月,哔哩哔哩著名UP大师@艾哈迈东。   

  

  我本来打算在UPs百强颁奖典礼上求婚,但是在准备求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和另一个UPs朋友在哔哩哔哩@李元军。   

  

  “撞车”。同月,李元军发布视频《突然求婚》,在哔哩哔哩获得750多万次播放,17万条弹幕,登上哔哩哔哩总台榜榜首。一个月后,艾哈迈东发布了视频《我在百大求婚了》,获得了980多万的播放量和23万的弹幕,再次登顶哔哩哔哩排行榜榜首。   

  

     

  

  图源通哔哩哔哩upzhu @艾哈迈东《我在百大求婚了》。   

  

  2020年将有更多的UPs开启婚姻模式,这些与婚姻相关的视频频繁出现在哔哩哔哩的头版和全站排名的前排。   

  

  比如哔哩哔哩著名up主@疯狂阿米_的《当了4年UP主,我结婚了!》,百强up主@大相格的《突然结婚》,以及知名配音up主@醋醋库库。   

  

  百强UPs 《我嫁人啦》、《三顾民政局》 @ Universal 《史上最垮求婚》、百强UPs @ Dean Xiaochao等。而的官方账号之一@直播冀。   

  

  发布了《关于近段时间UP主集体结婚这件事》的祝贺视频。从那以后,“我很关心UP主陆续求婚但我还是单身”这样的弹幕经常出现在UP主的视频中。   

  

  从一般的网络舆论来看,似乎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表达对婚姻的恐惧情绪。但从平台的内容类别和趋势来看,年轻用户对婚恋极其感兴趣,热衷于“直球”表达。   

  

  这种矛盾的现象引发了哔哩哔哩团队的思考。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的对婚姻和爱情的恐惧,也可能夹杂着一种情绪的宣泄?宣泄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很多强烈的情感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我们做一个婚恋节目为他们服务,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男女嘉宾1V1对话。   

  

  图源通哔哩哔哩《90婚介所》。   

  

  市场表现最终证明了一个年轻人婚恋计划的必要性。   

  

  节目正式开播前,评论区出现了大量征婚评论,用户自我介绍和朋友介绍,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90婚介所》的生产效率也很高。哔哩哔哩选择与婚恋综艺“鼻祖”举人合作,打造了《非诚勿扰》 《中国式相亲》等爆款节目。从策划到落地只用了3个月。   

  

  #相亲是一种速度匹配模式。   

  

  即便如此,就节目匹配的成功率而言,哔哩哔哩团队一开始也没抱太大期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把这个项目命名为《90婚介所》。   

  

  杨亮说,《90婚介所》的“90”藏着一个双关语:第一个意思是90后,一般指这一代年轻人;第二层意思是90%的爱,代表着对婚姻和爱情不激进的态度。   

  

  “本质上,相亲是一种速度匹配模式。希望你能多尝试,但不要太完美主义。在恋爱、相亲、社交中,在表达个人诉求的同时,也要为他人考虑一点。去掉10分,也就是说不是全部。   

部以自我为中心。”杨亮说。

  

  

孟非解释“90分”的含义

  

图源丨B站《90婚介所》

  

某种程度上,对于速配成功率的低预期,从侧面反映出节目组对真实性的高要求。

  

“B站是想用心做好这档节目,而且是真实的,并没有安排剧本。”一位参加节目的女嘉宾在知乎分享道。在她填写报名表并成功进入下一轮筛选后,导演组与她进行了共计约9个小时的微信通话。由于她白天需要工作,大部分沟通从夜晚开始,数次聊至凌晨2点多,甚至出现手机没电、过热自动锁屏等情况。而沟通话题也多是有关过去的感情经历和她对于感情的看法。

  

为了提升有趣性和可看度,节目组设置了4个主题房:过去房、未来房、兴趣爱好房、价值观房。男嘉宾根据意愿选择分布在某个主题房,并等待女嘉宾到来。

  

  

节目玩法路线图

  

图源丨B站《90婚介所》

  

设置主题房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个话题场,形成男女嘉宾交流的双选模式。杨亮告诉刺猬公社,现在在网络上,很多时候只有一种观点。越爱说话的人、表达越激进的人,就越会受到关注。在同一个话题房下讨论,是为了让大家全面看待观点,互相碰撞,求同存异,以给到年轻人更多启发。

  

“其实这个模式还有很多玩法,我们还没有付诸实践。”杨亮补充说,“过去、未来、兴趣爱好、价值观,这其实是比较简单传统的立意。我们还有更多想法,比如四个房间是四首歌的名字,说不定你觉得这首歌曾经打动过你,你就走进去了。或者是四句非常经典的名人名言之类的。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切入点,让大家找到一个共同的聊天环境,而不是上来直接就是‘灵魂三问’:你是干什么的?你一年挣多少?你想要什么样的对象?”

  

在婚恋题材上减少功利性并加深维度,满足年轻人更广泛的社交需求,是《90婚介所》的真正目标。

  

B站观察到,很多年轻人其实并不想世俗化地去看待婚姻和爱情,而是希望从更全面深刻的维度看待这件事,真正解决一些在情感和亲密关系里面临的困惑。

  

因此,嘉宾招募过程中,相比收入,导演组更侧重兴趣爱好和价值观。《90婚介所》观察团中,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担任学者型角色。在这个位置上,团队前期列举了多位教授和老师,包括文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杨亮透露,接下来播出的节目中,还会出现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梁永安教授。

  

# 90分的爱情,够“甜”吗?

  

从节目策划到播出,《90婚介所》始终面临着节目出发点与市场主流需求之间的矛盾。

  

纵观当下的恋综市场,观众最主流的需求仍然是看别人谈恋爱,也就是“嗑糖”模式。从市场反馈来说,《90婚介所》也是在“有糖”的时候节目就好看、互动就多、观众评分就高。一旦嘉宾们讨论的话题比较现实,男女生之间产生一些差异和分歧,观众反馈通常会产生落差。

  

“这个节目没有任何剧本,完全真实录制。有糖的时候就嗑糖,没糖的时候就可能会吵架。我们的确没法兼顾所有观众的需求。”杨亮说。

  

  

男女嘉宾成功牵手

  

图源丨B站《90婚介所》

  

然而,就节目自身出发点来说,《90婚介所》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团队最初的目标。

  

在B站、微博、知乎、小红书、即刻等各个社交平台上,观众能发现这些节目嘉宾们线下活动的冰山一角。无论同性还是异性之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时常聚会的好友,而不只是局限在相亲的速配模式当中。

  

这一点在嘉宾分享中也有所体现。在最初收到节目邀约时,男嘉宾洪泽鑫一直持拒绝态度,他担心这是“披了另一层皮的相亲大会”,会成为他的“社死现场”。直到导演为他介绍了其他男嘉宾的情况,有在环游中国的博主、有建筑设计师、有AI公司的程序员、有核能源的研究员、有艺术家,他才真正动心。他调侃说:“谁能想到吸引我来的居然是同性?”

  

杨亮表示,《90婚介所》嘉宾们的线下日常比节目里更加丰富多彩,这才是节目组真正想要的。在他看来,现今之所以会出现“社交牛逼症”“社交恐惧症”等流行语,本质上是大家对情感交流与建立链接存在需求。相比节目里成了多少对情侣,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家走出去社交。

  

回溯历史,《非诚勿扰》的开播时间是2010年,正是80后迈进30岁的开始。那是一个物质蓬勃发展的时代,而大众对《非诚勿扰》最深的印象,是那句“宁坐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感情宣言。长红十年的《非诚勿扰》,从婚恋的切面记录下那个时代价值观、婚恋观和生活观的表达。

  

2021年,婚恋节目正在切入新的时代节点――90后迈进30岁。

  

在《90婚介所》里,年轻人面对婚恋时讨论的话题,再度发生变化。他们讨论“是否能接受丁克”“如何看待纸片人恋爱”“父母离异带来的多样化影响”“不婚主义者的有期限恋爱”等等;嘉宾们的职业身份也变得更加多元,美妆博主、说唱歌手、艺术家、旅行达人、自由职业者;节目中的女性形象也变得更加独立、成熟、优秀、强大。

  

  

女嘉宾付邦对30岁的理解

  

图源丨《90婚介所》

  

至今,《90婚介所》第一季已经全部录制结束,而节目出发点与市场主流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但杨亮表示:“《90婚介所》的第一目标不是流量,而是满足内容生态需要和用户诉求。我不认为我们的节目出不了圈,这是一个长期的赛道。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把节目积累到一定的用户基础,它自然就会出圈。”

  

当时间线拉长,每期节目的配对成功率、“糖”够不够多,这类问题的重要性会慢慢降低。当00后迈进30岁的那一天,新的婚恋节目也将比对出90后这一代的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