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已经成为未来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全新的智能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知识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媒行业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广告传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整个广告传播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受众选择、广告投放、广告传播目标以及广告传播的时空边界是衡量这一重大变化的几个关键维度。
中国图书馆分类编号。文件识别码:A文章编号。 1672-8122(2019)07-0000-0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被认为是未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余明等人认为:“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发展和竞争的高地是针对广域网络空间的人们。
实现它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价值。
与功能高度智能集成”(于国铭,2017年)。陈昌奉认为,根据研究,下个世纪影响最深远的技术是大数据、移动性和智能(陈昌奉,2017年)。苏涛和彭岚也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媒体的智能化进程也在进行。
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全新的智能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彭岚苏涛,2018)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媒体的智能化,也推动了媒体产业的重构。广告作为媒体生存的命脉,自然会紧跟其后,与新技术相结合,实现新的转型发展。
一、广告受众选择与发放逐渐分众化、个性化
大众传媒环境下,广告模式面向大众需求,实现了数量和范围的突破,但广告信息的精准投放问题尚未解决。如今,广告不再追求流行,而是逐渐聚焦甚至个性化。通过受众的图像等采集,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获知受众的年龄、性别、坐标位置,再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技术,筛选出适合受众的广告类型和呈现方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精准的广告投放。这一系列的受众选择程序,在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方面,与问卷或访问等传统信息源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根据受众兴趣推荐合适的产品和品牌,从消费和阅读习惯上选择合适的广告方式,通过关注时长来决定广告的时长和内容设计。全面的信息支持带来更清晰的受众画像,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让受众获取广告信息更加便捷,保证信息分发到相应的个人,实现精准广告。目前,许多学者担心,随着广告策划和投放越来越个性化,营销传播模式向整合营销发展,广告业未来将走向终结。其实在未来,当产品种类极其丰富的时候,冗杂的信息依然会让广告成为产品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然而,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推荐进行广告推送还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通过受众问卷还是大数据,我们都在试图通过获取受众过去的兴趣和喜好来猜测受众当前的购物需求,这必然会与受众的实际购买需求和欲望有一定的差距。
二、价值认同成为广告传播目标
如何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从而提升受众忠诚度和持续购买欲望,是广告的核心目标。在各种产品和品牌不断涌现参与竞争中,作为广告从业者,
重点不仅要放在简单的广告组织、制作和传播上,还要帮助广告主真正成为市场品牌。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也进入了品牌时代。其实品牌是一种文化认同,包括内部和外部两部分。
在内部建立企业文化是为了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系统行为。在传播品牌的外来文化时,强调品牌的核心价值观,以吸引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支持品牌,形成长期的品牌标签,用粉丝经济带动品牌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今,用品牌文化吸引受众,用品牌精神提升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信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广告从业者需要回应广告主的实际需求,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宣传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
三、广告呈现方式发展为互动式、沉浸式
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智能和媒体的智能为广告的互动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广告受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受众和广告发布者之间提供了更广泛的沟通桥梁。近年来,“互动广告”、“计算广告”和“智能广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新技术与广告的结合受到了良好的评价。如果将VR和AR技术运用到广告呈现中,其交互属性会使真实和虚拟的物理世界产生关联,人们会从第一视角参与活动,通过其激发的多模态信息和想象力获得真实愉悦的体验。VR/AR技术充分发挥了受众在广告传播中的主动性,强化了受众代入广告场景的意识,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另外,在媒体泛化的环境下,人们不断接触各种媒体,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广告信息。如今的广告传播模式大多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在媒体宣传上注重融合,所以受众就沉浸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去接收环境中复杂的广告信息。
四、广告传播的时空界线逐渐模糊
有学者建议在新时代建立环境媒体广告模式。这种模式应该基于物联网架构的应用,最符合当前消费社会的需求。可以消除消费者与环境的物理距离,实现与人体、环境的紧密融合。应该说,这种广告传播模式是当前和未来广告发展的一个创新方向和趋势,能够更好地体现广告中的人文关怀。林锴,2014年。
没有
处不在的传感器打破时空界限,令广告无处不在。广告将不再受电梯、公交站等特定空间的限制,也不困于报纸发行区域或电视台影响区域等地域影响,而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使得受众随时随地皆可接收到特定的广告信息。VR技术的运用使得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界线被打破,广告所打造的“虚拟世界”与生活空间相融合,成为虚拟现实的一部分,也化为我们世界的一部分。智媒时代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即时传送又使广告无时不在,任何瞬间都可以有广告,这种虚拟时间是依照人的主观性意识随时被激活的时间。在新智能传播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持下,广告可保持永久即时性,你点击或目光扫过它时即激活其更新程序,使你获得瞬间更新过的最新信息。
总结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媒介的智能化发展。如今广告在大数据、算法推荐、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实现自身传播模式的转变。广告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在未来发展中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赵睿.从“下半场”到“集成经济模式”:中国传媒产业的新趋势――2017我国媒体融合最新发展之年终盘点[J].新闻与写作,2017(12).
[2]苏涛,彭兰.“智媒”时代的消融与重塑――2017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18(1).
[3]陈昌凤.价值引领,让AI新闻业有能更有智[J].新闻与写作,2017(11).
[4]迟林晨.社交网络的广告传播模式[J].新闻界,2012(20).
[5]李爱梅.新媒体时代的立体化广告传播模式[J].新闻战线,2014(6).
[6]李沁.沉浸广告模式:大数据时代的逻辑颠覆与概念重构[J].当代传播,2017(5).
[7]郑雅羽,陈杰华,贾婷婷.基于受众兴趣识别的智能广告展示系统设计[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8(10).
[8]邵敏,赵韵文,林雪冬.试论智能广告的形式、特点及监管[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
[9]赵敏婷,陈邦勤.虚拟现实技术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探析[J].出版广角,2018(10).
[10]曾静平,刘爽.智能广告的潜进、阵痛与嬗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6).
[11]林凯.基于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广告传播模式创新[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