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视频嘉年华。
2018年10月12-14日,2018西瓜PLAY视频嘉年华在北京751D公园举行。除了在势能工厂(79。
坦克)和动能工厂(751。
大缸里除了各种精彩好玩的活动),不同于两个工厂的全员游玩氛围,它位于第一车间的永久车间和进取教室,这里聚集了最真诚的关于视频创作的讨论和干货分享。在这里,创作者和行业领袖登上舞台,分享他们对行业、初心、实践、用户的深刻思考。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视频行业这些大咖们的思想本质。
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新媒体和MCN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新星。如果我们描述今年,它将是“快”。我觉得今年的大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的发展,不允许我们多停留和思考。奥兰治娱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文广如是说。
张文广从新场景、新消费、新娱乐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整体环境的理解。从消费的退化到商业的变现,再从新综艺节目到超级IP的诞生,他用简单的方式解释了很多现象。然后,以橙娱为例,分享其四年的成长历程,分析娱乐的商业实现和模式。
卫龙文化CEO肖伟也对当前大流量时代进行了解释:
交通拥堵的时代是什么?有三个重要的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DAU,就是日常生活,以及每个人登录这个平台的用户数量。另一个是TIME,这些用户在我们的平台上花了多少时间看内容。我们机构主要处理电子竞技游戏的内容,他在上面花了多少时间?然后是频率,他每天登录这个APP多少次,看视频多少次,决定了他的粘性。"
我和大家分享了让成千上万的创作者和内容在这种背景下脱颖而出的技巧。在肖伟半娘看来,现在的环境对基层非常友好,但如何创造有趣的人和内容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现场,乔馥-9-梅回顾了自己从一个普通农妇到成为电商扶贫“网络名人”的点滴。在谈及自己未来的计划和愿望时,九姐直言‘我现在有计划,预计2019年合作规模达到1万亩。’
9姐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西瓜视频平台的实力,让更多的村民回家致富,让留守儿童和老人少一点,让家人多一点团聚。
和《九姐》类似,李永乐老师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互联网的力量,让大家不受地域和资源的限制,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价值。不同的是,李永乐先生更多的是试图消除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世界的差异。正如李永乐在最后总结中所说:互联网和课堂没有矛盾,做网络名人和做优秀教师也没有矛盾。我觉得我的价值被互联网最大化了。这是我的初衷,希望我能坚持这个初衷。”
乔馥9梅和老师的故事,下午刚刚验证了洋葱集团联合创始人聂:
当你在做内容的时候,如果你最初的意图只是为了播放量和粉丝,最终的数据会打你的脸。如果你最初的意图是给别人带来美好、希望或知识,我相信你的粉丝和你的播放量,你所有的数据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聂看来,短视频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抚慰现代都市人的心灵。因此,为用户创造‘我需要、我喜欢、我希望有这样的美’的内容,将是短视频创作者最重要的逻辑。
与此同时,papitube首席运营官霍泥芳和合伙人张青都提到了他们对当代年轻人的观察。
alt='我们帮你整理了一份「永动车间」的终极干货,你该知道的都在这里' />"z时代用户都有哪些特点?就是个性真我、孤而不独,娱乐至上。"霍泥芳在开场时就分享了她对于z时代的用户的观察思考。因此,当面对这样的用户时,短视频需要简单、直给,同时包含创作者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这样才能让用户产生共鸣。
一条合伙人张晴则从生活美学的角度解构了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在一条上,50%甚至以上的客户产品都是一条团队亲自拍的,甚至在一条的办公室专门设有「性冷淡」风格的摄影间。
张晴最后总结说:"老一辈的人把美的东西放在橱柜里欣赏,但年轻人,他们希望每天在实用当中不断感受美。"
目前国内最大的移动电竞公司大鹅文化,成立的时间却并不长,去年3月份才开始运营的直播经纪公司,目前主播订阅量就已经超过1亿。如何发掘明星主播,其实是一个不仅复杂、失败率还非常高的项目,大鹅文化的总经理xiaoy,和大家分享了大鹅发掘成功的主播的方法:不仅仅需要主播自身的努力和坚持,经纪公司也需要形成一套成熟的包装体系,帮助主播规避风险、实现更高的价值。
对于如何打造爆款IP,大禹网络联合创始人李永安也有话要说。首先,选择永远大于努力,在内容创业层面,从选择平台,到选择内容领域和定位,知名内容创作者需要准确的把握住平台红利期。
之后的爆红IP打造,可以简单分为四点:第一,利用好热点,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热点蹭;第二,选择用户需求量大的、更实用的话题,在这方面根据自己领域,选择实用性和技巧性的话题会扩大曝光量;第三是重视互动、共感、参与,事实上用户不仅消费内容,更想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这时候运营的作用就突显出来;第四,为平台制作内容,抓住不同平台的用户的特点,才能获得更多的曝光和需求。
"已经不是当初的时代,现在流行什么你去做什么,那我觉得你可能陷入了误区。"蜂群文化的CEO莫力洋,一语道破了现当下残酷的大环境事实。接下来则围绕着"如何推广自己的账号"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总结了三个关键词:人设、内容、营销手段。难能可贵的是,莫力洋看到了固定人设的局限性,长期同质性内容的输出可能会限制到一个创作者以后的发展,如何突破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中间我遇到过三次问题,进行过三次调整。"这是在西瓜视频上拥有587万粉丝的美食作家王刚,一开始就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拍短视频永远不是一帆风顺,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摸索。在拍摄视频过程中王刚不断找到适合自己的拍摄方式、内容,加入自己的干货,终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粉丝群体。
在各个视频平台上非常受欢迎的僵小鱼鱼爹徐久峰也来到了永动车间的舞台上,分享了他关于短视频IP的思考。在他看来,短视频IP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快速迭代、根据观众的反馈不断调整内容方向是短视频最大的优势。以僵小鱼为例,徐久峰每周都会去收集用户反馈,根据反馈做下一条视频,调整完之后用户会有极强的参与感,有时甚至会帮他想一些小的台本和方向性的意见。
新片场CEO尹兴良从资本和市场的角度探讨了这个时代短视频创作的机遇。
"我觉得整个市场趋冷,对于影视机构传媒公司来讲日子不好过,但是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可能是大的利好。"尹兴良认为,在短视频创作中,内容人格化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从今年开始站在台上开讲的都是大V、红人,他们的内容就是他们自己本身。
而另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利用平台的分发规则去沉淀吸粉的粉丝群体。在这里,尹兴良举了西瓜视频的例子:"创作者需要基于数据进行内容的运营。西瓜视频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例如双标题自动分析自动诊断、热词分析等这些工具,促使他们了解学习平台后台核心算法本质。"
不同于前面的演讲,别人家的男朋友七舅脑爷则是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回顾了自己的短视频创作之路。
"视频的灵感从哪里来?"在七舅脑爷看来,灵感来源一般是我们自己身边故事或者自己故事,放大以后拍出来给大家看。脑爷举了个例子,他有一个视频是利用送保险来跟女朋友求婚,那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男孩就是他们工作人员的摄影小哥。
冒险雷探长也从一个短视频创作者的视角,为大家讲述了他是如何用第一视角创作视频故事的。雷探长以他拍摄日本青木原树海自杀者、夜探昆池岩精神病院、探访非洲原始部落等作品作为例子,阐释了在视频的拍摄过程中,不仅仅要通过各种场景和事物来体现内心变化,还要考虑到如何才能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感受、让观众和拍摄者在视频中产生交流,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挖到镜头表面背后的故事,最后达到"让观众变成你,融入你"的最高境界。
视知TV创始人马昌博在谈到科普视频的创作时,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们不是任何一个门类的专家,那么凭什么可以做到可持续、大规模地生产高质量的半专业内容呢?"对此,他分享了他的答案:专业性记者不是说你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实操如何,而是你是否能够准确地把你所从事的这个领域翻译成公共的语言。
"我们网上会有很多火的视频,有很多是我们去学习和参考的,因为那些视频在我们看来可能就是一次性行为,一次性行为没有办法成为IP,其实没有什么商业价值。"
另一位来自新片场的短视频界大佬――新片场联合创始人周迪,也和大家共同探讨了"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当下,该如何保持高效率生产优质内容"的话题。在现场,他一共用了四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词是持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持续生产内容的模式;第二个词是孵化,如何不断创新、孵化新的内容,不断给用户惊喜,就是孵化的意义;第三是IP化,我们会把内容当做品牌去运作,当短视频形成一个IP之后,流量价值就会被提升;后面在于回归初心,让创作变得更简单,让创作者能够专心在自己的创作上,就需要公司帮他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Bigger
研究所所长分享了他对短视频行业思考的十句话。其中有一句话提到"找人比找钱更重要。"所长说,这个行业实在太新了,门槛又很低,但不是每个人的思维都一定跟得上。所以如果遇到一个好的编导,一定不要放他走。
在人才管理上,所长还提到了另一条思考:末位淘汰。如果有一个编导提的选题真的很不行,就让他赶紧走,因为短视频是一个小体量的产业,如果前期用很多的成本在人力上面,或者在非人才的人力上面,其实会拖累团队。
当然,在永动车间里分享的远不止上述创作者和行业从业者。除了上述提到的嘉宾以外,还有罐头视频创始人刘娅楠、笑友CEO史炎、《爷爷等一下》导演张俊涛、大白话本人、郭杰瑞等视频行业大咖为大家讲述了自己探索的心得、实操经验和对行业内的思考。
相信不管今年你有没有来西瓜 PLAY ,都可以透过这篇推文感受到这背后蕴藏的满满干货能量。
最完整的分享内容 及 所有高清视频 ,后续将会逐步放出。
想获得更详细的知识分享, 请持续关注西瓜视频官方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