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打开西瓜,西瓜视频首页推荐界面变了,怎么全屏播放

  

  2019年5月11日-12日,产品经理召开全体会议[   

  

  2019产品创新大会北京站】完美落幕。优盟互联网应用数据业务总经理俞先生分享《数据智能驱动产品新红利》。   

  

     

  

  “邮票”产品设计的精髓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很多互联网人开始担心自己的业务增长和未来空间在哪里。   

  

  # # 1.人口红利/持续红利消失了。我该怎么办?   

  

  其实不管是什么业务,都可以分为五大环节,最后产生业务价值;为了实现业务增长,需要识别业务收入背后的机会,分析如何产生业务价值。   

  

  ### 1\.五大环节是什么?   

  

  1.:的用户数量每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用户群体可能不一样,但永远是找用户。   

  

  2.使用期限:抓住用户有限的时间。   

  

  3.留存率:有多少用户留下来了。   

  

  4.价值转化:让留存客户带来价值转化。   

  

  5.客户单价:客户为产品支付的价值。   

  

  目前,这五个环节中有哪些发生了显著变化?   

  

  1)用户:移动互联网业务主要人群数量出现负增长,尤其是2017-2018年。   

  

  2)用户时长:红利见顶。数据显示,目前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日均使用时长为5.85小时,互联网巨头用户占比超过70%。   

  

  # #二。新方向的业务突破——价值红利。   

  

  当人口红利消退,时间红利达到顶峰,互联网业务突破的新方向在哪里?   

  

  价值加成。   

  

  价值红利的产生源于当今互联网的变化——用户被信息包围,它有三个显著特征:   

  

  1..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每天,手机都被各种消息和推送消息淹没。   

  

  2.节奏很快。过去做决定和买东西需要一些时间。现在用户的决策时间越来越短,我们不愿意给自己更长的犹豫时间。   

  

  3.用户变得被动。   

  

  价值是业务流程中的最后三个项目:   

  

  用户留存+价值转化+客单价=价值红利”   

  

  更早的时候,互联网是一个活跃的时代,用户主动表达需求,数据关键词找到用户想要的。现在信息流推消息,用户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当用户被要求快速做出决定时会发生什么?   

  

  这几乎等同于在-users看不到它,对信息知之甚少。   

  

  这就是互联网的现状:你可能晃了一个小时,发现没留下什么印象。.   

  

  如果你的软件/应用/小程序能让用户停留在产品设计上,即使时间有限,也会创造更深的印象和价值,你就赢了。   

  

  目前大多数电商平台的界面中,顶部是信息搜索栏,下一个是常用功能或产品推荐栏,下一个是推荐产品栏。在底部,有许多功能和一般分类——这些设计与六七年前的设计没有什么不同。   

  

     

  

  “邮票”产品设计的精髓   

  

  然而,爆炸性的电商产品已经出现,留下了特别深刻的记忆,用更少的时间为用户换取价值红利。   

  

  以“在"李佳琪卖口红”为例。这种模式有三个特点:   

  

  当1.用户有需求时,他们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2.流量IP,男生尝试口红本身颠覆传统,再加上他的线上价值和独特的男性视角,这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   

  

  3.视觉记忆突出,'s快说,真实而热切的感情刺激着用户下单。   

  

  李佳琪用产品模型包装他自己和他的内容,因此产生了非常好的结果。十几秒半钟的时间,就产生了巨大的出货,连马老师都被他打败了。   

  

  因此,这样的爆款电商产品与传统电商不同:它没有搜索栏而是主动向用户推送信息,满足了用户被动接受信息的需求;也符合海量信息的接收方式,用户愿意接受,投放效果很好。   

  

  其实这和前些年电视上反复出现的口号和洗脑广告很像,但效果不如李佳琪。为什么呢?   

  

  这是其产品设计中的“强烈的行为记忆,Memory Seal”。   

  

  这是其产品设计当中的尝试了口红”,如此强烈的视觉记忆相当于跺着用户",走过了这个轮回。   

式,给用户非常强的信号来把握价值红利。

  

例如:Oh my god”成为了李佳琦的印章式标记,一旦他讲到这句话,就告诉用户该下单了。

  

也许你想建立一个新的模式,来把握用户眼球,抓住价值红利。但这太难了,真正的实现方式应该是改造现有产品,以符合价值红利。

  

那要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通过借助数据力量来做这件事情。

  

## 三、借助数据力量捕捉价值红利

  

捕捉价值红利有三个步骤:

  

1. 用户分层;

  

2. 描绘记忆路径;

  

3. 印章式的产品设计。

  

### 1\. 用户分层

  

为什么要做用户分层?

  

信息爆炸的时代下,不光是用户,企业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因为企业面对的信息量、用户量太多了。

  

过去传统企业的用户符合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绝大部分客户集中在中间,头部跟尾部都比较少。

  

但互联网是右偏曲线,一大堆长尾客户集中在贡献价值最低的部分;如果只看平均值、中位数,绝对会产生偏差,会被大量的新客户、不成熟客户、甚至厌烦你的客户行为所混淆。

  

我们利用用户分层,找到用户行为,具体地可以将用户分为以下阶段:新手阶段、成长阶段,承诺阶段和流失阶段。

  

举个例子:

  

来看传统企业的做法:航空公司有积分体系,可以保留用户,让用户进入一个成熟期,用更少的维护成本做用户粘性。但互联网里大部分是设置签到机制,强制你登陆一段时间,变成了养成过程,这就属于成长阶段了。

  

所以,我们要想让用户持久留在我们的APP中,应该怎么办?

  

用户的哪些行为,有机会变成互联网产品的记忆路径?

  

1. 在成长阶段的用户中,行为留存率与频率变化相关度是关键;

  

2. 从产品中找到合适的点,并做强化,成为记忆印章

  

3. 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或者时间序列回归模型,找到记忆行为。

  

所以要想保持用户粘性,持久地留在APP中,就要把它当成一个待成长、待培养的用户,持续给它提供能量,密切关中间这段成长阶段,找到最有可能成为记忆路径的用户行为是什么。

  

### 2\. 描绘记忆路径

  

接下来举一些例子,告诉大家怎么研究这个行为。

  

第一步

  

把握成长阶段的用户、或者那些有机会转变成高价值的用户,进行数据分析。

  

第二步

  

研究到底用户的什么行为有机会变成记忆路径。比较常见的有:传统网站看PVUV,APP里面看DAU,启动次数……但现在更关注的是密度问题。看指标其实是人均的使用次数,即每一个人平均对这个事件有多少次触发。在全量客户中,这个数值很难起到直观的作用。如果没有用户分层,长尾用户过多难以起作用,但若把它定位到成长期的用户,这个指标就是很好的助力。

  

频度越高的行为,不一定就是可以创造纪录的点。我们还需要看用户后续的流程行为,做简单的回归分析,时序回归或线性回归皆可。尝试寻找用户的行为特点、使用密度,也就是人均使用次数,触发的次数会跟用户未来的留存有相关。

  

记住要注意: 记忆行为的时间是不能超过三天以上的。

  

人的行为动作,记忆基本都在1到3天以内,所以要找三天以内的用户流程,并取其相关性。

  

找到行为相关后,我们就有了基础点。

  

每一个APP至少都能找到这么一个行为,如果找不到,那你可能很难把握价值红利了。

  

找到这些行为之后怎么延展呢,我们要去完成绘制记忆路径的过程,去看其他成熟设计、针对记忆路径的设计。

  

举例:购物车

  

购物车为什么是一个记录路径的设计?

  

我们的购买流程包括:找商品,找到了,打开商品页,下单购买,四步结束。购物车则把一个本来四步的过程打断,还加了一步,流程为――找商品、打开商品页,加了购物车,停了;过两天购物车拉出来,下单,结账,走人。

  

为什么要加一步?

  

如果我们追求用户路径最短、流失最少,你不需要购物车。但因为购物车的出现,把一个非常痛苦的、出钱的购买过程,变成了两个愉悦的过程。

  

第一个过程就是:反正我不掏钱,加在购物车里没问题。

  

第二个过程:反正购物车都是我喜欢的东西,一次结账没问题。

  

这一行为改变了购买本身的记录路径,而你现在已经记得电商就是清空购物车,爱他就帮她清空购物车”这一路径。

  

购物车这个产品设计,改变了路径,让用户换了记忆点――没有购物车,你记得的可能是痛苦的购买过程。

  

印章式”产品设计的精髓' />

  

举例:短视频

  

短视频怎么做记忆路径?

  

我们可以分三类:

  

1. 在超长视频平台 ,腾讯视频、爱奇艺等靠 首页推荐-分类-沉浸式观看-弹幕互动” 方式来设计记忆路径;

  

2. 在中长视频平台 ,bilibili和西瓜视频等每个视频约5-10分钟,用小块视频界面推荐来引导用户。西瓜视频甚至在首页就可以实现播放,中短长视频的弹幕也是非常强的设计。

  

3. 在短视频平台上, 抖音和快手等主要靠 画面-沉浸观看-双击点赞-上滑看下一个视频” 的方式,抖音会依据你的浏览习惯推送给你感兴趣的内容,一直让用户沉浸式观看,快手则推送给你更多不一样的短视频。

  

bilibili的记忆路径:进入首页,先看到很多小视频方快,标题简单,但看不清画面。你进到内页后开始播放,就会看到bilibili非常强调的中间弹幕。透过分类标题、找到你所要的、沉进式观看,弹幕互动、然后回到首页看下一个,或者在下方推荐继续看影片。

  

印章式”产品设计的精髓' />

  

西瓜视频的记忆路径在西瓜的首页,你不用进到内页即可播放。不横屏的时候,也能在首页播放,没有跳转过程,若需要评论则再往底下。全部只有一个动作,往上滑。同样的中长视频网站,但他们做的记忆路径就不一样。

  

快手的记忆路径是竖屏观看――你在首页里面可以做点击式的沉浸式观看,进去后全屏,可能有些小logo,可以双击大屏幕点赞,最终回到首页,并滚动去看下一页。

  

“印章式”产品设计的精髓' />

  

抖音的记忆路径最简单,打开 app就开始播放,上滑继续播放,你只有一个动作――划。

  

为什么他们不一样?因为这都是根据产品的特性而来的。

  

你会发现:快手非常注重信息长尾性,抖音非常关注信息的爆款。因此快手更希望让你能够看到更丰富多样的东西;抖音则走沉浸式观看,你只需要一个动作,不用动脑,上划看。不同的产品要根据产品定位、内容种类,来调整你需要的产品模式。

  

上面就是几个记忆路径做得很好的例子。

  

但仅仅有记忆路径还不够,还要让用户不厌烦,甚至喜欢上瘾。过去电视直销做脑白金广告,你也耳熟能详,却感到厌烦,不像听李佳琦那么开心。

  

这一方面,李佳琦口红就做到了――用户即使不买也愿意停留,它实现了印章记忆。

  

如下所示:

  

### 3\. 记忆印章

  

印章式产品设计,需要为产品打上三重印章,才更有利于赢得价值红利。

  

1. 视觉印章――独特设计引发用户独特的视觉体验

  

二维码本质上就是一个链接。PC端上,我们通常不会轻易点击一个陌生链接。但是情景切换到饭店,看到桌面上的二维码,大多数人扫描二维码的行为概率提高了。

  

为什么呢?

  

因为二维码给你形成了一种记忆路径――可以扫码点单,结账等。

  

而微信小程序出来后,不同于传统二维码,它进行了重新设计,用黑黑白白的圈圈点点,装作一个牌子,做了一个额外的视觉记忆。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传统二维码的概念已经泛滥了,它需要重新打造一个用完即走,享受服务”的概念,让用户――小程序是让你享受服务的。

  

这是非常经典的视觉记忆案例。

  

还有另外一类的视觉记忆是什么呢?

  

――网易云音乐,它也是做视觉记忆的非常好的案例,运用了「视」跟「听」两者,让用户多层次记住产品。

  

2\. 氛围印章――打造一种属于用户的氛围,形成对用户心智的直接影响

  

以小红书为例:

  

“印章式”产品设计的精髓' />

  

我们看中间这一条――最新订单。

  

我们发现它在正常促销页面中,打造了一种氛围――很多人买,增加压迫感;不断有人买,销量不错。

  

这个氛围印章一共可分三种,大家可以考虑在设计中应用。

  

* 第一种是紧迫感、紧张感、促销,下一时刻它就没了。

  

* 第二种是从众心理,大家都买了,我也要。

  

* 第三种目前使用的产品比较少,就是非我莫属――比如咱们好久没见,竟然在这遇见了,所以咱们应该好好出去吃顿饭、聊一聊。这是一种氛围打造,也可以融到产品设计中;但氛围运用一定是点睛之笔,不能通篇使用。

  

3\. 体验印章――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小游戏

  

游戏讲究的是可玩性,如果一个小游戏又有趣又有无限的延展空间,就会带来强烈的体验感。例如全民漂移”这款游戏,没有复杂的动作设计,但是突出了释放感、成就感、美好感,用户玩游戏可以玩得非常开心。当然了,这里面的成就感和美好感,是游戏开发的设计中需要着重体现的。

  

此外,它也有类似三消的设计――把三辆一样的车拉到一起,可以合成一辆更牛的车,不断加强用户成就感。

  

以前是玩”这件事带给我们开心,但现在很多游戏的设计是用感受”给你快乐。体验印章主要是释放”,买买买本身也是一种释放感,成就感和美好感的设计可以体现这一点。

  

做完了记忆路径的设计后,还要做什么呢?

  

回归前面说到的数据智能时代,我们要去验证我们的产品。

  

### 4\. 验证产品

  

之前,我们帮客户做了个case,在应用电商上加记忆路径,从原来的传统电商变成类似爆款电商。我们来看看数据上的变化:

  

“印章式”产品设计的精髓' />

  

第一个特征――用户次日留存。如果记忆印章和路径设计比较成功,用户的次日留存会有一个阶梯性的增长。

  

第二个特征――

  

1\. 记忆路径的时间点。把记忆路径的各个关键点埋上时间驱动,做相关监测时,我们发现这个记忆监测点的事件的量,明显向上攀升。

  

2\.

  

人均使用次数。从时间轴上看,每个人对事件的激活和其他次数的平均数有了先后起伏。再用大数据看高价值用户,我们发现它的超级用户在后续一周左右,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攀升过程。

  

如果你没有以上三点――留存的阶梯式增长、记忆路径符合深点提升、忠诚客户和超级用户提升,那么这个设计可能不太有效。我们要回头去审视之前做的记忆路径、记忆印章是否合理,是否真的把握客户的需求。

  

所以现在并不是一个拍脑门凭空去抢用户时间,跑马圈地的时代,我们要依靠数据力量,依靠产品,依靠用户把握价值红利。找到这样的机会点,盖上记忆印章,找到类似于爆款的方式。

  

我也希望未来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爆款产品,设计出贴合客户最大需要的产品。

  

本文为【2019产品创新大会北京站】现场分享整理内容,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笔记组@Catherine 整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