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8岁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迷茫、最茫然的时候。现阶段,或者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发现所学与实际工作相差甚远,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或者工作几年,感觉自己的兴趣不在这里,每天的工作只是一个在某个生活中忙碌却没有收获的在职者。
毕淑敏曾说:"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我们年轻时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在这样迷茫的阶段,我们渴望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选择。尽量借鉴别人的经验,来世少走弯路。因此,无论是从知乎、贴吧还是微信朋友圈,很多想从事编辑行业的朋友都来问行痴君,
剪辑师到底该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我们能做到兴趣和事业发展并重,在实现梦想的同时事业有成吗?
无论是天赋、爱好还是人生追求,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作为某个行业的“有经验的人”,总有一些“话语权”。邢赤军采访了编辑王然,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一些迷茫的年轻人解答一些疑惑。
王然,一个喜欢玩耍和制造噪音的资深编辑。2008年进入行业,从事编辑工作11年。从国企到民企再到自己的工作室,从栏目到纪录片,也剪过企业宣传视频,现在也在深耕电视节目。这11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深深感受到艺术创作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事业的发展完全靠自己的技能。
作为中川广播电视台编辑的“常规班”,加上与生俱来的编辑“天赋”,王然一毕业就被老师成功推荐到北京气象局,为栏目节目做了一些编辑工作。在外人看来,进电视台这样的国企不容易。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稳定的现状。在他看来,自己在台湾是“混资历”的,要求是不能出错,这对编辑技术的提升意义不大。而且,私企较高的工资也促使他放弃了稳定的编制,在私企工作。
五年前,01进入行痴媒体之前,他在三家公司工作。在此期间,我剪过纪录片和企业广告视频。但是这个领域的编辑和他自己的爱好或者能力不匹配。他认为,编辑可以有自己的创作思路,而不仅仅是用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进行简单的拼接。显然,几乎依赖早期创意和拍摄的广告,无法满足他的创作欲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家公司工作时,他接触到了真人秀的制作。3年《爸爸去哪儿》在01大火之前,《厨王争霸》是中国第一部真人秀。在英国制作团队的指导下,王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剪辑思维和技巧,开始接触真人秀的剪辑。编辑真人秀让王然发现了创作的乐趣。他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来选择内容,决定呈现给观众的节目效果。而且每个综艺节目都不一样。他可以不断尝试新的风格,锻炼不同的编辑思维,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编辑能力。这也是他决定投身于编辑电视节目(综艺节目)的原因之一。
来到行痴传媒后,王然参与了许多大型项目的制作,并与公司一起成长。能力大幅度提升后,王然决定挑战自我,于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虽然王然离开了行痴,但他与行痴媒体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毕竟在这个圈子里,他的能力和人脉同样重要。
编辑的工作不仅给王然的创作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也实现了他的财务自由。从刚开始几千元的工资,到很久以前北京几万有车有房的人的月收入,虽然不能说是人生赢家,但也足够很多人羡慕了。当邢赤军问编辑应该如何规划职业生涯时,他给出了三点建议。
#01
#结合行业前景,明确目标,找到兴趣领域
如今,几乎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定的视频制作,市场上对编辑的需求仍然很大。但编辑在各个领域的工作方法和编辑理念不同,所体现的价值观自然也不同。
编辑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会议课程类、短视频类、婚庆类、商业宣传广告片类、节目(综艺)类、影视类。.
ong>这几个领域对剪辑师的能力要求是依次增加的。会议课程基本上会软件操作就可以完成;短视频、婚庆、商业宣传广告片,这类片子最终呈现效果多依靠前期的策划和包装,剪辑成分较小,在掌握镜头语言的前提下,学习一些衔接技巧便可完成;节目(综艺)难度较大,不仅要掌握视听语言,更需要剪辑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叙事思维及创作天赋;影视剪辑不但需要剪辑技术还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在综艺所要求的叙事基础上更要求对每一个画面的精准把控。
因为所体现的价值不同,那么对应的学习时间和之后的收入水平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其他行业一样,
难度越大的学习时间就越长,这样的工作就越不容易被替代,薪资水平也自然越高。
短视频、婚庆、商业广告企业宣传这类的,剪辑师一般起薪(北京地区)在5-6k没问题,但上升幅度不大,一般的剪辑师可能做个两三年工资也就8-10k这样。
而综艺、影视这类难度相对较大的领域,按工作经验划分薪资水平。刚入职底薪较低,2-4k不等,但是薪资上升空间很大,半年工作经验的薪资水平差不多能到7-8k,一到两年工作经验的8-15k,三到五年的成熟剪辑师年薪30-50万不在话下。
所以想入行的朋友们一定要想好自己想从事的领域是哪一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前景做好规划,最好不要“半路出家“。而且从难度小到难度大的领域跨越不仅耽误时间,且实现的几率也比较小,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心血。
# 02
# 剪辑不是青春饭,剪辑师也不止一条路
很多人都会担心剪辑师因为需要加班熬夜,之后会体力不支,越老越不吃香,其实不然。
剪辑师属于技术加艺术的岗位,技术性的工作依靠的恰恰是经验的积累,而这需要的就是时间。就像所有的职业一样,剪辑师也不是一直都需要“冲锋陷阵“,一直在前线剪剪剪的。
一般来说剪辑岗位分为: 跟机员(DIT)――剪辑助理――剪辑师(粗剪、精剪)――剪辑指导
随着经验的增加和技术的提升,剪辑师后续就可以培养人来做一些基础的工作,而不用自己亲自上手了,这样对体力的消耗就小,更多的是脑力的付出。
另外除了技术上的发展外,剪辑师也可以转 管理岗位 、做 项目负责人 、 自己开公司 ,甚至往 前期导演
发展。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造福更多年轻人,比如像为中国剪辑行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周新霞老师一样。总之。只要自己在剪辑这个行业上足够优秀,足够精通,那么就一定大有可为。
# 03
# 坚定信心,坚持学习,不断提升
年轻人在入行时,不一定能知道自己以后做到什么程度,但一定要给自己的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所谓职业规划,也需要结合自己的能力来的,在工作中你也发现自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就会有更好的机会。比如接项目过程中,你可以和甲方很好的沟通,慢慢的发现自己也有管理团队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向管理岗转变,在这过程中需要提升的除了技术性的能力外还有管理能力。
但是,任何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前期的学习和积淀。未来其实很遥远,谁也无法预知自己是否付出十分的努力就有十分的收获。但是如果不付出,那么一定没有收获。这样的“大道理“你可能听了无数遍,但希望大家不只是听听而已,付出行动才是关键。
“每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会有几个不靠谱的梦想,所以才在迷茫与彷徨时充满着希望。”
王然是通过本科专业进入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提升的,想入行剪辑师,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道路。希望每个剪辑师都可以像王然一样,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样,也希望刚入行的年轻人都可以在迷茫中也带有希望,年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