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留学人员招生中“科研成果”比例的大幅提升和新高考自主招生,在“背景改善”市场,尤其是“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方面,对在线辅导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SA资优生、根星科技、学习成绩好,都是36Kr之前推出的这条赛道的选手。
「ViaX」也是该领域一家提供科研论文+科研项目辅导的在线教育公司。
自2016年成立以来,先后完成了蓝象资本的种子轮战略投资、英诺天使基金的天使轮投资、姆丰魔法资本、经纬中国的A轮前融资。
商业模式上,
ViaX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为有留学计划、或者纯粹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提供课题式教育的系统课程培训,指导学生输出自己的学术成果,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能力,运用到日后进一步的学术科研中。
据创始人曾世然介绍,北美名校的留学生录取标准,尤其是奖学金评定标准,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导师推荐信中的表现。然而,中国学生一般很难直接接触到国外著名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的学术会议和导师资源。
对此, ViaX研发出两种产品形态:
*PBL课题式学习的workshop-Students选择外籍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师生合作完成科研项目。在此期间,ViaX老师提供培训、指导和沟通帮助,最后导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和表现给予学生评价或推荐信。
*科研论文的publication辅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课题,由ViaX老师给予指导,最终形成自己的学术论文,发表在EI的国际会议和外语期刊上。
两种不同的产品都设置了12-15人小班和1V1班,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科研教育是留学前服务中的一个垂直细分领域,比较依赖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力、需求进行定制,因此被部分投资人认为难以标准和规模化。
对此,ViaX在两年内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个性化的科研辅导做成标准化的课程。
ViaX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创始人马歇尔博士介绍,ViaX最初的商业模式类似于C2C中介平台,只提供学术规划咨询和方案定制。但后来发现,学生很难执行计划,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高质量的资源和系统的培训,导致效率低下,成果交付不佳。
于是,ViaX将商业模式调整为B2C,开始打磨标准化教研、标准化服务,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制定难度分级。
比如在服务过程中,从咨询到成果交付的4个月时间里,每个学生至少配备4名教师,包括学术顾问、班主任、助教和外籍导师。一般流程包括:
*学生咨询学术顾问生成个人学术报告,学术顾问根据学生目前的能力推荐项目或研究课题;
*学生提交项目或选择导师研究项目,助教为学生匹配导师;
*导师提供文件和书籍供学生学习,助教协助辅导;
*学生在线写文章与导师交流,助教协调沟通;
*学生输出论文,论文由导师评估推荐,助教发表。
在整个过程中,
指导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ViaX的师资由外籍导师团队和教研团队两部分组成。导师大部分来自排名前30的国外大学,涵盖伯克利、斯坦福、麻省理工、UCSF以及在中国清北学习的博士、博士后和教授。教研团队负责研发。目前已开发出400多个科研课题,涵盖AI、生物、经济、环境科学等国内外先进学者关注的领域。它们以难度分级,并根据学生的学术能力进行匹配,如二级题目“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应用”和四级题目“水质监测与分析”。
获客方面,由于目前整个“科研教育”的市场教育才刚刚开始,用户需要被教育,因此整体上获客成本的绝对值还相对较高,但这一类课程的客单价很高,因此整体UE模型相对健康。
曾世然说,在线少儿英语也被市场培养了20年左右。
ViaX在这条赛道上起步较早。目前它的任务是与其他品牌和留学中介一起推进市场教育,通过精细化营销降低获客成本。另一方面是继续在产品和教研方面培养内功。
关于未来的发展规划,ViaX目前正在进行两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在获客上:计划与海外留学机构合作,拓展通过中介获取客户的途径。根据
根据团队提供的数据,ViaX成立两年来服务了3000多名学生,单价在1-5万元左右,月收入几百万元。今年付费用户增长率达到200%左右。现有团队规模100余人,包括教研团队、班主任、助教、导师等。团队创始成员来自清华、伯克利等国内外名校,对整个科研教育及其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