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是我拍摄的天空地图。这是我上周拍的花。是不是很美?”63岁的王桂花在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后,打开了谷歌开发的照片编辑软件snapseed,惊人地熟练完成了照片的后期修改。
除了是一名退休员工,王桂花的另一个身份是《快乐学长报》旗下快乐学长学院手机摄影班的优秀学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她说自己已经从一个“对一切都一无所知的老人”变成了一个受到家人和朋友钦佩的摄影师。为此,她还升级了手机,把儿子给她的iPhone锁在抽屉里,买了一台拍照功能更齐全的华为。
和她一样,这个网校此时有近4000名学生在学习手机摄影,他们的平均年龄是65岁,最高年龄是93岁——这位93岁的学生已经进入了高级班的第三阶段学习,还担任过班委。
(学习作品对比图,左图为学习前,右图为学习后拍摄。学生:中国儿女)
快乐老年大学网校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向中老年人的手机摄影课程与其他摄影课程有很大不同。“年轻人玩手机、看手机多了,教学也轻松了。中老年人使用手机有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考虑更多细节,比如闪光灯放在哪里,是什么图案,如何使用等,”负责人说。“或许正是因为教育成本高(针对中老年人),市场上一直没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
2019年12月,幸福老年大学网校上线《手机摄影,5天公益课》。课程内容由一位在美国学习多年,拥有30多年摄影经验的摄影师设计制作。手机摄影实用知识免费普及到中老年人,每节课都有随堂老师辅助。课程一推出,报名人数就暴增。高峰时,37人与200人同时开课。
(学习作品对比图,左图为学习前,右图为学习后拍摄。学生:洪山)
“为中老年人量身定制”是本课程最大的亮点。记者看到,这门课程摒弃了摄影中的粗陋术语,用中老年人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设计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的拍摄方法。课后还提供了作业批改环节。
学生王桂花说:“网上有很多不花钱的课程,但我们老年人不懂,也没人教。“幸福老人大学线上课程的随堂老师细心体贴,说实话,他们的孩子也没有那么有耐心。”。一对一辅导是常态。通过电话和视频交流,课堂上的老师和很多学生成为了朋友。一位随堂老师说:“我们经常加班,批改作业,课后回答问题,有时候还得家常便饭。“同学们非常积极、主动、热情,尤其是那些渴望学习的中老年人。当他们突破一些瓶颈时,他们的创造力不亚于年轻人。作为老师,我们感到特别充实和有价值。
“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条件拍照。我们想都没想。今天是拍照的大日子。现在我有条件和时间,我当然想学,”王桂花说。“多亏了网校(幸福老年大学),我实现了梦想,我就像找到了一个新世界。”。这样真诚的赞美,在网校的课程微信群和作业交流区随处可见。在同学们的个人朋友圈里,进步神速、能与专业摄影器材一较高下的照片下,赞不绝口。“只要发一张照片,回复赞和赞是赢不了的。”王桂花笑着说道。
(欣赏学生作业,拍延时摄影,杜甫江歌,湖南长沙。学生:一艘船)
学生很欣赏自己的作业,蝴蝶兰。学员:王桂花。)
从公益课开始,快乐老P的网校
无论是在真实的课堂上,还是在互联网上,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资源始终是丰富的,幸福老年大学的线上学校决心填补这个市场上更难描画的空白——中老年教育。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习是体验生活的重要方式。每个人到了中年和老年都有很长的寿命。我们想教的不仅仅是摄影、录像、剪辑等等。希望更多的人,无论年龄多大,都有发现和体验生活细节之美的热情和能力。”幸福老年大学网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