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短视频招商方案,抖音服装短视频策划案

  

  Tik Tok一年一度的818电商推广活动于上周结束。   

  

  除了持续时间从8天延长到18天,与去年相比,“精彩好物节”更名为“新浪潮好物节”,“新品牌”成为官方宣传的重中之重。据Tik Tok电商官方战报显示,今年8月18日促销期间,商家自播时长达到1185万小时,累计新品支付金额约12.5亿元,也是唯一一个对外曝光的GMV数字。   

  

  去年8月,“Tik Tok电商闭环”的说法甚嚣尘上。今年8月,Tik Tok直播间的外链被彻底切断,只有短视频保持开放。   

  

  随着一系列商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和大量服务商的涌入,“小商店”也升级为“商场”,Tik Tok的电子商务基础似乎已经搭建起来。近日,有媒体报道称,Tik Tok正在供应链、物流方面持续发力,所谓的“电商闭环”正在逐步成型。   

  

     

  

  作为一名转学生,Tik Tok的步伐一直很快。   

  

  据《晚点LatePost》综合消息和彭博新闻,2020年Tik Tok电商GMV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其中约1/5在Tik Tok小门店完成。根据Tik Tok官方数据,2020年下半年,达仁商品GMV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588%,抖店交易额增长50倍以上。   

  

  可以说,自去年年中字节跳动拆分电商部门以来,Tik Tok电商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消费研究学者展认为,在扩张期,线性发展是体系的优先,而在稳定期,则需要强调多样性和价值观。2021年4月,“感兴趣的电商”应运而生。   

  

  在Tik Tok的官方回答中,个性化的产品内容是“感兴趣的电商”的底层逻辑,而Tik Tok服务商(DP)则是提升品牌增长效率的关键角色。除了这两个,Tik Tok生态还有很多主播、人才和MCN,承担着内容和商品之间的桥梁。用户,即消费者,是整个电商环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图片来自:Tik Tok电商营销观察。   

  

  新品牌进入Tik Tok后看到了什么?Tik Tok如火如荼的品牌自播发展如何?从传统的MCN到Tik Tok服务商,Tik Tok直播的交易员正在经历哪些变化?   

  

  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CBNData消费站(以下简称C站)试图理解Tik Tok电商的“消费时代”。   

  

  #新品牌Tik Tok造血,快速启动V.S .保持调性。   

  

  和一年前相比,商家的统一感受是“Tik Tok的电商系统太好用了”。   

  

  去年上半年,某食品品牌进入Tik Tok某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是由于售后处理不及时,给品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该品牌负责人告诉C站,Tik Tok的电商系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响应速度。“订单不到20万,我们才在后台下载了三天订单。”同时,一个传统的电商平台可以在几秒钟内处理100万个订单。   

  

  除了技术问题,去年上半年,在Tik Tok,品牌售罄的现象屡见不鲜,销量太差,不得不起诉主播。   

  

  在抖音电商的初始阶段,一场直播能卖多少货,预估ROI(投入产出比)是多少,即使是生长于抖音生态内的机构和达人都未必能准确判断。   

  

  今年年初,Tik Tok升级品牌号机制,推出“数店合一”的商业模式。对于商家来说,在Tik Tok做品牌号意味着短视频策划投放、门店和会员运营、直播投放、自播运营等各个业务板块的协同,提高了消费环节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运营难度。找到一个或多个DPs已成为通用解决方案。   

  

  鉴于Tik Tok庞大的日流量池6亿,一个新品牌在有着精准投放经验的DP组织的帮助下,快速提升体量并不难。交友网创始人黄鹤曾表示,新榜单有现货,先找1000人在尾部种草,再找100人在百万粉丝中间做视频带货,最后通过罗呦等头部主播的冲动   

  

  男装美妆品牌亲爱的男友创始人戚薇认为,消费的核心逻辑是理解并满足真实的消费需求。“我们把男生的日化和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联系在一起,所以从品牌的顶层设计到消费者从拆包到购回的体验,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基于真实的消费者需求而设计的。"   

  

  与所有人相比。   

  

  直播中销量迅速提升,戚薇更喜欢稳扎稳打,通过产品、营销、内容让消费者了解亲爱男友的品牌和品质。对于直播来说,更倾向于关注店内的常规自播。   

  

     

  

  戚薇指出:“对我们来说,现阶段我们仍然专注于获取新客户,所以我们会选择效率较高的渠道,比如Tik Tok、哔哩哔哩、知乎等。“这肯定和男性消费者有关。   

的消费习惯也有一定关系,男性的种草是综合性立体的,品牌情怀、产品硬核功效、潮流三管齐下,也会被达人的人设种草,我们现在也会投一些财经号和科普性质的账号。”

  

抖音的巨大流量和推荐算法的特征,对初创阶段的品牌打造能起到滚雪球一般的效应。

  

比如,通过剧情号达人来点明产品对于社交、人际关系的加持作用,通过科普号来说明其品质和用料,类似这样通过不同账号的组合投放策略,可以有效加强商品的内容属性。随着这些短视频被推荐给更多用户,用户不管是下单购买还是快速划过,这些行为数据不断叠加累积,再通过日常的店铺直播来检验、校准,就可以形成品牌在抖音上的人群包。

  

相较于去年,那些在直播间频繁刷脸、快速起量的播品牌们也开始逐渐冷静,“调性”是他们常提到的词。

  

某速食品牌向C站表示,主播和达人的粉丝数量不再作为他们投放的主要衡量标准,尤其是短视频,“我们现在是通过内容类型来控制投放比例的,我们自己有专门的投流部门和负责内容创意的部门,和外面的媒介配合来做。”

  

通过直播快速销售的阶段已经过去,目前该品牌表示在直播中更看重用户体验,“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品牌来说,复购是很重要的,直播间下单的用户画像和他们的下单体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复购,比如人均观看时长、互动量等等,这些指标就是他们下单体验的一个体现。”

  

另一个食品品牌则开始加强售后服务,“去年通过一些大主播,我们很快就触达到了消费者,然后我们把后端的配送和服务体验都做好,在整个下单流程中,消费者都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品牌理念。”2020年,该品牌直播渗透率近90%,其中超过80%为红人主播,今年他们将店铺自播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叫卖式的售卖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品牌的需求了,现在很多品牌都希望提高直播间的调性”,

  

泰洋川禾直播业务目焦负责人Ada告诉C站。在选择DP时,品牌越来越看重内容能力,这也给了目焦这样非传统电商机构出身的DP机会。

  

# 品牌自播“赛马”,保ROI成为DP共识

  

在抖音官方看来,一个好的DP应该具备7种服务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提供集账号运营、店铺运营、明星达人直播服务、直播服务、广告投放、数据分析、客服服务等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全案运营服务。

  

  

图片来自:抖音电商营销观察

  

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多个品牌明确告诉C站,“DP水平参差不齐。”

  

和DP的合作通常带着下注的意味,因为抖音“号店一体”的属性,有些品牌正在把生意玩成竞赛,即开几个账号,找几家DP同时代运营店铺和自播,看哪家机构能先做出成绩,这种策略被称为“赛马”。

  

有些品牌赛马,是因为想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有些品牌赛马,则是看中了机构的达人资源,所以通过店播或者全案的业务来谋求更稳定的合作。达人资源,也包括抖音内的明星池。

  

以目焦为例,因其母公司泰洋川禾以艺人经纪业务起家,在明星运营的经验和资源方面,负责人Ada认为他们能更好地利用好明星的价值,与品牌达到共赢。

  

今年上半年,健康营养品牌Wonderlab官宣女星金晨为代言人,3月,Wonderlab也携新品“小绿条”出现在了金晨的抖音首播中,这场直播也是目焦操盘。飞瓜数据显示,“小绿条”在这场直播中销售超15万元。

  

随后,目焦将金晨的Wonderlab广告二次传播,同时配合目焦旗下的其他达人直播间持续曝光,延长了这款新品的宣发周期。在Wonderlab自播中,目焦继续保持调性,打出更高的客单价,反而将转化效率提升。

  

  

已经不再有品牌只看重店播或一场达人直播这种单一环节的效果,转而开始要求综合ROI或者更长效的ROI。

  

电商机构出身的DP米井传媒曾向C站透露,相对于传统电商平台来说,直播电商的转化更加及时,机构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手段来向品牌承诺一定ROI(投入产出比),是可以实现的。

  

目焦负责人Ada表示,销售指标不可规避,“我们的交付结果要么是ROI,要么是更大的GMV目标,有些品牌可能还会考量曝光和口碑等。”

  

在正式进入直播场域前,目焦的初创团队绝大部分都来自泰洋川禾原有的艺人经纪和MCN业务。伴随着陈赫去年5月在抖音开播,目焦从头孵化起了一支电商团队,并慢慢积累下大量品牌资源,原有的达人直播业务也开始向DP和整合营销服务延伸。在工作方法上,目焦总结出了一套和传统电商DP略有不同的打法。

  

团队结构上,和许多电商机构根据项目制或行业线来分配人员不同,目焦采用中台形式,将招商、选品和投放等人力作为支持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灵活调取人员,人效极高。比如要为一个头部明星准备一场直播时,在5个运营人员的基础上,再从中台部门抽取约5人,组成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就可以完成。

  

目焦负责人Ada向C站透露,公司目前投入在达人直播(包括明星直播)和品牌代播两大业务上的人力是1:2.5的比例,“即使是几个头部明星来做直播,按照我们中台的工作方法,人员配比几个班次去循环也能做下来,但是品牌是日播的,一个品牌至少要配5~6个人。”

  

Ada认为,提高ROI的关键环节在于直播的内容和投放的效率,

  

这一切都来自于经验累积和不断复盘,“我们每天直播必须复盘,会精确到按照每15分钟去分析这个直播间里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

  

另一大关键则是“品”。尤其是与粉丝量级较大的明星、主播合作时,主播的粉丝画像是选品不能忽略的因素。

  

在为女星孙怡的抖音首播进行选品时,尽管她本身已为人母,但目焦发现其抖音粉丝画像反而是以24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为主,所以母婴产品就不适合作为她带货的核心品类。

  

自粉成交比是衡量一位达人带货能力的重要标准,

  

“包括陈赫在内的几位明星,从后台来看,最终成交的比例50%以上是他们自己的粉丝”,Ada向C站表示,“而一些新主播的粉丝成交比可能只有10%~20%,这种时候带货效果就不一定能保持稳定。”

  

DP的直播服务,可以简单拆解为店播+达人直播的策略组合,大促就是验证策略有效性的重要节点。前不久的抖音818大促期间,目焦一共筹备270场直播,累计GMV破亿,其中包括明星主播在内的达人直播仅6场,品牌自播264场。

  

以目焦服务的小牛凯西为例,整个大促期间,小牛凯西主打整切牛排套餐的爆品心智,先后以这款爆品进入陈赫、彩虹夫妇等头部主播直播间,配合常规店播运营,最终小牛凯西登上抖音官方发布的818大促品牌总榜Top15,整切牛排套餐则是爆款榜Top10。

  

  

陈赫“有东西直播间”开播一周年带货小牛凯西

  

# MCN和DP不再界限分明

  

在抖音7月下旬公布的双周DP榜单中,可以看到现在头部DP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传统电商代运营公司,比如合肥玖通、湖南水羊,其中不乏有品牌操盘经验者,湖南水羊就隶属于御泥坊品牌母公司御家汇。另一类则是MCN转型DP,如抖音主播朱瓜瓜的瓜瓜传媒、曾是母婴垂类MCN的彦祖文化。

  

  

图片来自:抖音电商营销观察

  

对于从MCN转型的DP,长处在于制作内容的能力和达人资源,但在电商的基础能力上,如投流等环节,较为欠缺。这也决定了他们天然要做到更高的人效,身兼数职、快速学习是常态。

  

Ada透露,在目焦初创阶段,最难的其实是招聘。

  

陈赫首播的工作人员只有不到2成是外部招募来的专业电商人员,其余都是泰洋川禾原有人员,即使同样是做招商,直播招商的逻辑与艺人、达人招商完全不同。

  

“以前我们给艺人接商务或者给达人接商单,不管是短视频还是别的形式,我们本质上交付的是品牌的曝光量,但现在做直播就要关注到产品实际的售卖结果。”随着直播场次不断增加,团队成员吸取MCN、艺人经纪和电商三个版块业务的经验,沉淀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目标是成为抖音的一站式流量服务商。

  

其他转型路上的DP,也各自在快速成长中试图找准方向。

  

曾被誉为“抖音带货一姐”,以品牌专场直播闻名的朱瓜瓜,在2020年底成立瓜瓜传媒转型DP,合作品牌美宝莲月销达到2千万。瓜瓜传媒CEO崔元表示,他们做品牌自播的方法是把自播做成一场场品牌专场,但做自播的同时也放弃了视频内容和红人人设的精细化运营。

  

前不久,朱瓜瓜借力818大促复出开播,根据飞瓜数据,三场直播场均GMV超1700万元,但卖得更好的反而是混场全品类直播。随着消费者对直播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朱瓜瓜能否夺回“一姐”宝座,目前看来并不乐观。

  

经历2020年红人业态的大浪淘沙,直播电商迅速崛起,克劳锐《2021

  

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2020年MCN数量增幅呈三年来最低,头部效应稳固,行业进入“自我优化期”,转型迫在眉睫。

  

  

图片来自:克劳锐《2021 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

  

MCN转型方向可以总结为两种,第一种是整合资源越做越大,比如微念,2018年至今没有签约任何新人,转而成立新消费品牌李子柒;谦寻,发展多家子公司布局营销全产业链。

  

第二种方向就是越收越窄,聚焦垂类,做DP,或者说做电商,就是其中的一个方向。这门生意能不能做成,则要看机构们所依附的平台。

  

快手最新公布的2021年Q2财报显示,快手小店对电商交易总额的贡献度已经达到90.7%,快手的电商闭环即将率先形成。但在抖音,短视频投放和交易仍是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闭环”的关键在于直播,直播的增长点则在于商家自播。

  

根据今年5月抖音电商服务商生态大会上公布的数字,目前服务商合作的头部品牌GMV占比接近50%。对抖音来说,更多品牌入驻抖音与服务商展开合作,当然是理想的局面。但从目前来看,DP生态机会虽大,竞争也更加激烈。

  

在抖音为兴趣电商画下的蓝图里,品牌们和DP都野心勃勃。不过,有人把目光对准了6亿每天打开抖音的年轻人,有人则是盯着品牌和平台的钱包。

  

“兴趣电商”说到底还是内容电商,用内容来激发消费需求,这个概念虽好,能否实现还得看抖音用户对于抖音平台的定位。

  

去年9月,13.1版本的抖音APP正式从“抖音短视频”改名为“抖音”,体现出积极扩张的决心。

  

当用户已经对“上抖音购物”习以为常,抖音还希望我们能“上抖音逛街,边逛边买”。

  

但到底是“逛”更重要还是“买”更重要?内容和生意能否在抖音共存,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

  

作者 | 顾拉风

  

编辑 | 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