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及艺术的成果是什么?11月29日在闵行区美术馆举办的2020年闵行市民美育成果展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本次活动由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协办。参与闵行区2020年全国艺术普及工程的12个社会主体分别以舞台展示和平面展示的形式组织学生报告美育成果。
全民艺术普及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上海建设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闵行区文化旅游局自2018年起设立国家艺术普及工程,免费为市民提供优秀的艺术普及课程,旨在拓展闵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提升市民艺术素养。近三年共开设书画、舞蹈、器乐、朗诵、声乐等课程118门,总课时4202课时,培训学员7.2万余人。单门课程只需6秒钟就能完成,赢得了公众的充分赞誉和社会的认可。该项目入选“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工程”、“百名优秀市民美育工程”、“上海市群众文化支持工程”等。
当天的舞台表演由国家艺术普及工程和区美术馆色彩艺术学校的学生共同呈现,包括舞蹈、朗诵、器乐表演、走秀等12个节目。演出的两位主持人是蔡一学校的负责老师和艺术普及工程播音主持班的青年学生。一些课程的教学老师也与自己的学生合作,带来了精彩的师生合作作品。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水平是否专业,也不介意灯光是否到位。自由地跳舞和唱歌是这次表演的最终目的。
星光艺术剧院附近的蘑菇厅和市民小舞台被改造成了艺术展厅,展出了70多幅平面作品,涵盖书法、油画、素描、钩针等课程。他们的作者中有儿童、老人、家庭主妇和职场白领。有的是第一次参加,有的是跟随艺术普及项目三年。这些作品可能文笔稚嫩,手法稚嫩,但每一件都是市民追求艺术和自我表达的最好见证。
展出的还有热爱艺术的市民贡献的闵行云集。这是闵行区2020年的新项目。全年连续举办云上活动4场,包括云上舞蹈征集、歌咏晚会、花会、艺术摄影、教堂晚会等,共收到市民投稿851件。在展厅里,突出贡献的汇编以视频的形式滚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记者获悉,未来,闵行区文化旅游局将通过实施国家艺术普及工程,继续践行市民美育行动计划,提升市民艺术素养。其中包括招募和挖掘优质社会学科,不断丰富艺术普及课程资源库;科学的课程规划,拓展教学点,进一步增强和优化公民的体验感;搭建美育成果展示平台,实现常态化展示与专业艺术普及教学有机结合。
图片:闵行区文化旅游局。
作者:李婷。
编辑: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