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10显示,2021年上半年,Tik Tok平均每天推出100多个新特效。为什么平台这么热衷于特效制作?Tik Tok特效值几何?
对于创作者来说,特效提供了内容上的突破或表达个性的工具,而对于平台来说,特效的价值更为“隐蔽”。
一是特效工具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增加了用户创作和“玩”的欲望,不仅丰富了平台内容生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用户参与内容创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在习惯运用特效进行个性表达后,其对平台的好感及使用粘性,也自然而然得以提升。
其次,话题和梗的发酵往往不在于发起者,而在于后续参与者,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跟随者效应”。
要让内容成为潮流并引流时尚,追随者的贡献往往比发起者或者领导者更重要。
用户的热情参与促进了爆款的形成,延长了内容的使用寿命。其间诞生了很多关于原梗的“畸形”内容,比如早期Tik Tok的一个“3D狗头”特效,原本只是一个3D贴纸,却在用户的解读下被改造成了“狗头特效接力”。像“梗”这样的循环也能带动更多的用户到Tik Tok平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平台的日常活动。
此外,Tik Tok还将根据社会热点丰富内容生态。比如今年6月,针对毕业季热点推出了“毕业季学士服”、“毕业季三连拍”等特效工具,让用户在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通过拍照就能看到自己的模样。东京奥运会期间,Tik Tok推出了“一秒钟变身冠军”“挑战金牌”等特效。其中,526W用户佩戴冠军花环为中国运动员加油助威,与平台奥运热点内容的联动持续点燃人们的热情。
娱乐之外,抖音特效的商业价值也十分可观。
在电影预告方面,Tik Tok通过为电影量身定制的特效工具聚集话题,用爆款视频推动电影的流行。比如今年最火的春节档《抖音特效使用报告》,导演贾玲和Tik Tok在电影中联手打造同名道具,391w人拍照“穿越”回上世纪80年代。
文学方面,Tik Tok在2019年底创作的城市地标特效创意十足:通过扫描特定的城市建筑,可以解锁对应的特效,如重庆赛博朋克风格的洪亚东、Xi安钟楼飞出的金凤凰等。很多用户在相关城市打卡拍摄特效。随着AR技术的成熟,这类特效可以在城市文化游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相关的非遗文化特效则可以在提升城市特色、助力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起到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