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有一个谜题,就是别人都有爸爸,我没有。也许,有些人天生没有父亲。
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村民对我说:“我三岁的时候就死了。想想我苦涩的大脑。”如果我固执,我会回去,“我不苦!”这时,我意识到我也有一个父亲。
从我爷爷的口中,我知道我不仅有父亲,而且我的父亲也远胜于村民。县里考上大学生的时候是个位数,我爸就是其中之一。我父亲去了北京,去了遥远的南方,直到他死在这里。“军港的夜晚很安静,很安静,海浪轻轻摇动着战舰。”我妈在军港哼了一夜的歌,陪着我一次又一次的睡觉。电影《南海风云》在村头放映,村民说老队长是你爸爸,一模一样。因为这个原因,我赶到了几个村子,就是为了再看一遍电影,看看爸爸到底长什么样。
几年前,父亲的战友相聚,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多的了解。是我父亲那一代人的汗水甚至鲜血造就了美丽的西沙群岛。我出生时,父亲自豪地对战友们说,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从事战争,就要受苦几年,到时候我儿子就能安心建设祖国了!
在那个年代,环境无疑是艰难的。父亲要求母亲参军,母亲希望父亲换工作,早点回家。毕竟富裕的江南比蚊子满天飞的地方好。父亲说他会等,忙的时候会跟部队说。后来西沙海战爆发,父亲说,我不能换工作。部队需要我,所以你应该留在部队。母亲一直拖到她父亲牺牲的消息传来。母亲非常内疚,总是说如果她早点参军,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我想纪念我的父亲和在千千为祖国牺牲的烈士。我父母为了我这一代搞科学搞艺术搞战争,我失败了搞科学,希望我下一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