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这位明星的机场秀仍然很受欢迎。
从自带团队制作的精美机场照,到粉丝接送机的健康照,再到照顾精致随意的机场照,星空机场图不再是简单的自我营销,而是演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但正是因为等待机场的人多了,才有更多的声音呼吁保护艺术家的隐私,给艺术家空间。但当听话的真粉丝慢慢消停后,戴牌高调崛起。
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拿手机跟在后面的是粉丝,拿相机怼到脸上拍的是代拍,队伍形成V字的是主播。”
真正的粉丝爱自己的豆子,不想过度打扰。另一方面,代拍和主播都是以赚钱为使命的,努力工作令人拍案叫绝。
# 01/ 代拍,你怕了吗 /
日前,身在法正的微博怒斥横店“害人害己”。
从图片上看,酒店入口到车的距离刚好十几米,挤满了代理和主播。更可怕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不戴口罩。
演员连妆发的曝光都顾不上,因为连正常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戴的手机被举到脸上,连一些四五岁的年轻演员都不得不经历这样的“惊心动魄”。也有一些肆无忌惮的主播,穿着裙子的女演员经过时,会蹲下低角度拍摄。
没有良心足以形容,简直是社会毒瘤!
自从代理行业兴起以来,中国的几大机场和高铁站都成为了代理的天下。艺术家一出现,就围了过来,疯狂地按下快门。
旁边负责拍摄视频的人也会和艺人聊天,遇到好说话的艺人也会现场签名拍照。然而,每一张代表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都是有利可图的工具。
这些输出受众包括粉丝、私生、明星站,甚至明星队本身。
在兴趣的驱使下,摄影师们也在竭尽所能。
你认为他们只会出现在机场吗?
不,他们也会出现在拍摄现场附近。草,山,船,电梯,无处不在。
前段时间,《皓衣行》剧组发布声明,呼吁抵制私生子,代拍。并曝光了《天地》的照片。
过度的演技不仅严重影响了剧组的工作,还担心演技本身的安全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拍是一个专业升级的私生子,对爱豆还没有私生情,甚至是偏执的爱。
对于代拍来说,明星是赚钱的工具。他们只在乎自己有没有能赚钱的拍照素材,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原来,明星们工作一直很忙。在机场难得的休息时间和往返酒店的路上,因为代拍的存在,他们不得不保持妆容和头发的完整。
很多时候,真正去接送机的粉丝被推到一边,看不到自己喜欢的豆子。
但是声音太多了。为什么这个备受争议的行业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如火如荼?
# 02/ 吃瓜心理:代拍的宿主 /
没有观众就没有输出,因此,观众的八卦心理是第一个催生一代的东西。
一闻到名人的八卦,就迫不及待地“吃瓜”。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人际好奇”:的概念
“个人对他人信息的好奇心。包括对别人的生活经历、习惯和细节的好奇,以及对思想、感情和动机的好奇。”
这个概念就是“吃瓜”的心理动因。
无论是电视屏幕还是电影屏幕,我们看到的艺术家都有滤镜。艺术家私下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每个人都想知道。
但是粉丝们从来没有每天在三秋看到他们的爱豆。他们总是想看到“新鲜”的兄弟姐妹,大多数都没有资源和能力去实现他们。
然后,代拍出现了。
89475def66816af4' alt='明星代拍:一场靠吃瓜发家致富的乘风破浪' />代拍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拿着专业单反。近能拍到登机口,远能跟到停车场。设备、经济、资源都非普通粉丝可比。
他们手握艺人行程信息,有着显微镜一般的认人能力。无论明星戴帽子还是墨镜还是口罩,或是全副武装,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认出来。
当然也就产出了高质量的物料,满足了受众的“人际好奇”。
就像这几日,最受关注的综艺莫过于芒果TV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了。
30个30岁+女艺人的女团选秀,尚未官宣,热搜就上了一次又一次。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6亿。
代拍们自然也没有闲着,蹲守长沙机场实时出接机图,“代替”节目组发出参与节目的明星“石锤”。
网友热情高涨,各种站子陆续建立。除了好奇大多本职是演员的姐姐们的唱跳表现,更多吃瓜网友更想看的就是她们的宿舍日常。
如果姐姐们能再兴点风作点浪,热搜就妥妥地预订了。
# 03 / 代拍盈利产业链 /
除了填补“吃瓜”心理空缺,代拍盛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获利快。
早期的代拍信息还不是很通畅,受众也不够多。早出晚归盈利却不多。但是如今代拍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代拍从个人衍生到开始出现团队。从信息获取、拍摄、出图、发布,每一个流程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流水线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
现在在微博随便一搜都能看到明星的行程信息,发布很简短,但是有需求的人就可以根据信息找代拍了。
代拍也非常好找,在很多网络平台都能搜索到。价格在几十到上千元不等。
而代拍需要的成本有多少呢?
除了明星官方发布行程信息外,“灰色地带”的明星行程信息购买只需要几块钱。有专门的“刷关”人员帮忙,代拍买了机票跟着明星进安检,拍完再把机票退掉。
顶多再算上来回机场的交通费,成本只是盈利的几十分之一。
如果一个代拍团队一天同时接好几个单子,只要在机场蹲守一天,获利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还有做自媒体直播明星的,连相机都不用买,直接手机上阵。
在某APP一搜“明星拍摄”,有许多账号粉丝量都很可观。靠大量网友打赏,或是后期粉丝量上来以后带货,都让“从业者”欲罢不能。
辛苦算什么,被嫌弃算什么,前面就是赚钱的“红海”,代拍们怎么能不坚定地乘风破浪往前冲。
# 04 / 佛系追星,理性吃瓜 /
心理学家戴维普雷马克和盖伊伍德拉夫,曾提出过一个 “心理理论” :
> “人类具有一种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有着不同的欲望、意图、信念、心理状态。”
还有网友用一句很拗口的绕口令,通俗地解释了这个理论: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这件事”。
所以,“吃瓜”这件事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本能。人们也可以用一起“吃瓜”来进行社交,拉近彼此的关系。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性”的需要与体现。
“吃瓜”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因为过度的八卦心,而催生了如此害人害己的黑暗产业链,真的得不偿失。
粉丝失去了快乐追星的轻松随性,还要花费数额不菲的金钱。明星失去了更多的自我空间,所到之处还要启用大量的安保资源。每次看到都很想说一句大可不必!
难道打开手机电脑,看着哥哥姐姐的影视作品,听着好听的歌儿,刷着官方出品的盛世美颜照,不比花钱去拼死拼活来得更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