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便宜的商品”到“买优质的商品”,从“商品”到“服务”,从“拥有”商品到“分享”商品……随着消费升级,90后、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市场。
它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个性化。要跑赢市场,关键在于把握“精神需求”!
那么,2018年会出现哪些新的消费趋势呢?
趋势一:情绪经济
首先,人类是情感动物,以至于有人说80%的购买是基于“情感情绪”而非“理性逻辑”。2018年,
消费者对商品的态度显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越贵越好。能跑赢市场的是抓住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品牌。
90后、00后需要的是情感理解,品牌形成的情感溢价只有在反复情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一个品牌在做内容营销的时候,需要做的是经过90年的认同和成功之后知道的东西,而情感是品牌与年轻人沟通的最好方式。
纵观中国,近年来,以“葛优瘫”为起点,以马南波杰克和“丧茶店”概念为代表的“丧文化”思潮迅速走红。
作为“悼念文化”的延伸,去年12月空降微博热搜榜的流行词“佛教系”一夜之间引发了大规模的热议和共鸣,不仅覆盖了众多90后,也是受众群体之一。它把丧文化的热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2018年的消费趋势之一,将是从产品导向向精神传播的过渡,从而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深度连接,发现新接触的关键。
趋势二:“颜”即正义
消费世界的审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颜值正在成为品牌的新生产力。
近年来,各种设计精美的实体店层出不穷,尤其是国内的一些实体书店。
数据显示,2017年实体书店零售额达到344.2亿元,同比增长2.33%,呈现负增长趋势。共享书店、快闪书店、无人书店、“影院书店”、“银行书店”、智能书柜、自助购书机、智能店员机器人等层出不穷。
2017年,艳姬将理发店、照相馆、插花工作室、木制工艺品体验、进口超市、健身房等业态与书店相结合,赋予品牌更多文化属性。
从最初的“书店咖啡创意产品”1.0模式,到包含设计产品、文化沙龙、主题餐厅等功能的2.0模式,“生活方式体验”不断升级;未来,延吉还将推出3.0模式,新增文化创意街区、设计师工作空间、文化创意项目孵化、阅读主题酒店等。从而实现“文化情结”的自我定位和要求。
人是感官动物,网上的颜值不仅赏心悦目,还会让人产生冲动消费的心理。除了网易YEATION,还有类似苹果和小米的智能硬件和家居用品。TAs都是以功能为基础,用流线型的设计来打动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趋势三:生活方式品牌将走红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生活方式可以覆盖商业的全维度,既能赋予传统品牌、空间、文化新的消费内涵,又能创造新的消费生活。
近年来,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品牌所有者最喜欢的词。很多消费者关注的是自己,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新中产阶级,他们对产品和服务也有很高的要求。
中国首个24小时生活创意用品综合体验店,由中国TOP10文具品牌“舒德文具”变身而来。
从2015年开始,我们将从文具向设计文章转变,整合家居、文化创作、旅行包、木工、书店、花艺、咖啡、影院、胶囊酒店,打造“中国原创设计”全产业链。
从对外展示的服装、鞋包、化妆品,到只出现在家居环境中自用的产品,它们可能是消费者的下一个升级目标。
此外,为小众标新立异,为独特个性定制,将充满个性表达的设计感融入消费,也是未来的常态之一。
趋势四:一个人经济
随着中国单潮的到来,http://w
据相关机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超过2亿,其中未婚的有1.4亿。随着中国单潮的到来,
围绕单身人士而产生的“一个人经济”产业链逐渐形成。
此外,有些人平时厌倦了社交,在各种关系中徘徊,难免会导致失衡。有时候他们只是想自己做点什么。
于是,迷你KTV、迷你健身房、“一人吃饭”等业态应运而生。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大多数人并不觉得孤独,而是享受独处的感觉。
一个人的经济浪潮可能会在今年产生。这种情况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品牌主不仅要看到这一明确的市场趋势,更要紧跟趋势。
在对商业模式画布的解读中,边肖提到,近年来,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在大环境的产业转型中不断涌现,其本质是对目标客户和价值主张的深入研究。
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围绕单身人士而产生的“一个人经济”产业链逐渐形成。
本文来源于门店运营管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