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中国舞三分钟舞蹈视频独舞 两分钟舞蹈视频古典舞

  

  “宾云欲赏香颊雪,衣香貌美,是盛唐。”春节期间,一群妩媚、聪明、活泼、可爱的“唐朝胖妞”以一曲古典舞传遍网络。在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唐宫夜宴》中,他们走出了《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的古画卷,穿梭于府号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之间。他们把唐朝融化成一个少女的微笑,时而优雅,时而天真,为观众呈现了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国宝、国风、国潮同频共振,激荡出浓浓的烟火气息,生动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盛世文化。   

  

  截至目前,《唐宫夜宴》的视频在微博共吸引了4862万观众,相关话题在Tik Tok的播放量已超过2亿。   

  

  103010为什么能“出圈”?答案是:对传统文化非凡的当代诠释。在这部时长不到6分钟的舞蹈作品中,艺术匠心处处体现,妆容服饰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唐三彩乐舞俑的真实形态。但舞者们俏皮灵动的舞蹈,国宝的融入,虚实结合的舞台技术,拉近了当代观众与历史的距离。最终,“古董级修复”和“现代性表达”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面貌。   

  

  厚重的历史感与当代视觉审美相结合,让唐三色乐舞俑“活”了起来。   

  

  洛阳曾经是大唐的“东都”,这里出土的“唐三彩”是《唐宫夜宴》的灵感。据创作团队介绍,是河南省博物馆陈列柜里陈列的一组静态音乐俑,让他们产生了“如果让他们活着,会给今天的人讲什么故事”的想法。   

  

  故事逐渐成型:130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群呱呱胖乎乎的女孩叽叽喳喳地吃饭。为了还原唐俑丰满的形象,姑娘们穿上了塞满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塞着特制的棉花,腮鼓鼓的。仕女的眼睛画着两个月牙形的妆,再现了唐代“斜红”的潮流。每个演员都要佩戴繁复的发饰和唐三彩纱衣。精致的穿衣方式让千年前的唐代仕女形象逐渐生动具体。   

  

  “复兴”唐代歌舞俑不是简单的模仿和还原,而是赋予历史人物的独特品格。比如这些音乐人正值壮年,他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应该比较年轻。同时,他们在法庭上,有优雅端庄的一面。舞蹈指导为舞者设置了许多表演细节,除了身体动作,如弯曲膝盖和胸部向下弯曲。在舞台上,音乐官员的乐趣和愤怒似乎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心情。他们有时赏心悦目,有时曲肘,有时噘嘴耍弄心思。003010打破了古典舞中审美抒情的固有调性,没有刻意追求演员动作和表情的整齐划一,而是以诙谐幽默的风格贯穿了整个舞蹈。少女的妩媚搞笑呈现出烟火气息和民俗风情,与当代视觉美学相结合的厚重历史文化感给观众带来熟悉的陌生感,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   

  

  在短短5分多钟的《唐宫夜宴》中,编剧们还设计了几个叙事片段,将历史人物置于生动的生活场景中。在女生行进队伍中,突然被推了一个“多米诺效应”,观众因为童心而忍不住笑了。女音乐官路过一个王虎湖,女孩们围着湖挤来挤去整理仪容,凸显女孩的情怀;号角一响,他们迅速收敛起顽皮可爱的小儿女,苏蓉列队踏入宫墙。其中穿插着表达乡愁的笛子独舞、体现姐妹情谊的双琵琶舞、豪华庄重的宫廷群舞,充分展现了“随风起舞,绝美韵唱”的动人模式。这些情境和叙事紧紧围绕角色塑造展开,激发了历史人物澎湃的生命力。   

  

  在.之后   

  

  103010的另一大创新是将国宝、国风、国潮“融”为一炉。新增多件国宝,如好夫人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唐宫夜宴》、《唐宫夜宴》、《唐宫夜宴》.不仅为戏谑轻快的舞蹈增添了历史感,也无限延长了观众对节目的回味。舞台上,唐人俑徜徉在河南出土的文物中,转身误入中国山水画卷,也穿梭在星空下的湖面和富丽堂皇的宫殿里。   

  

  其实这并不是《捣练图》的首次亮相,而是在2020年10月16日第12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场首演。这次改编比原来缩短了1分钟左右,最大的变化是通过时间和地点的变化,逐段切换整个舞蹈,利用key、3D、AR等数字技术进行“二次创作”。演员们在舞台上录制了一次,又在棚里录制了一天。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合成,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相结合,创造出“博物馆奇妙夜”的梦想,将电视文学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推向了影视艺术的新审美层次,从这群“唐朝胖妞”身上,我们看到了盛世应有的优雅,以及幼童应有的俏皮可爱。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真正遵循了节日节目的快乐属性,尊重了媒体传播的规律。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