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毕业视频文字 毕业mv视频剧本

  

  (私信我“社群”这两个字,可以找到朝闻道写作社群的入口)   

  

  剧本杀会永远存在,但大多数杀作者的剧本会在两年内迅速枯萎。——魏公。   

  

  世间万物皆有沉浮,剧本杀也不例外。现在,让我穿越回去(迷雾)为大家预测剧本的盛衰。   

  

  道写作界的同学,尤其是打算长期深耕剧本、扼杀创作的同学,只需要记住一句话:   

  

  我们只吃鱼肚子上的肉,然后把刺多肉少的鱼尾巴,留给那些没看过这篇文章的人.   

  

  文章很长,请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耐心阅读。   

  

  因为,我们必须先从另一件事开始谈。   

  

  (一)足球的陨落:   

  

  2018年世界杯,足球梗满天飞。大家一边看比赛,一边回味梗,场面仿佛就在昨天。   

  

     

  

  现在是2021年。才三年,欧洲杯就没人注意了。   

  

  梗没了,段子没了,大范围的讨论也没了,什么都没了。   

  

  作为一个自媒体从业者,我至少看到了以下两个细节:   

  

  第一,微博这么多天很少有跟足球相关的热门榜单。即使有,也已经被推到了边缘。在过去,交易一名球员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现在要不是参加了总决赛的英格兰,属于五眼联赛,估计连总决赛都不会有人参加。   

  

  第二,很多强队被悄悄淘汰。如果是十几年前,早就有很多粉丝24小时站出来,再加上到处号啕大哭。但这次很安静,很少有人提起。   

  

  事情是明摆着的,足球真的不火了.   

  

  在梅西和c罗这两位超级巨星退役之后,相信我,足球会比现在更被忽视。   

  

  没有其他原因。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短视频,都希望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观看几百年的变迁。在这种欣赏的习惯下,谁还有耐心看一场90分钟的比赛?   

  

  在快节奏的时代,一切事物的生命周期都在快速缩短,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在飞速加快。   

  

  (二)厨师的灭亡:   

  

  在这个时代,厨师正迅速走向灭绝。   

  

  或者,主厨的灵魂在快速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工具人。.   

  

  很多年前,当人们去某个地方旅游时,他们不仅会买当地特产的手写信件,还会尝试当地特产。这段经历足够他们回家吹半年了。   

  

  但是现在,事情似乎变了。即使从来不出天津,也能轻松品尝到各个地方的特色菜,从某宝手里买到当地特产手书也不难。   

  

  室内步行街有一排排的酒店,从北到南,从国内到国外,可以给你任何你想要的味道。不管怎样,餐馆有很多种,总有一种适合你。   

  

  我曾经在这些连锁店品尝过“不正宗”的当地菜肴。然后我去了这道菜的产地,在社区朋友的指导下品尝了“非常正宗”的土菜。然后我表示遗憾,因为我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   

  

  因为这两个饭店,很可能都在偷偷使用同样的料包.   

  

  毕竟包装便宜好吃又方便,消费者也没尝过什么不寻常的。谁要花大价钱请一个赚钱的厨师?   

  

  资本入场之后,菜的味道会变得整齐划一,中规中矩.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从这一刻开始,厨师的技艺逐渐贬值,因为材料在手,不需要拼命钻研调味秘籍,也没有偷师学艺的动力——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工具人。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原因,主厨的灵魂在快速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工具人。.   

  

  一些思维敏捷的厨师已经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讲故事、搞营销的能力比自己的厨艺要有价值得多。毕竟他们看到的老板们,除了给工具工发工资,还在“讲故事”上砸了不少钱。   

  

  于是,屈浩涨了,王刚涨了。他们是厨房高手,但未必算是全国顶尖。但他们做流量营销的能力,堪称是同行中的翘楚,可谓是厨师界的武林盟主.   

  

  在快节奏的交通时代,以厨师为例,会营销的就能当武林盟主;而不会营销的就只能当一个投放料包的工具人.当它转换到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三)编剧的末路:   

  

  明星走了,厨师死了,轮到编剧了。   

  

  为什么资本不断创造流量明星?很明显,因为流量明星很赚钱。他们的粉丝非常敢舔金,所以支持流量明星是百万。   

利的买卖。

  

为了争取这些能氪金的粉丝,影视剧制作方也要向流量明星低头,所以现在影视剧的预算,大头都给了流量明星(生怕人家撂挑子),而分到其他人手中的,只能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而分到编剧手里的,就更是所剩无几了

  

拿走大头的流量明星,不过是资本家精心印刷的广告牌而已。如果把多数预算押在一个广告牌上,然后告诉大众,这个广告牌主演的影视剧是惊世奇作。哪怕用脚趾头想,你也能想明白,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流量明星的粉丝狂喜,其他的观众压根就不买账。 流量明星可不止一个,各家粉丝的拉踩从未停止过

  

。到最后的结果,那就是少数人叫好,多数人叫骂。

  

如果每一部剧都能让大多数人觉得被侮辱了智商,那综合到一起的结果,就是“国产影视人均烂片”。每个人的体验都是极差的。

  

所以,大众急需更好的体验。

  

(四)文学的灰烬:

  

文学是怎么来的?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品序》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话:因为各种原因,人的情绪出现波动之后,他们急需表达自己的情绪。后来,他们把这些情绪整理成为了作品,人间便有了文学。

  

这些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口耳相传,是因为很多读者与这些文学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在这种情感的支撑下,人们代代口耳相传,将这些文学作品流传至今。

  

所以,无论是生产文学还是消费文学,两者都是人类的刚需

  

散文、诗歌之类的传统文学,已经被学阀二代们玩坏了。人们表面上捏着鼻子鉴赏它,实际已经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冒,这是冰冷而残酷的现实。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很快,但我们的文化却没能及时跟进。但人们对优质文学的渴求,是永恒的刚需。

  

在传统文学已死的年代,更为尤甚。

  

(五)剧本杀应运而生:

  

说了那么多,总算轮到剧本杀了。

  

看完前面那些 ,你不难发现,剧本杀完全是被时代逼出来的产物

  

影视剧给大众的体验越来越差。与此同时,人们又需要去阅读文学作品,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和心灵。而剧本杀,恰好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

  

众所周知,我们在进行剧本杀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被分到一大摞厚厚的剧本。读完这些故事,就走完了另一个人的一辈子。而我们对剧本的演绎,体验感远在看那些假门假氏的影视剧之上。

  

在快节奏的流量时代,剧本杀也是可以“料包操作”的。区别在于,你是能成为只会投料包的工具作者,还是有望成为善于营销的剧本杀新星?

  

一个作者的剧本杀分成收益,直接取决于它的销量高低。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流量营销能力的重要性,可能会远在写作能力之上。

  

如果是朝闻道社群毕业出去的剧本杀作者,我会倾尽整个社群的力量来助力营销。这不在剧本杀发行工作室的职责之列,它是我个人给社群伙伴的额外赠礼。

  

但如果你不在朝闻道写作社群,那你就只能在发行工作室之外,靠自己个人的努力来完成营销了。这时候,你的营销能力很可能会直接制约你的收益,它将成为工具人和武林盟主的分水岭。

  

如果没有个有流量,能营销的自媒体账号,你可就真的亏大了。

  

你在剧本杀创作领域的耕耘结果,可能无法被带到其他领域,但是你的营销能力却可以被带到任一条赛道上去。

  

(六)剧本杀的兴亡: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兴衰起落,剧本杀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周期。

  

我相信, 剧本杀会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与各种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剧本杀的创作者,才会成批地枯萎凋零

  

我相信,身为剧本杀的准内容创作者,你一定很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并且问我:我们到底能写多少年?

  

我负责任地说一句: 剧本杀创作者的好日子,最多能持续2-3年。就这,可能都说多了。

  

你可以把我这个文章收藏起来,等两年之后再拿出来验证,然后问问自己:我是一路坚持下来了,还是被市场淘汰掉了呢?多数人的结局必定是后者。

  

原因也很简单:市场会不断进化,用户的口味也会不断提高。在激荡的进化中,会有大量的作者被时代所遗弃。

  

如果你这两年没能通过写剧本杀赚到钱,那么到2023年之后,你在想通过剧本杀赚钱,无疑会比现在难上千倍

  

除非技术手段能大幅度进步,让剧本杀的体验今非昔比。那是我们不敢想象的未来。

  

比起从事剧本杀创作,我相信自媒体作者拥有更好的未来

  

。因为我们掌握着各个平台的流量,剧本杀作者需要的就是这些。而这永恒的流量,无疑是我们靠写作变现的常青树。

  

当剧本杀作者大批衰亡时,我们仍将以流量之名长存世间。

  

(完)

  

(私信我“社群”这两个字,可以找到朝闻道写作社群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