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先来看下各学段优秀作文的标准有哪些。
截取了五年级的作文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优秀作文的几个核心点:
第一,句子流畅,可以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
二是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
三、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考满分作文的六大标准(来源于网络信息)
1.符合题意:指文章的题目符合命题意图,作者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命题者给出的题目。
二、中心突出: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突出明确。
_ 3.内容丰富:指文章所写材料质量高,文章内容丰富具体。所选材料对表演中心来说是必要和充分的。_
_ 4.感情的真诚:指写出真实的感情。真情实感,表达真挚的感情。_
_ 5.严谨的结构:指结构的严谨性。文章前后协调,层次分明,上下连贯,主次分明。_
_ 6.语言流畅:指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即用词准确,造句正确,没有语言疾病,句子上下衔接,句子顺序合理,语义通顺。_
高考“满分作文”评判标准(来源于网络信息)
一、思想内容深刻
深入思考是作文得分的关键。
_纵观高考,大部分满分作文内容丰富,见解深刻。考生要么阐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要么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看法;然而,那些分数较低的考生的作文显得空洞、贫乏,缺乏真正的内涵。他们只是凑了一些词,敷衍成一个很无聊的“政治论文题目”。_
因此,考生在写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用自己的眼睛去深入思考和提炼作文的主题,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展现自己的思想境界,写出一篇真实的文章。他们一定不能路过,更别说把文章扔了。
二、切入角度新颖
高考作文的考生从题目的提示中选择一个词填写题目,如写“情”“青春”“幸福”等。这样的标题当然可以,但是写的人多了,审稿人难免会觉得无聊。如果作文语言不是很精彩,你就很难得高分。
三、表达形式多变
高考作文形式多样。从体裁上看,有记叙文、抒情散文、日记体作文、诗歌和戏剧等。在表现形式上,有的以题字开头,有的以后记结尾,还有的把整篇文章分成几个小段,每个小段都标上一个副标题,几个小段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多变的形式为高分作文增加了强大的砝码。
四、语言表达有味
语言是作文的要点。考生应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幽默风趣、老成持重、清新优美、素雅……美而有品位,让阅卷老师为之惊叹,也为作文获得高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篇章结构完整
_结构完整是高考作文最基本的要求。_
一篇未完成的作文,无论语言多么优美,观点多么新颖,都只能归为三类卷。在高考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作文没完没了的情况。如果真的没有时间,就要结合作文的开头做一个紧急的结尾。
_高考满分作文一定要重点突出,深入阐述。_一般高分作文的篇幅会控制在800到1000字之间。作文太短会让人觉得瘦,太长会让人觉得无聊。
六、卷面书写工整
纸面是作文的门面,纸面上干净整洁的字迹会让人赏心悦目,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但是,一篇表面脏兮兮的作文,只会让主考人厌烦,很难拿高分。虽然高考高分作文的写作
综上所述: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想,可以说是优秀的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必备的共同点。不同的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体重会发生变化。比如高中可能更注重思想和主题的深入阐述。
我们再来看下短视频的几个显著内容特点
1、产生共鸣
一个成功的短视频必须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共鸣表现在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生活环境和_ _ _ _ _ _等方面。
2、尽可能让用户获取价值
你可以分享实用的生活技能,知识和。
常识等。比如一些很火爆的博主,他们会教你如何化妆、保养等。3、 _满足大众的各种幻想_
_“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_
说的这个理,要学会把别人家的男朋友女朋友、别人家的宠物、别人家的生活等等,巧妙地运用到短视频里,让别人去帮你实现你无数次幻想却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情。
4、有着强烈的冲突
我们常常对于顺理成章的事情都不会花太多的心思,因此要学会制造一些“小惊喜”,
_比如角色身份的转换、认知的转换,还有剧情的反转。总之强烈的反差带来的戏剧性和趣味性,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_
// 综上:我总结了短视频和优秀作文相悖的几点,供大家一起讨论:
1\. 因属休闲娱乐产品,短视频天生具备浅思考性,这样才容易引起更多人的思想共鸣,和作文要求小作者具备独特的思想见解,相悖;
2\. 满足大众的各种幻想,才能帮助粉丝减压,增强粘性,就像灵魂的释放,这种轻松会产生依赖,和作文要求的结合实际生活阅历,抒发真实深刻的情感,相悖;
3\.
据相关统计,剧情反转类视频深受欢迎,这类视频通过强烈的反差带来戏剧性和趣味性,但往往是不连贯,或者是有悖常理的。这和作文要求的完整结构,行文流畅,相悖。(当然,科技幻想类作文除外;如果能通过反转类构思,完成一篇流畅文章,也不失为一篇佳作。)
// 分享一个身边的真实案例,大家可做思考。
“爸爸,不好意思,我不知道爷爷家里有无线,今天我用你的手机,花掉了4G流量。”
“没事没事,爸爸手机一个月有70G流量,你放心用吧。”
“宝贝,无线网速快,你还是去问爷爷密码,我帮你连无线吧,方便些。”
这是个六年级的孩子,在五一假期间某一天和父亲的对话,我站在旁边,是惊讶又哑口无言。
屏幕前的爸爸妈妈:如果你的孩子,假期一天时间,刷短视频刷掉4G流量,你们感想如何?
1天短视频4G流量,真能一笑而过?
重点是:不是上网课,不是追剧,是刷短视频!
我们来做个计算题:一集电视剧45分钟,假设200M流量,4G流量相当于20集电视剧,900分钟,15小时。
我们再来看一段来自网络的小测试:
细心的知乎用户做了一个实验,用自己的手机刷了3个短视频,耗时大约在30秒左右,经过复杂的一系列测试后得出的结论大概是一个10秒的短视频大约需要5MB的流量。
4G流量相当于800个10秒的短视频,换算成时间约为133分,约等于2.22小时!
一天短视频800个,2.22小时,真能一笑而过?
据我观察,这个孩子五一假期好像每天都拿着手机在刷短视频,这应该可以算是沉迷吧。
――这个孩子六年级,听爷爷说,她的作文总是断断续续,不成篇不成章,没有连贯的思路。先不论基础语文素养,光看短视频本身的特性:10秒一个故事,浓缩精华,言理浅表,当然更多的是滑稽反转的小场景。
日久天长,看者的思维模式会发生变化,会变得短暂跳跃,写作文时,大脑会肌肉记忆,不断切屏换场景,记叙的事情不会深入,感情不会真实,思考和言理更加不会深入!
爷爷带了孩子7年,从出生一直带到一年级,五一假期,爷爷出了个作文题目:记忆中的爷爷,我在旁边目睹了作文的全部过程。
一个小时作文,孩子写了250个字,主要内容就写了爷爷的外貌(刻画也是不具体不典型的,大众爷爷模样),没有具体的事件描写,也没有对爷爷的情感描写,而且行文断断续续,非常跳跃。从爷爷的身高写到皮肤黑,又写到爷爷很瘦,再到爷爷力气大。
// 我觉得,短视频可以适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否认,很多短视频的内容极具创意,语言和文字也特别新颖,特别是很多学习型的号(日常生活英语,古诗词讲解等),还是可以欣赏的,需要家长做好内容监督和时间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