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海网
泰海网4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玉山)近日,一首名为《回厦大吧》的校园歌曲唱响了整个厦门岛,并迅速向四面八方传播。这首歌成为厦门大学百年校庆节目中唯一入选的歌曲,4月6日厦门电视台全天直播。也是厦门大学上海校友会整部宣传片中选出来的歌曲。此前,4月2日,厦门电视台也通过了《遇见最美校园》。
《文艺范》栏目,采访了创作歌曲《回厦大吧》,而厦门广电网、央视频、央视频移动网、厦门广电Tik Tok、Aauto Quicker、视频号、微博、头条号、厦门大学Aauto quick、哔哩哔哩、Tik Tok等媒体均对此进行了直播。
创作如此深情的歌曲背后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歌词里埋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美好故事?记者采访了作家鲁红亚。
#精心打造校园风貌,回忆最美好的青春。
鲁红亚是厦门大学中文系96级校友。现为福建省流行音乐学会常务理事,福建著名作家,两岸文化交流主题曲创作大师。她的主要代表作有《我要去高雄》 《我是中国人》等。厦门大学百年来有很多好的主题。为什么写出来的内容同样深情美好,带来校园风格,让很多听众和读者非常好奇?
对此,鲁红亚解释道:“百年厦大精神中的‘爱国主义’‘陈嘉庚精神’‘自强不息,完满收场’等。都是很好的创作题材,而一大批顶尖的老师和前辈,比如谷建芬和韩红,早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努力去赞美他们的母校了。然而,作为母校的一员,我在母校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这里的草和树,读书的声音,抑制不住的青春,都是我一生难忘的。”于是,他选择了用学生时代最深沉的精神情感,写一首以校园风、校园情为主轴的歌曲,表达学生对母校的爱与情。
作为献给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的音乐作品,这首歌邀请了福建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诸宸为歌曲题名。歌词唱完之后,中国音乐协会会员、福建省知名歌手陈超超为歌词谱曲,并深情演唱。策划人钟歌林以自己资深的经验和欣赏水平,精心创作推荐歌曲。此外,厦门大学的、许、等老师也为歌曲提供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使歌曲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为了提升歌曲《海的那头》的品牌效应,鲁红亚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合唱中加入了合唱和合唱,增强了歌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调整原有模糊的歌词和字幕,使之更清晰更明亮,做到字、歌、图一体化,更好地表达厦门大学对学生的深切呼唤。
#表达你的感受,向母校表达你诚挚的祝福。
据悉,依托厦门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底蕴,创作团队拟将这首《回厦大吧》打造成厦门《回厦大吧》的姊妹曲,成为厦门的文化城市标准和厦门大学的文化学校标准。好在歌曲一经制作并放到网上,点击量迅速突破120万,转发量达到1.8万,点赞量超过3.5万。反响极其热烈。
“很多喜欢这首歌的外国听众问,为什么歌词里写的是九重葛和凤凰花,其实很好理解。”鲁红亚告诉记者,九重葛说的是厦门市花,而凤凰花应该从厦门大学的两种复杂情怀出发,一种是建南的钟声,另一种是校园里盛开的凤凰花。“这种花不同于其他花,它在两个季节开花。一个季节是七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另一个季节是九月,是迎新的日子。凤凰花与厦门大学结下不解之缘。歌词中燃烧的凤凰花代表着学生时代的血腥青春和活力。”
此外,“五老峰喊的话”和“前三村犯的傻”也让人好奇。鲁红亚介绍,“五老峰上喊的话”是指很多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登上五老峰,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喊出自己的理想,喊出对爱人的爱,怀念家乡亲人,以此来释放青春情怀,缓解学业压力。三村是厦门大学的文化和人才聚散中心。人们经常在这里交流,引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向往,甚至对学霸和校园美产生莫名的羡慕。
凤凰花开,青春永驻。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鲁红亚借助这首歌向母校表达祝福,祝愿母校在过去辉煌的历史中掀起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