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实力强”:近年来私募基金领域集团化管理趋势明显,同一实际控制人设立多家私募机构形成的“集团私募机构”往往管理规模较大,涉及投资者众多,其在行业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但也有一些动机不纯的私募机构,利用集团化造势,搭建集团化架构,给外界一个板块丰富、整体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运行风险低的良好形象,非法集资,容易诱惑百姓上当受骗。案例七:“分组”是一个大闪光点——隐藏在“独角兽”平台背后的阴影。
打开T集团发行的宣传册,映入眼帘的是“孵化独角兽助力中国梦”的口号。集团声称“环球互联O2O超级商业平台是中国最大的独角兽企业孵化器”。t集团有几十家公司,包括6家私募基金经理。当我真正进入公司时,发现疑似非法集资的阴影被笼罩在看似“高层”的背后,而所谓的权贵大集团却是一颗工作不正常、无证驾驶、自吹自擂、管理混乱的“无心之心”:
一个是什么都不做。u公司是在T集团旗下基金行业协会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自2015年建档以来,仅管理过一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品规模仅为510万元。2016年至今未收取基金管理费,人员主要从事与私募基金无关的活动。
第二,无证驾驶。2014年9月至今,公司共更换总经理5人,高管变动频繁,员工众多,流动性大。公司投资总监李某某、王某某、公司投资专员孙某某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三是管理混乱。平台t的子公司u公司与v公司共用办公场所、财务、行政、人事,其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相同,但所有费用均由u公司承担.对监管部门的约谈还显示,U公司总经理吴某某对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不了解,合规与风险控制总监何某某未独立履行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评价、报告和建议等职能。同时,U公司及其关联方的资本投资标的与T集团相关。
第四,吹牛。U公司的集团网站、宣传墙、宣传资料随处可见,有大量名人的照片,包括T控股董事长与国内外名人的会面与合作。公司大量宣传过去的业绩,强调收益,弱化风险。宣传内容显示“嗖左右:市场4个月扩大100倍;韩邦裁缝:股权价值在12个月内增长了12倍;”最安全的投资平台――TJ独创的独角兽合资失败补偿机制和独角兽基金“死、补、合”的投资模式,彻底解决了世界性的投资安全问题,颇具讽刺意味。
面对如此精心包装的大集团,如果投资者多问“为什么”,或许神秘的面纱就会揭开:
为什么一个号称孵化独角兽的“私募集团”,只管理510万元规模的私募基金?
为什么无证驾驶,一个自称解决世界投资难题的专业机构,高管对私募基金“三问”?
我想问,为什么一个自称有权有势的大集团共享办公空间、跨岗,员工流动如流水,租金和工资难以为继?
我想问为什么一个能和国内外社会名流站在同一个舞台同一个框架的“大人物”会如此高调自吹自擂。
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关注Flush财经微信微信官方账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