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社交电商具有体验式购买、用户主动分享、销售场景丰富等独特优势。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规范社交电商平台,要充分发挥各界合力,多管齐下堵塞漏洞、补齐短板,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现在很多人都害怕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圈里总有几个是微信业务的朋友,经常会筛选各种美妆和日常产品信息。在社交软件中,朋友们经常会发一个链接,说“帮我拼个单子”。依靠各种社交软件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很多消费者刷朋友圈、短视频等。同时在朋友、主播、博主等的推荐下下单消费。
社交电子商务是以人际网络为基础,利用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内容分享等各种工具从事商品交易或服务提供的新型电子商务的重要行为之一。与以“商品”为纽带、以网络平台为运营渠道的传统电商不同,社交电商以“人”为纽带,利用互联网上的社交工具,以人际网络为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或提供服务。
社交电商具有体验式购买、用户主动分享、销售场景丰富等独特优势,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进入发展快车道。003010显示,2020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60%,预计整体销售额将达到3.7万亿元。
在蓬勃发展的背后,社交电商也存在一些问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对行业形象和市场生态造成一定影响。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不尽如人意,另一类是一些发育不良的社交电商公司容易陷入传销。
“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规范社交电商平台迫在眉睫。今年5月1日起,《2020中国社交电商消费者购物行为研究报告》正式实施。亮点之一是社交电商、直播等新业态被明确纳入网上交易监管范围。相关规定将有助于为广大社交电商用户营造更加舒适、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
要防止社交电商读歪经走歪路,光靠平台自我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规范社交电商平台,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守住行业底线,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完善立法法规,加强监督执法。要严格执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电子商务法》等已颁布的法律政策,继续推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为社会电子商务的规范运行和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部门除了加强日常监管执法和进行行政处罚外,还应从源头上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建立覆盖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以强监管整顿市场乱象,有效净化市场生态。
行业自律和平台自治应该齐头并进。相关行业协会应及时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标准,为平台企业健康、合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为地方监管部门监督执法增添依据。电商平台也要切实负起责任,坚决处理平台上的违法行为。平台内经营者应摒弃“一锤子买卖”赚快钱的短期思维,恪守诚实守信、顾客至上的经营原则,以优质的商品、优良的服务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