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河南郑州水灾地铁视频,郑州大暴雨地铁真实视频

  

     

  

  事实上,乌苏沙漠现在几乎不存在了。一方面是人工植树,另一方面是明显的气候变化。   

  

  比如敦煌的鸣沙山,我2015年去的时候,那里还长着长长的黄沙,一点植被都没有,但是去年的新闻报道说长了草。   

  

  需要注意的是,鸣沙山的草不是人类的,而是自己生长的。   

  

  此外,今年夏天,郑州、新乡、焦作等地遭遇百年一遇的强降雨,陕西汉中、安康,甘肃庆阳、平凉均遭遇强降雨。就连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今年也被洪水淹没了。   

  

  据科研数据显示,去年800毫米的降雨线已经强行穿越秦岭。   

  

  众所周知,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南北的传统分界线,也是降雨的分界线。因为这条线以北的降雨量在400到600毫米之间,只能种小麦,而这条线以南的降雨量超过800毫米,所以可以种水稻。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了,北方大量的沙漠可能会发生变化,不仅毛乌素沙漠可能会消失,先变成草原,然后逐渐变成森林,甚至一些再往北的地区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根据一般史书记载,这是一个只出现在唐宋时期的场景,也就是中国比较强盛的时期,但是明朝以后出现了全球降温,也就是小冰期,导致全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饥荒不断,王朝覆灭。   

  

  现在,随着800毫米降雨线穿越秦岭,传统的南北分界线也将向北移动,400毫米降雨线也将继续向北移动,这意味着在气候的影响下,中国的地理板块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因此,如果北方降雨量明显增加,400毫米的降雨线明显向北移动,传统长城线以北只能种草的许多地方现在可能有希望成为农田。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粮食供应问题可能会得到缓解,南方一些中心城市的耕地保护可以放松。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缓解,这些地方的人口可能会逐渐增加,经济可能会变得更好。比如在新疆,特别是北疆,很多盐碱地、戈壁沙漠可能会逐渐变成农田,人口承载能力也会提高。   

  

     

  

  这些都是有利的变化,但也会带来很多不利的问题。   

  

  但也会带来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北方很多低洼的地方需要挖一些河流,疏通排水管,增加排水能力,尤其是郑州到安阳的低洼地区。   

  

  7月20日,郑州暴雨造成300多人死亡、失踪,这也是气候变化的结果。过去因为北方城市降雨量比较少,对排水设施不够重视,现在需要重新规划、设计、建设。   

  

  事实上,不仅河南和鲁西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华北地区也是如此,这里地势平坦,近年来大量曾经存在的河流已经消失。那么,现在是否有必要再次挖掘,以增加这些地区的排水和蓄水能力?   

  

  南方也存在问题,降雨量增加,南方一些地方可能会遭遇干旱。例如,在过去的几年里,南方的一些地区经历了干旱。在江西,这几年鄱阳湖面积急剧缩小,湖底直接露出。上海已经有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病例。   

  

  总之,如果气候变暖已经是现实,现在就要考虑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而且这种应对需要综合考虑,统筹规划,而不是一意孤行。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排水问题,更是需要重点规划建设。   

  

  (此处已添加圈卡,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