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怎么不让别人看到作品评论,抖音怎么删除别人视频

  

  随着Tik Tok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   

  

  日常生活被拍摄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   

  

  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随意发布。   

  

  如果不小心,可能会踏入侵权雷区。   

  

     

  

  最近几天   

  

  彭水法院审理了此案。   

  

  Tik Tok发布虚假视频引发的名誉权纠纷。   

  

     

  

  小然(化名)是快递行业从业者,小廖(化名)是超市销售员。他们曾经是驾校的校友,小廖经常去小然收发快递,渐渐熟悉起来。   

  

     

  

  小然的妻子小甘(化名)发现丈夫小然在过去半年里经常给小廖转红包(总金额超过1400元),并不时在小廖的朋友圈里留言。此外,两人电话联系频繁,认为两人没有正当关系,多次前往小廖住处和工作场所大吵大闹。   

  

  2021年3月18日,小甘在颤音平台发表演讲,侮辱小廖。廖发现后,主动找到小干,希望小干向她道歉,停止散布不实言论,双方不欢而散。   

  

     

  

  2021年3月27日,小甘在颤音平台上再次发表侮辱诽谤小廖的言论(所有言论均含有诋毁三笑、无耻等字眼),对小廖的名誉和精神造成严重损害,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无奈之下,小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删除颤音平台上的视频,同时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5万元。   

  

     

  

  彭水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称赞侵权视频的人数只有59人,传播范围相对有限,但被告人肖干的行为构成侵权。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被害人确实存在名誉权损害的事实、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等综合认定。本案中,原告小廖作为未婚女青年,被告小干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丈夫与小廖没有正当关系的情况下,无理怀疑原告小廖,在小廖的住处和工作场所进行了几次无理纠缠,并在上发布了两段视频(这一行为势必会对小廖的名誉造成损害,认识小廖的人或其他公众可能已经看到了涉案视频。萧干对小廖的诋毁,必然会导致他人对小廖的社会评价降低,即降低小廖的名声。   

  

  综上,彭水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肖干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在其Tik Tok账户上有发布道歉声明,持续时间为七日上传的关于小廖的视频。   

  

  道歉的内容必须经过法院审查;上述内容逾期不执行的,法院将在《彭水日报》刊登本判决内容,产生的相关费用由肖干承担;   

  

  被告小甘赔偿原告小廖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法条链接   

  

  向上滑动。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或者诽谤的方式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声誉是对民事主体的道德、声望、能力和信用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了公共利益进行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或者歪曲事实的;   

  

  (二)对他人提供的内容严重失实的,未履行合理核实义务的;   

  

  (三)使用侮辱性语言贬低他人名誉的。   

  

  第一千零二十六条确定行为人是否履行了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   

  

  (二)是否对可能明显引起争议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查;   

  

  (3)内容的时限;   

  

  (4)内容与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的相关性;   

  

  (5)有贬损被害人名誉的可能;   

  

  (六)核查能力和核查费用。   

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名誉权不仅自然人有,法人也有。社会客观评价必须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或存在过错下,实施的侮辱、诽谤行为致使他人的社会客观评价被降低,即二者构成因果关系,才构成侵犯名誉权,不能仅以自己感觉名誉感遭受损害就构成就认为他人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

  

  

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公民的人格权在网络环境下同样受法律保护。抖音作为一种可拍摄短视频的社交软件,给公众提供了更多的发言机会,保障了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注意谨言慎行,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平台的内容发布应是积极健康、符合公序良俗的,利用抖音等网络平台散布不实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 *

  

来源:彭水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