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比快片强,在用户爆发和用户满意度上更强。
目前,剪辑已经呈现出从背后传来的爆炸性趋势。虽然快鹰已经在市场上奋战了2年多,但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数据趋势是下行的。而现在是短视频年,就像Tik Tok的口号一样,“记录美好生活”将是每个人、每个用户的状态,以“剪辑”的方式记录将成为主要方式。
作者:巨掌数据研究院-道长
下面我们将主要从App。
店内两家门店的ASO数据,我们来看一下情况,“剪贴”在“快手”之后2年多才出来,超车的趋势在哪里?“剪辑”和“快速阴影”在应用程序中。
商店列表上有什么不同?这些榜单数据反映了哪些能力?同时,“剪辑”和“快影”的用户对他们的产品有什么看法?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剪报》比《快影》晚出了2年多,却呈现出超车的趋势,也呈现出近几个月App Store流量独霸榜单的局面。
_tips:本文主要参考App Store数据。因为安卓市场很多,而且统计上也不一致。IOS用户下载App时需要跳转到App。
存储时,统计数据误差较小。这里不考虑其他生态位分布方法。_
首先,我们从两者品牌关键词聊聊产品热度。
1、两者产品品牌词热度趋势
关键词“快影”最早走红,这也是产品首先面向市场的案例。
关键词“剪影”自此走红,但明显显示出从背后来的势头。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快影”的关键词热度有所下降,我们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1)苹果惩罚,强行降低热度。比如有些行业,关键词竞争激烈,经常会出现人为的关键词排名。所以苹果会时不时调整关键词人气(一般会降低),或者重置人气。
(2)用户搜索量减少。热度对应用户的搜索度。在时间区间内,如果搜索量达不到一定数量级,热度就会下降,反之,热度就会上升或激增(比如最近的关键词“家和国的梦”)。
2、从热度趋势分析产品量级变化
那么,这里基本可以确认第二种情况发生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关键词“快影”人气下降呢?
“快影”是Aauto faster家族的产品,“剪影”是Tik Tok家族的产品,两者都是超级app,所以没有太多ASO强制干预热度或产品订单,解释点可能是:
(1)快消品本身的用户数量有所减少,包括用户活跃度的下降和每天新增用户的减少。应用
商店只是一个市场(越狱和少量第三方市场这里就不提了)。用户需要下载App,只能来App Store。如果用户数量少,榜单就会下降,品牌词的人气也会下降。
(2)根据用户量级,我们继续说Aauto faster不能指导量?你停止引导了吗?还是产品功能不够,用户不喜欢?
这里我们介绍一个数据进行比较。数据来源“艾瑞数据”,很明显,Tik Tok的独立设备月数一直大于Aauto Quicker,所以我们认为“削波”会在前期推广中利用流量。
在产品能力和技术能力几乎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认为Tik Tok“削波”的收购将在流量上占得先机。
其次,我们从产品在App Store榜单排名来聊聊用户量级情况。
1、快影的App Store榜单情况
上图为快速阴影一。
年内的AppStore榜单数据情况,小剪头为版本更新,由于分类榜“摄影与录像”波动不大并且本身产品量级在,这里也有与总榜对比的情况,所以几乎看不到有分类榜数据曲线太大的波动。
而观察总榜的数据曲线时,虽然按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从2019年7月到8月的曲线来看,除了一次波峰以外,榜单的曲线也出现了下滑。
下滑是什么意思?App
Store榜单的排名主要根据产品的下载量来决定,如果日均量级变高,那么对应的分类榜和总榜的排名都会上涨,总榜有排名(也就是1500名以内)的前提则是日均新增在3000或者5000以上。
为了更好地看7月8月及后续的榜单变化,我们选取了近3个月的榜单数据图。
可以看到除了小的提升外,总体呈现了下滑的情况,再回想我们前面聊关键词热度的情况,是不是有了一点点用户量级变化上的感知?
2、剪映的App Store榜单情况
接下来看看剪映的榜单情况,这里为了更好的与快影对比,我们选取同样为一年期限的榜单,如下图。
看到了什么?剪映至少比快影晚上架7个月,但是榜单趋势到8、9月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太大的变化了,这里我们同样也看看近3个月的数据。
近3个月,摄影与录像分类榜位置基本不变,总榜在前3内及前5内徘徊,至于为什么徘徊,这里我们选择9月12日(随机抽取的剪映不在总榜T1时的日期)来查看当期的总榜排名情况。
第一名Zao来了,这也是一款爆品App,所以我们这里基本可以认为剪映已经到了日新增远超于快影的地步,为什么这么说?除去第一名Zao的短期量级爆发超过了剪映,其他日期外剪映可以在总榜T1的位置,再往上就没有了,量级上可能是快影的10倍乃至几十倍。
这里我无法明确的解释快影2019年7月、8月后量级下跌的因素,但是可以合理的猜测,这里肯定有剪映的功劳,毕竟市场的用户量就那么几戳。
再次,我们从App Store热搜的角度聊聊两者上热搜能力。
1、快影上热搜情况
App
Store热搜代表一段时间内用户主要搜索的词,如果某个词短时间内被搜索量级较高,则Apple算法则自动会给等待上热搜的词进行排位,达到对应排位级别,则会自动呈现在App
Store搜索区。
由于iOS 13刚刚上线,这里我们主要比对一下iOS
12的数据。下方为“快影”关键词上热搜部分截图。经统计,自2017年起至今,“快影”关键词上热搜总计44次,总计132.73小时。
2、剪映上热搜情况
下方为“剪映”关键词上热搜部分截图。经统计,自2019年8月2日起至今,“剪映”关键词上热搜总计56次,总计约139.73小时。
经过对比可以看到,从上热搜次数和时间上,快影并没有剪映“火爆”,这个火爆程度可能是因为外在用户传播,产品推广所引起的,但是从整体趋势上看,剪映的影响力,或者某个时段的影响力或者知名度都会是大于快影的。
这里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也将间接影响用户间二次传播,相互推荐的情况,假设用户ABCDEF6个,4人知道剪映,2人知道快影,4人推广剪映给其他4人,2人推荐快影给其他2人,那就是8人用剪映,4人用快影。并且大众用户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如果某天发现身边的人用剪映的更多,并且两者产品功能上相差无几,是否会出现用户叛逃的情况?(这里仅做剪辑工具看待,未结合用户作为抖音用户或者快手用户的情况考量)
然后,我们从产品被Apple推荐的次数和位置考量产品功能点。
被Apple推荐到App Store推荐位,一直被认为是产品功能点、影响力的肯定,并且部分开发者会视为“产品的信仰”,以此来勉励做出更好的产品给用户使用。
这里产品在App
Store被Apple编辑试玩后,或者自行申请产品推荐后,经过审批,符合标准的产品会被推荐至主题推荐及独立推荐位,这里我们将比对两个产品上推荐的情况,对于产品的功能分进行考量。
1、快影上推荐情况
经统计快影上首页独立推荐位2次,其他则主要上线至“大家都在用”专题及其他专题中,总计141天推荐位。
2、剪映上推荐情况
经统计剪映上首页独立推荐位1次,被推荐至“新鲜App”专题2次,总计31天推荐位。
从被推荐的性质上来看,快影的功能点影响力一直在被Apple肯定,而剪映则表现出了不足。
所以从这点上来看,短期内快影的功能点和实用性,以及产品本身带给用户的价值观、世界观会优于剪映,而这点恰恰会体现在用户留存上,也就是怎么让用户更好的剪出自己喜欢并受其他人欢迎的片子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产品上用户给予的评价来看用户反馈及舆情。
此处由于两者评论数量都较多,这里选取近3个月的评论数量来对比近期的产品用户反馈情况。选取时间为2019年7月12日至2019年10月12日。由于打分上无较大参考性(均接近5分或者等于5分),此处仅对比用户舆情方面内容。
1、快影用户舆情
下方为用户评论标题的词云。
下方为用户评论内容的词云。
从两个词云上可以看到,比较多的用户表示了“好用”、其他一些表示了产品导出视频、剪辑方面的优缺点,例如闪退,功能点不够等。还有一部分用户表示无法用,不好用。表示好用的用户占大多数。
快影的用户有反馈“水印”相关的内容,经对比原评论情况,发现剪辑后视频无水印。同时还有反馈“导出”的,经对比原评论情况,这个功能用户并不够满意。
2、剪映用户舆情
下方为用户评论标题的词云。
下方为用户评论内容的词云。
从两个词云上可以看到,比较多的用户表示了好用,并且有用户特别表示了某些功能的优缺点,例如“踩点”、“剪辑”功能。部分用户表示了使用上的简便性。
剪映用户有反馈“识别”相关的内容,经对比原评论情况,发现用户并不够满意音乐识别字幕这类的功能。同时用户有反馈“转场”功能,经对比原评论情况,用户对于这个功能的使用点并不够满意。
最后整体对比来看,两者的剪辑等相关功能上无较大差异。部分功能上例如剪映的“踩点”、快影的“编辑”功能会出现一些功能细节上的使用差异。从这里可以看到两者产品可能是不同的发展方向,在首先满足于自身快手或者抖音的情况下,还有其他的或成为一个专业的剪辑器,又或者成为一个平台的功能补充等。
最后,我们进行总结说明。
还是最开始的观点,剪映从App Store整体上的数据会比快影强。
从上面各个点分析来看,除了快影的App
Store推荐位置比剪映强一些,其他方面剪映均处在领先的位置。这个领先并不仅仅是ASO带来的效用,而是产品功能点本身、平台的背景能力、用户的口碑、产品和运营的共同维护带来的。
并且App
Store推荐这个事情,相信两家公司并不会有太多技术能力上的差异,更多的可能是在于发展方向的问题。两家如果都往不同的方向上发展或者一个方向发展,未来在App
Store上得到Apple更多的青睐,以及或者更多的推荐位置,产品展现上的关照也是正常的事情,也不会在这点上出现太大得差异性。
在快影整体流量下落,剪映流量上涨并且维系住用户的同时,剪映也会慢慢蚕食掉快影的市场份额,并可能出现用户转向剪映后又从快手转向抖音的情况,出现集体用户叛逃。
tips:这里我们不排除快影推了多年已经差不多洗完快手用户导致用户量级下跌的原因,同时包括剪映刚刚上线出现的爆发也可能全部来自于抖音产品的导流。但是根据在App
Store这些数据里面的观察,我们看到了剪映的各种可能,这些可能将影响剪辑App市场,以及两家短视频用户的情况,甚至剪映在这些数据里面已经表现出了弯道超车的能力。
来源:巨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