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时代,街机厅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当年很多游戏玩家应该都有过被父母抓个正着,或者在口袋里找到游戏币,然后吃一顿“藤炖猪肉”的经历。
正因如此,当时很多玩家都在疑惑为什么游戏厅不直接收集硬币,而是要努力制作游戏币。这不是给玩家和厂商带来了麻烦吗?
虽然是一个电子支付的时代,但是找几个硬币坐公交车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在过去,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在中国硬币普及、街机火的时代,其实出现了轻微的“错位”。
由于南方天气潮湿,纸币不易保存,所以硬币更早普及。但是在北方,硬币在200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使用。这就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的街机厅,即使硬币可以用来玩游戏,老板还是需要把纸币换成硬币。
其次是购买力。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左右,一美元的购买力与今天完全不同。当时街机游戏币的价格一般在一元四币左右,就算用五分钱,价格也很难接受。
但1分钱、1分钱、5分钱等硬币的材质很难被伪币操作装置识别,所以街机厅一般采用兑换游戏币的方法。
在日本,由于日元硬币种类繁多,很多拱廊直接使用日元,所以不需要兑换代币。
最重要的是和法律有关,因为“读博”是我国禁止的行为。如果街机直接使用硬币,那么很多机器,比如推币机、水果机,都可以直接视为“阅读博客”。如果用游戏币,因为游戏币不能反向兑换成硬币,就不是“读博”行为。
游戏币作为街机厅的标志之一,也伴随着几代玩家的青春。不幸的是,随着街机的衰落,投币玩家的刺激感可能再也感受不到了。
我想知道那一年你花在哪个游戏上的时间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