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每五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他们练卡拉ok跳舞,微信聊天,笼络房东,和年轻人一起“解毒”鸡汤和养生骗局。在这个全民互娱的时代,银发族正在用互联网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84岁的老人演“黑人”,98岁的老人拍Tik Tok成“网络名人”——。这些“网瘾”比90后更能玩,给手机应用平台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包括短视频、社交类在内的“养老”互联网产品,看到了商机,纷纷而来。
购物、唱歌、短视频 银发网民“三大件”
根据腾讯App宝2018年发布的《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我国老年网民有8000万,占老年人口的20%,也就是说,每5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使用手机上网。国内研究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显示,50岁以上银发人群的平均每月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间从2017年12月的98小时增加到2018年12月的118小时,同比增长20.7%,这意味着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接近4小时。与多年前老年人集体拒绝上网不同,如今的老年人对互联网充满热情。
然而,老年人上网并不容易,所以他们必须向他们的孩子和年轻一代寻求建议。使用频率方面,86%的老年人每天都在使用微信,42%的老年人觉得自己每天都打开微信无数次。他们自嘲,也想建立一个像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一样的中老年人防沉迷系统。
调查显示,银发族每天上网时间长达4小时,主要热衷于年轻人喜欢玩的以淘宝、拼多多为代表的购物类应用、以美颜相机为代表的潮流类应用、以全民k歌为代表的歌唱类应用、以Tik Tok Aauto quick为代表的短视频类应用。他们和年轻人玩同一个APP,但画风不同。
以短视频为例。首先,老年人短视频的标签主要集中在生活哲学、两性话题和时代秘密上。诸如“人一生要做好五件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等话题。一直是老年人的兴趣点;其次,老人们的短视频在形式上有着独特的风格,有着丰富多彩的字体、丰富多彩的特效以及模板形式的各种相册。他们的评论也不一样。他们不打字,使用更多的表情,主要是拇指、玫瑰和笑脸。最后,老年人的短视频在传播上相对滞后,很少跟上热点新闻和时尚,但大量原创段落的“老梗”会有意无意地引领网络语言。
与时俱进 老年网友也追现代梗
喜欢在Tik Tok和Aauto faster玩的朋友,经常可以获得一些中老年用户或朋友拍摄的短视频。很多老人在Tik Tok从“车马慢,一生只爱一人”变成了“左画龙,右画虹”。在Tik Tok拥有500多万粉丝的“小顽童爷爷”等老人,上传了不少短命剧,卖过可爱的舞蹈,如今已经成为短视频的主力军。“托城大叔”用自拍杆尝试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比如星巴克和茶。他还开始时尚搭配,甚至为年轻人带货。
根据专注于老年群体的新媒体AgeClub的统计,在颤音平台上,中老年网络名人可分为以“吉公爷爷”游本昌为代表的个人网络名人;以罗阿姨为代表的网络名人,是指拥有资本支持的运营团队网络产品的网络名人。许多资深KOL关键意见领袖纷纷涌入短视频平台。与那些个性鲜明的个人网络名人不同,资本支持的专业化制作模式,允许一些老年人报名平台,针对特定人群刷自己的短视频,可以说是针对性的商业广告。中老年KOL关键意见领袖现在已经成为稀缺人才。2018年,阿里巴巴还专门招聘了研究专家,第一个c
网络上出现了很多针对中老年人的应用。比如在广场舞市场,2015年,Candy Bean APP将受众定位于60后、70后,将中老年女性跳广场舞的视频列为应用最大的类别,现已成为中老年跳广场舞的重要学习平台。教学软件也转型为线上老年社区,增加了社区功能和生活搞笑内容。
“跟我跳舞吧,我想当大师。”录同样的手势舞,这是人才的晋升任务。高年级学生可以获得推荐的展览名额,试穿新星舞台、舞衣或获得赞助机会。每天有40万用户在APP平台上聊天,老年人跟着复古音乐,整齐的步伐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舞台。
市场上也有很多专注于中老年人社交的应用。比如老朋友圈的功能和微信朋友圈差不多。有人发游记,有人晒孙子,有人聊人生哲理。大学教你山水画的技法,唱歌发声的基础,用手机拍电影.有各种相关的类别;听歌剧对歌剧、相声和有声读物进行了精心分类,以迎合老年人的喜好。老年人在这些平台上学习、分享、交友,与年轻人的网络社交生活没有什么不同。
“专属APP”涌现 社交圈老年大学搬上手机
现在中老年人有钱有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们在旅游、保健品、网购、视频、游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需求。很多APP产品抓住需求,聚集流量。这一群体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使用产品,但绑定支付困难,支付意愿低。电商和线下活动也是小场景,很难形成变现渠道。市场短期内难以爆发,支付习惯、支付意愿、网购习惯可能需要5-10年才能慢慢培养。这些中老年应用平台的利润,如蔡氏、小年糕、美片等微信小程序,大部分都是通过流量实现的,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横幅广告、放置推荐页面、知识付费等方式来买单。
同时,需要社会关注的是,一些老年人的“网瘾”其实是孤独造成的。他们缺乏陪伴,需要在网上释放天性,需要被看见。年轻人没有给老人说教,而是少刷微信Tik Tok。
不如多挤点时间陪他们聊聊家常。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互联网产品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群体入驻像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社交网络,专属于中老年群体的APP产品也会越来越多。不仅丰富了老年人晚年生活,也使“夕阳红”产业愈加红火。
文/王珉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