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热播后,综艺制作人似乎找到了“财富密码”。不仅姐姐的作品频频出现,就连哥哥的节目也接踵而至,结果难以复兴。
前几天,芒果台又一次推出了姐姐脱口秀《听姐说》,有了第一个女性脱口秀的签名,18位明星姐姐也加入进来,每个人都喊着自己的口号,似乎想打造另一个版本的《浪姐》。
令人惊讶的是,《听姐说》的第一期就垮了,还曝出三大败笔。
第一,缺乏原创性。
《听姐说》虽然在阵容上有所突破,但从表演形式来看,就像《吐槽大会》的全女生版一样,只是舞台上的面孔更为观众所熟悉。
在内容上,除了偶尔自我曝光的绯闻外,都是惊喜,18姐妹的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着自我否定和“粉饰”展开的,有些有孩子的姐妹会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这样一来,观众很难感受到新节目带来的新鲜感,反而八卦点吸引了更多的关注。
第二,错误太多。
第一阶段在一个新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快速锁定观众;另一方面,也相当于给下一期节目开了个好头,但《听姐说》的首播却轰然倒塌。
起初负责热身赛的王自健并没有在初期完全搞活场地,后来出场的凌华被认为是领跑者,但她紧张到颤音都忘词了,没有舞台上那么霸气。
幸运的是,接下来出场的和张打得很好,最终活跃了气氛。
但是当我到了热依扎的姐姐,我又卡住了。后来尚雯婕忘词,在台上重复了几分钟,这是18姐妹中最大的错误。
虽然奥利维亚的最后出场为节目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局,但改变不了第一期《听姐说》失利的事实。
18位姐姐都是脱口秀新人,但水平不同。第一次出现问题可以理解,但是很明显这么多姐妹犯了这么多错误,这是准备不足的表现。
或许在节目组看来,这是节目的亮点,但对于观众来说,却有一种被不尊重的感觉:“我花钱买会员,就看这个?”
第三,“势利眼”编辑。
在播出版本中,有不少姐姐的舞台邂逅穿插片段,将两三个人的舞台糅合在一起。分开来说,大家都在吐槽金句,但总体来说,有点迷惑,连梗都迷惑。
如果是因为节目长度的原因,对姐姐们的表演有一些选择是合理的。毕竟这样的事件已经频繁发生了。
但是奥利维亚的“2G冲浪”看不懂,需要其他姐妹讲解的场景一个接一个。这些场景与舞台关系不大。
还有尚雯婕忘词重复几分钟的镜头,也放在那里亮眼。其他姐妹甚至不配单独登台。难怪有些网友有一个很难的想法。
后面播出的PLUS版本虽然有完整的内容,但对于那些穿插剪辑的姐妹来说,确实不公平。
毕竟比起等着看PLUS版,更多人更喜欢看正片,所以第一印象往往很重要。
除了沈,大部分遭遇间歇期的姐妹在18姐妹中名气都不大。
红与非红明显区别对待,节目组也因为“捧高踩低”的一面给自己带来争议。
此外,《听姐说》的最终排名也很混乱。
姐姐们的舞台排名是基于认可值。说白了,他们符合《乘风破浪》。
浪的姐姐》中的喜爱度是一个意思。失误最大的尚雯婕竟然位列第三,力压许多表现较好的姐姐,让人疑惑这档综艺到最后是拼实力还是拼名气?
如果观众们认同明星舞台并没有一定标准的话,那姐姐们的努力又有何意义呢?
其实,综艺节目发展到现在,网友们对于其中的一些套路早已熟络于心。
许多节目都是新口号喊得响亮,内里却是换汤不换药,能否成功的关键全在后期“炒作”上。
《听姐说》主打的女性视角探讨问题是当下的热门题材,如果发挥得好,该节目的口碑应该不会输给第一季的《乘风破浪的姐姐》。
但如果该节目将眼光放到靠话题“炒作”来博眼球上,恐怕第一期节目观众的评价就能预测《听姐说》的结局了。
不过,抛开节目如何不提,对于参加综艺的18位姐姐来说,她们或多或少都收获了关注。
假如后续她们能够有出色的表现,一些人气低的姐姐还有望像之前参加《姐姐》的那些姐姐一样走红,再不济,也会有新资源找上门。
对于被不公对待的姐姐们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可以说芒果台时常会有新的创意,尤其在综艺节目领域,但这一次的《听姐说》的首播可以说相当不尽人意,比较明显的3大败笔也让这档节目远不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好看。
你觉得《听姐说》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