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很火的念经歌在线试听 抖音短视频最火的歌曲在线听

  

  作为一名数据产品经理,岳西对金融短视频有自己的想法。如今,团队的商业模式终于确定了。   

  

     

  

  产品经理是新时代的产物。他需要产品经理和数据分析师的技能。他是一个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严谨态度的复合型人才,这将大大提高产品赢得市场的成功率。   

  

  后续故事将穿插讲述创业团队中一位数据产品经理过去一年的所有工作。   

  

  一方面讲述了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技能,介绍了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以及如何应对业务父亲的需求;另一方面讲述了如何在用户端验证创业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设计和分析视频的数据索引。   

  

  请看我们的英雄岳―。   

  

  2019年冬天,岳西失业了,一个人僵硬地坐在黄浦江边,吹着冷风,仿佛觉得眼前的河水会刺骨地冷。“咦,这几年你都混了些什么?”自己苦笑。   

  

  岳西是一个短视频创业团队的创业人。最近因为公司不景气,公司以后要出售。为了省钱,那些人事合同到期的员工无法正常续签合同,因此失去了工作。   

  

  两天前,是冬至。我妈打电话来说:“儿子,最近一直梦到你,心里慌。那边一切都好吗?”失业一个月后,他拿起电话,突然说不出话来。   

  

  他没有把失业的事告诉家人,但还是逃不掉母子连心的感觉。“妈妈,一切都好,安心。最近交了女朋友,有点开心。只是不要生气……”单身的他只能靠撒谎安慰母亲,靠不存在的女票应付母亲。   

  

  晚上内心的愧疚更深了,他闭上眼睛,一声不吭地靠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也许我的思绪回到了我事业的开始,我想知道我今天是如何进入这个普通领域的。   

  

  这将从2018年夏天开始.   

  

  #创业团队隆重成立,数据产品每天晚上上来。   

  

  2018年夏天,岳西的部门突然收到“公司将成立内部创新子公司”的消息。   

  

  “太好了,我终于可以逃离这个无聊的地方,做点新鲜事了。”   

  

  “是的,不知道会不会有员工选项。”   

  

  “哎,年轻人爱折腾,每天按部就班不是挺好的吗?”   

  

  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数据团队的20多名成员私下开始了讨论。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部门主管冰沙师兄与每一位员工都进行了交谈。   

  

  “岳,乐高最近生产了一款新模型。南京东路店两天就可以排队购买了。你有什么计划吗?”冰沙哥打开话题,两人讨论了乐高辛推出的“极地系列”。   

  

  冰沙哥开始聊起话题:“你知道最近创新子公司的消息吗?”   

  

  “我了解到我想做一个金融短视频,具体细节不清楚。”月儿和夕回答道。   

  

  冰沙师兄大致描述了初期子公司团队的组成和投入,问道:“你觉得怎么样,对此有没有兴趣?”   

  

  岳西:“我当然感兴趣。我可以尝试新的领域。我等不及了。”   

  

  兴奋的晚上,脑子里的想法开始不断冒出来。“什么时候开始?外面会有大公牛吗?会有选择吗?新环境自己能创造的领域有多大?……"   

  

  2018年7月,部门会谈后第二周创新子公司成立,飞盘带着13位愿意来的将军加入新公司。晚上庆祝腐败,吃完海底捞,去石库门酒吧街喝酒,最后去KTV唱歌。我直到凌晨才回家。   

  

  这是当时的组织架构,分为数据应用组,担任数据产品经理。   

  

     

  

  *大数据部:负责规划掌上看盘的数据规划,通过便捷的工具和直观易懂的数据分析结果,赋能平台的业务运营,培养业务人员的数据运营思维。   

  

  *产品R&D部:提供可靠、稳定、舒适的客户端产品,支持运营活动的H5页面设计,负责视频运营后台、创作者后台的工具研发。   

  

  *运营部:负责站外短视频平台新活动策划、日常任务及IP账号运营。   

  

  *内容部:负责平台的IP设计和视频制作。负责直播内容的设计和拍摄。负责创建和指导教资会内容。   

  

  *商务部:负责MCN外部机构、外部金融机构、广告媒体机构的联络和谈判。   

  

  #商业模式不确定,浪费两千块。   

  

  新公司成立了,现在是大姑娘第一次结婚,我们既开心又害怕。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座大山是如何做短视频服务。   

  

  会议室里嗡嗡作响。   

  

  “如何做短视频服务?”   

  

  “挖一个短视频行业的专家?”   

  

  “不现实!挖人的代价太高,非垂直领域的经验无法复制到垂直领域。这个短视频专家也需要他懂股票。”   

  

  的确,外国和尚虽然会念经,但我们面对的客户都是三清的信徒,不会有人听会念经的和尚再念经。垂直场中最珍贵的是小圆的深度。   

入认知,常见的比如ACG,茶文化,SCP基金会。

  

股票作为一个垂直领域,拿金融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在中国算是一个新事物,尚未过百年。股票交易在中国,出现至今也才30年不到的时间。

  

看待这个领域不得不注意,它是没有文化底蕴在这里面的。大众对股票的认知是不深刻的,对于股票这个“新事物”,总会有“牛鬼蛇神”出来说自己最懂。因为谁都不清楚,那么谁说都可以算对。股票出现的初期乱象较多,这种风气尚存,导致进入股市的人大多是非理性的,抱着某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股市的人,由于决策往往牵扯到大量财富,需要让这部分财富面临损失的风险;所以这些人往往开始时信心十足,要大展拳脚,结果往往是灰心丧志。

  

月夕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看书,属于什么书都看的那种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他的座右铭。但他的记忆力不太好,所有的资料都是整理归档后放在电脑里。

  

  

月夕的印象笔记截图

  

“记得之前看到有一套‘商业模式’的理论,专门是用来进行商业模式探索的。你们先聊,等我找一找再回来。”说着他就从会议室出去了。

  

月夕在云笔记里搜索了一下“精益创业”和“商业模式”,果然之前有整理存档过。大致看了一遍后,月夕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大蓝图。

  

2014年毕业当了项目经理,负责三个项目的月夕每天处理完项目需求后无所事事,闲得蛋痛的他无意间被亚马逊安利了一本书《透析盈利模式》作者是魏炜和朱武祥,里面介绍了12种结构化的企业盈利方式。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月薪5000的月夕花了699买了“朱魏”的全套书籍开始钻研。也多亏那时的知识积累,月夕获得了一项解决商业模式的有力武器“朱魏六式”:定位、业务系统、现金流结构、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企业价值。

  

月夕自言自语:“光有商业模式不够,呈现给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看见,点击使用的APP。等我想想有什么方法论是商业模式上更上一层的。”他开始翻阅他关于产品设计的资料。

  

“天啊,就是这个‘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这样商业模式就放进去了。商业模式归属于战略层,这样就可以让商业模式驱动产品研发。”

  

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出处《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

  

月夕在稿纸上画下了大致的构想:

  

  

# 探索新业务商业模式的工具包

  

用户体验五层模型是现代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通用工具:

  

* 战略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公司需要通过该产品实现什么样的商业目标――变现;使用该产品的用户能得到什么价值――用户需求。/li>

  

* 范围层:将用户需求和公司目的转化为产品功能。尽可能收集所有需求,但只做那些既能实现公司目的,又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这里给大家一个公式:企业利润=用户需求 * 功能实现,当功能不满足用户需求时那么这个产品一文不值),常用工具有用户地图、用户故事。

  

* 结构层:设计用户的功能使用流程,信息内容展示的逻辑结构,常用工具有信息结构图、流程图。

  

* 框架层:一次低保真的概念设计过程,首次将产品概念原型呈现出来,用户检查测试设计中是否出现问题,常用工具有线框图。

  

* 表现层:最终呈现的产品进行细节上的填充,使得产品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常用工具有UI设计、UX设计、动效设计。

  

朱魏商业六式是现代商业模式研究的结构化工具:

  

1. 定位:企业确定自身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用户需求。同样是陌生人社交,陌陌和探探解决的方式就不一样,说明两家企业对自身的定位也不一样。

  

2. 业务系统:企业内部团队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决定了企业将以什么样的运作方式来创造价值。字节跳动内部多款流量APP的内部关系(如:火山、西瓜、抖音),字节跳动与外部广告商(如:巨量引擎、穿山甲联盟)的关系,决定了字节跳动广告运作的方式区别与百度。

  

3. 盈利模式:变现的方式方法如何,是很多互联网创业者的痛点。

  

4. 现金流结构:企业流入的现金构成、企业流出的现金构成。目前多数创业公司的现金流入:融资;现金流出:用户补贴。真是个奇怪的现象。

  

5. 关键资源能力:这个主要看老板与高管的人际关系,能获得什么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是保证企业安全稳定运作的核心。

  

6. 企业价值:这个就是企业的估值方式了,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估值方式,主要看投资者用什么指标衡量。上市企业一般用股票价格,电商一般是总销售额,社交类产品一般是活跃用户数。

  

月夕在Excel上画完一个大致的草图后,赶紧打印出来跑回会议室,把资料发给会议室里的同事们。

  

抓住了讨论的一个空档,月夕说道:“我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这个方法应该可以把产品的定位到产品落地的过程穿起来,作为一个总的框架。”

  

于是,他大致介绍了一下“五层模型”与“朱魏六式”,并且把定位问题中的一些可执行方案罗列了出来。“大家可以看一下手上的表格,我觉得我们可以先着手定位问题,确定一下股民的需求。”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大家大概理解了该框架的用途。在各部门大佬讨论后,拍板了各自分工:

  

* 产品组进行竞品分析,主要涉及:短视频、股票领域的APP ;

  

* 大数据部门负责 行业分析、内容分析;

  

* 运营部负责用户调研;

  

* 内容部去请教专家;

  

* 合规部负责政策的研究。

  

定位问题分工后已有一周过去了,之间也有互相分享进展和心得。最终,大家带着各自的成果聚集到大会议室来进行分享,这注定是一场从早开到晚的会议……

  

注:最近在找工作,再加上第一次写文章,进展有点慢,还请见谅。作为弥补,后续会把面试的体验写出来分享,面了十几家,真的是什么奇怪的事都遇到了。虽然offer收到了几份,但是综合考虑后,还是不太适合自己。继续面试的同时,开始测试面试中每个阶段的最佳实践。

  

本文由 @罗小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