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做什么内容容易变现 抖音受欢迎的原因及分析

  

  编辑导读:如今刷短视频的人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还有一些知识IP活跃在Tik Tok,饭后积极向用户传播知识。但是很多知识的IP也遭到了网友的批评,出现了“割韭菜”的情况。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与大家分享。   

  

     

  

  # 1.流动性决定了Tik Tok能否做好。   

  

  首先,我抛出我的核心观点。Tik Tok创始人IP之所以能做到,根本原因是后端流动性的强大,以及创始人想要摆出什么样的姿态。   

  

  简而言之就是变现能力与脸皮薄厚这种因素决定。   

  

  我们总是谈论“内容为王”这个词。内容当然是一个账号最重要的前提。内容是一个巨大的杠杆,可以让流量更便宜,高质量的内容可以让一个账号快速起飞。   

  

  但当我们回到创始人IP的事情上,创始人IP本身的定位已经脱离了“泛娱乐”,属于“泛知识”领域,这是平台发展的一个规律性逻辑。   

  

  一开始泛娱乐内容当道,占据用户大量时间;当用户审美疲劳以后,期待更优质的内容出现,要么是平台泛娱乐内容的迭代升级,要么就是有趣的泛知识开始登场。   

  

  但是,有一个问题。所谓高质量的内容,不是知识有多专业,而是你能加工相关领域的枯燥知识,拓宽知识的受众。   

  

  所谓知识的娱乐,要么是震撼人心的演讲,要么是滔滔不绝的金句,要么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贫乏信息。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起来合理。   

  

  因此,“猎奇”和“奇迹”是必然的。猎奇是软炫耀财富的,而Tik Tok是不允许直接炫耀财富的。只能旁敲侧击,用猎奇话题来引起喜欢泛娱乐的粉丝的兴趣。   

  

  比如一年赚一亿是什么体验,普通人一年怎么赚1000万,公司600号员工是什么感觉,穷人和富人有什么区别,白手起家赚100亿的核心秘诀。   

  

  猎奇正在窥探他们无法触及的财富体验边界。加工鸡汤让它们听起来很合理。   

  

  奇迹是塑造屌丝逆袭的假象。“我”当时就这么做了,完全不提运气和机会。越是这样,我越是叮嘱后人要改变思想,加倍努力,充满了爸爸味。   

  

  培训的本质是传递希望,知识付费的本质是贩卖焦虑,而抖音知识付费的本质是播种镰刀。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短视频有一半是屌丝经济,所以只有靠这种内容才能有机会产生大量的流量,让用户不去想是不是关于快乐,给屌丝提供谈资就是救赎。   

  

  但回到本质,创始人们能不能都为了流量拉下脸,做煽情、抢眼的内容?   

  

  这种垃圾内容只能吸引相应人群的垃圾粉。说白了就是微信业务的plus版,种下了致富梦。最终大部分只能通过实现微信商业项目或者付费获取知识来收获。   

  

  被收割以后,恍然大悟再去收割别人。   

  

  单纯“知识付费”的单向收割的实现路径,并不适合有真实职位的创始人。光着脚不怕穿鞋的可以这样做,微信业务团队可以这样做,但任何身材有点的老板都不应该这样做。   

  

  换句话说,这类内容只是服务于“秀肌肉”的目的,是硬实力的体现,并没有“软实力”的证明。   

  

  “硬实力”是看得见或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财富力量,豪车、豪宅、豪宅都可以体验到。   

  

  “软实力”是你的视野、认知、知识储备、行业经验、人格魅力,以及真实的自己。   

  

  互联网虚假的硬实力随时可以被捏造、复制、替代,而“软实力”则是IP无法复制、可以巩固强者设计的核心秘密。   

  

  一个有一定地位的老板为了IP脱鞋,真的是一文不值。   

  

  #二、流量不值钱,精准流量值钱。   

  

  能否在抖音做好知识IP不是取决于你有多努力,而是你的后端变现能力。   

  

  我们不会先判断任何形式的清算以及清算背后的价值。在变现能力上,你强大的变现能力可以支撑你做前端投资,相当于把你的出场内容做成目标人群推送的信息流广告。   

  

  知识付费的边际成本足够低,毛利率足够高,可以支撑其大规模的窦交付。如果单个视频以50W变现,你还会为10W的窦钱感到惋惜吗?   

  

  优质的内容当然是大前提,但是投流的助力就相当于你玩QQ飞车全程开着氮气。   

  

  内容最大的功能是让流量更便宜,而不是白嫖。在内容保证80分的情况下,抛入流量就够了,不用整天苦苦思索文案的诡异猥琐技巧和瞬间破发。   

  

  你在什么年代还关注Tik Tok的粉丝数量?拜托大家,如果真的这么在意粉丝数量,可以收藏一个百万级别的今日头条账号,链接到你的Tik Tok账号,你的Tik Tok会显示100万粉,对你的Tik Tok账号没有影响。为什么不呢?   

  

  在Tik Tok,流量没有价值,准确的流量有价值。有价值的垂直IP要产生真正的知识,要有娱乐属性,让目标用户看了就相信你认出了你。   

不是靠一顿吹牛逼来捏造烘托自己的虚假实力。

  

很多时候单纯为了流量而做出的牺牲,反倒不如精准的小流量,做高转化的事,如果高转化恰好碰到高流量那自然最好,如果碰不到就坦然接受,没必要为了流量拖鞋光脚跑,得不偿失。

  

给大家说个信息流投放类的案例和内容演变规律。

  

以理财类广告为例,最开始的理财类广告非常简单,炫富即可,年轻轻轻财富自由,告诉你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告诉你拥有富人思维才能摆脱困境,告诉你复利思维才能跨越阶层,最后实现你的财富梦只需要9.9报名小白理财训练营。

  

听起来有些荒唐搞笑,但是实际上单条视频大几百万的消耗,这是理财类的1.0版本。

  

逐渐这类人群被收割完了,用户已经审美疲劳,这时理财类视频需要做好内容升级迭代,一方面是洗去原有的垃圾内容标签,另一方面是收割更高阶的用户,扩大用户体量。

  

2.0时代开始用干货吸引法则,告诉你购买基金的大规律,传授你基金组合的小技巧,拆解热门板块的高低走势,教会你定投组合法则,用干货吸引你,然后告诉你这些技巧认知都是在9.9的小白理财课程里。

  

2.0时代的内容一定不如1.0时代的内容夸张惊悚,时长也远大于1.0时代,但是2.0时代的转化率更高,用户质量更高,最后的付费率也更高。

  

当然这也取决于你最终的交付产品,你的产品下沉你的交付下沉。

  

毫无疑问你就去薅下沉市场的流量,把争议性且能起量的内容量产化,把代理商变成你的广告位,教会他们按照你提供的文案薅流量,然后一套SOP流程做转化,无限循环,放大收割薅流量。

  

# 三、做流量即变现的IP

  

如今的真IP已经演变成事件导向型,而非单一内容导向型,事件导向型是在利用周边媒体资源制造流量多方向反哺自己,单一内容导向型是自己生产内容,靠内容出圈。

  

单纯靠自己的内容出圈让大家认知是件极难的事情,你的内容必须要二次剪辑性或者可传播性,引起话题供大家二次剪辑创作才算是好内容,或者说需要自己去带节奏,带领他们去二度创作你的原生内容。

  

比如最近爆火的“窝嫩叠”、“我乃导师田斌”、“勇敢牛牛”、“小水牛大王直播剪辑”等等一系列,还有之前的“郭老师”、“老八”、“giao哥”、“听懂掌声”、“干净卫生”、“好嗨哦”、“来了老弟”~

  

当所有人都看好知识类口播变现IP时,帮助这波渴望暴富的年轻人提供变现交付后端产品和露脸出镜的前端标准化引流文案,做幕后玩家才是大机会。

  

不要仅仅把原有微商体制的代理商当作广告位,还得赋予他们引流能力,也就是播种有引流能力的“镰刀”。

  

1.0时代先让子弹飞一会儿,2.0时代的内容迭代更新,拼交付与口碑时,才是有段位玩家入局的好机会。

  

毕竟内容创业真的可能是我们这届屌丝为数不多的翻身机会,二两智慧胜过一吨汗水。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肺腑之言希望对你有用。

  

作者:黑牛影记,微信公众号:黑牛影记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4JAmJQ64niuzsVbhRkBUzA

  

本文由 @黑牛影记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