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短视频带来的好处事例 对短视频的看法议论文

  

  作为一名植物学博士,一名有13年科普经验的科普工作者,在过去,我曾与大家分享过植物学科普的主题。想帮助大家了解一下身边的植物,了解一点植物学,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思考以及科学的阅读传递给老师和家长。那么,科普阅读对于青少年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呢?   

  

  在平时与老师和家长的接触中,发现有这样一种潜意识的想法,认为科普书就是课外读物和闲书。有一次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孩子,他正着迷地看百科全书,旁边的妈妈却说:“你为什么天天看这些闲书?有空的时候做题背作文不是更好吗?”   

  

  我想告诉你,科普书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助教和习题集真的不能。在当下的语文教育背景下,阅读的内容更加立体丰富,要求也越来越高。直观地体现在考试的——份阅读材料中,给孩子带来了挑战。因此,对“全科阅读”的理解越来越清晰和重要。普及阅读从语文到其他学科,打通课内外界限,应该有利于学生多维思维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科普阅读是普通阅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领域。   

  

  众所周知,科普阅读在鼓励青少年提问、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在这里,我想从“实用性”或“功利性”的角度,分享一下科普阅读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什么。我认为有四个层次:一是理解知识;二是帮助青少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第二,要学会如何讨论问题;最后,培养年轻人的专注力。   

  

  首先是了解知识。   

  

  从实际出发,各种考试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多样,尤其是在目前的中英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涉及到最新的科研进展或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很多科普文章本身就成为了当今考试中的阅读材料。比如2011年杭州发布了一个中学考试3354《兰花的智慧》,是一个阅读理解大题,对这篇短文的理解和相关知识进行了评估。如果学生事先看过这篇科普文章,并且有相关背景知识的储备,那么科普知识越扎实广泛,看到这类题目的理解就会越深刻、越完整,回答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另外,在目前的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和古文的比重增加了很多,这也是学习的难点。如果我们能理解一些古诗和成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和成语。比如“吃吞鲸”,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像蚕吃桑叶一样一步步蚕食,像鲸吞食物一样突然吞并,就是以各种方式侵占和吞并别国领土”。对这个成语的理解需要大量的知识支撑:首先要知道蚕和鲸是如何进食的,为什么蚕和鲸会选择不同的进食方式。鲸鱼一口吞下许多食物。什么鲸鱼能做这种事?不同牙齿的鲸鱼吃东西的方式是一样的?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再回去理解成语,一下子就清楚了,写错别字不容易。在做儿童科普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选择了合适的内容,从而打通了题目的阅读,孩子就非常喜欢,也非常有效。   

  

  其次,科普阅读能够有效帮助青少年锻炼逻辑思考的能力,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有好处的。   

  

  现在很多学生看到一个题目或者问题,总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解决。这是因为他们缺乏逻辑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要真正学会解决问题,必须从如何拆解分析问题入手。这种思维在科普文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科学家发现、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得到了一套非常严格的逻辑思维、推理和理论解释的支持。   

  

  举个简单的例子。特别喜欢《青少年科普》系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身边的奇妙科学》书中的文章《吃海鲜就等于喝别人用过的洗面奶?》。笔者想论证的题目是——。我们有可能一边吃海鲜一边“喝”洗面奶。这是怎么回事?   

  

  笔者的示范步骤很明确:首先,我们日常的清洁用品(如洗面奶、沐浴露、牙膏)中加入了大量的塑料小珠来提高清洁效果,但这些小珠是肉眼看不到的。清洗后,大量的塑料珠沿着下水道进入自然水体,最后流入大海。塑料珠被浮游生物吞噬,浮游生物被小鱼小虾吃掉,小鱼小虾又变成大鱼的食物。塑料珠不能被生物消化,难以降解。随着——在食物链中的富集,塑料珠和鱼、虾、贝类一起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吃海鲜的人每年会消耗大约11000颗塑料珠子。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用天然物质制成的微珠来帮助清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所以,青少年在阅读这篇科普文章的时候,其实是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这个逻辑思维过程。   

  

  再其次,科普阅读能帮助青少年学会讨论问题——这实际上是今天很多孩子所缺乏的一个技能。   

  

  “学会讨论”是现代社会合作的基础。归根结底,就是要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交换身份来思考问题。在讨论中表达观点时,会用客观事实和数据说话,这是一篇优秀科普文章的必备要素。   

  

  阅读这类文章也可以帮助青少年写得更好。有些孩子总觉得自己不会写文章,尤其是写议论文的时候。事实上,他们就是找不到讨论问题的逻辑和方法。今年去西双版纳参加了一个科普学习营。在西双版纳,孩子们看到了许多橡胶树。我会问:“你认为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树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有的孩子没有深入思考,只是回答:“当然是坏事!因为我们砍伐了所有的雨林。   

掉了,不就是破坏生态环境吗?”破坏生态确实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如果没有这些橡胶林,中国橡胶的战略储备从哪里来?作为收入来源,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如何维持?在这种情况下,热带雨林和橡胶林的比例应该怎样控制?有没有保护当地生态的有效举措?……我会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做正反两方面的思考。如果孩子们学会了这种辩证思考的方法,以后讨论问题的能力就一定会提升,写出的文章也一定会好看。另外,如果青少年能够通过科普阅读,积累大量事实证据、数据证据,成为写作的素材,这样的文章就是言之有物的,同样会为写作增色很多。

  

当然,科普阅读的好处还不止于此,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专注力。

  

在今天信息媒体多元化的时代,特别是短视频兴起以后,很多青少年都被这种火爆的呈现形式所吸引。很多短视频有助于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和知识点,但是也带来一个副作用——面对复杂信息,很难沉下心去阅读、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现在数学应用题题干,有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当面对长篇阅读理解素材或者面对比较长的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没有耐心读完,或者仓促读完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就特别容易做错,这涉及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

  

如何培养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度阅读。读一本有一定阅读难度的科普书,就是培养深度阅读习惯和能力的起始。当你第一遍阅读科普文章或者科普书的时候,是一个了解知识的过程,这是科普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接下来的第二遍阅读,就是侧重逻辑思考能力了。教师或家长要引领孩子思考里面的科学问题、科学观点,要跟他们不断地进行讨论以及分析问题——这样深度阅读的引导,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这种阅读和积累需要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就获得的。但如果习惯了这样的深度阅读和主动阅读,会让孩子感受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阅读是一种手段,阅读最终的目的、最终的归宿是育人。科普阅读帮助青少年获得重要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助益青少年的终身成长——这正是科普阅读重要的价值所在。

  

(作者:史军 系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著有《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花与叶的生存游戏》等)

  

责任编辑:曹金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