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短视频违约金,短视频演员合同5年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9日电(董)上周末,微博因“吴亦凡事件”异常繁忙。随着风暴的持续发酵,许多品牌已经宣布终止合同。   

  

  波及多家上市公司   

  

  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吴亦凡有多个品牌代言,涉及腾讯控股、康师傅控股、良品店、华帝股份、路易威登等5家上市公司。   

  

     

  

  来源:王者荣耀、康师傅冰红茶、华帝公司、好店微博。   

  

  19日下午,腾讯控股子公司腾讯视频表示,已通知吴亦凡取消品牌代言人合作,并终止品牌层面所有相关合作。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称,与吴亦凡的品牌合作关系已于2021年上半年结束,未续约。   

  

  19日早些时候,Vantage公司发文称,与吴亦凡的代言合作已于2021年7月到期,相关宣传合作已完成并终止。孔师傅冰红茶发布声明称,“与吴亦凡的代言合作已经终止,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18日晚,良品店表示,与吴亦凡的代言合作已于2020年11月到期,相关宣传合作也已终止。   

  

  二级市场方面,7月19日,a股好店遭遇重挫,早盘一度触及跌停,报价创历史新低34.29元,收盘下跌4.60%,报价36.30元;Vantage股价全天保持绿色,收盘下跌1.45%,报价6.81元。   

  

  7月19日,港股Master Kong Holdings收盘微涨0.26%,报15.34港元;腾讯控股收跌2.57%,报549.50港元。   

  

  在欧洲股市,7月19日,路易威登开盘下跌超过1%。   

  

  多个品牌解约   

  

  除了上述上市公司,其他获得吴亦凡认可的品牌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7月18日19时08分,Kans官方微博发文称《解约告知函》已发往吴亦凡,所有品牌合作关系终止。这是吴亦凡被杜美珠曝光后,第一个明确提出解约的品牌。“韩曙与吴亦凡的解约”迅速出现在微博热搜上。   

  

     

  

  来源:韩曙微博   

  

  18日晚,听云APP(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表示,已终止与吴亦凡的所有合作,不再担任听云“声音推荐官”;听了云APP和第三方平台账号,吴亦凡录制的内容全部下架。   

  

  不仅如此,之前由吴亦凡登顶的微博“加油,追梦人”也因为原作者设置的权限而无法访问。本原创博客是央视新闻发布的吴亦凡新歌《翱翔》。   

  

     

  

  来源:微博   

  

  7月19日上午,立白和紫苑宣布终止与吴亦凡的所有品牌合作。11点56分,车辆段官方微博表示,他已经完成了与吴亦凡的代言合作。此外,乐宝啤酒、保时捷、芝华士官方微博也清理了相关内容。   

  

  然而,截至发稿时,分别签约吴亦凡担任全球品牌代言人和全球代言人的宝格丽和欧莱雅尚未有任何动作。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路易威登(LV)先是将7月9日发布的“品牌代言人吴亦凡”词条从公开改为7月18日19: 31只可见,之后又从20: 18只可见改为公开。   

  

     

  

  来源:路易威登微博。   

  

  多家公司撇清关系   

  

  不仅如此,许多与吴亦凡合作的公司也彼此疏远。   

  

     

  

  来源:兰蔻官方旗舰店截图   

  

  除了第一个表态的Kans、王者荣耀和Vantage,兰蔻的官方旗舰。   

店客服表示,与吴亦凡的合约已于2021年6月底到期,相关宣传已终止。

  

律师:企业是否需付违约金要看合同条款

  

品牌方提出解约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呢?

  

上海赵洪升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洪升对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关于吴亦凡是否有权利主张违约金问题,要看合同中是否对吴亦凡有道德品行等约定条款,若没有相关条款,解约企业有一定风险。但若因吴亦凡的行为导致企业负面形象,从而使他不具备继续作为代言人的资格,那么吴亦凡等于丧失实际履约能力,企业也有权根据合同具体内容提起索赔诉讼。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解约企业此前与吴亦凡存在着代言等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双方之间的合同通常会约定艺人一旦出现丑闻等公关危机,或者其他情形,企业则可以解除合同,甚至要求艺人支付违约金。若没有相关约定,吴亦凡不违反合同的情况下,企业解除合同则构成违约,具体需要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处理。

  

赵占领还称,若吴亦凡的行为违反合同约定、损害企业的名誉或其他利益,企业一般可根据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具体还要看双方之间的合同是如何约定的。

  

浙江汉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永辉也表示,合同双方可约定解除条款,具体有双方协议,协议条件成立时,一方可以通知解除合同。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