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短视频对生活的影响利弊 短视频对社会的弊端

  

  “我们班女生基本都是在网上看短视频。”6月9日晚,北京市通州区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高笑告诉记者。对于像高笑这样的未成年人,去年共有1.75亿人使用互联网。   

  

  近日,共青团中央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   

  

  2019年,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经常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46.2%。   

  

     

  

  来源:法制日报。   

  

  未成年人经常看短视频,甚至沉迷其中,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不但会影响学习时间,而且,缺乏识别力、价值观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视频内容,尤其是带有低俗、色情、暴力内容的误导,不利于其人格、身心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2019年1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明确要求:“网络短视频平台要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采用技术手段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建立未成年人家长监控系统,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但现实中,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尚未完全激活,在平台逐利和家长监督缺位的双重作用下,平台上设置的一些防沉迷系统失效。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有必要加强对我国网络视频平台的监管。比如,建立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推出“青少年模式”,应作为网络视频平台取得经营资质的基本要求,在运营过程中要严格审查未成年人身份。否则,即使推出了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也很容易冒充成年人上网。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在线视频平台都有根据用户喜好进行智能推荐的功能。如果无法准确识别未成年人身份,网络平台可能会推荐适合成年人但不适合未成年人的视频。即使是长期被平台“喂”某类视频的成年人,在获取信息时也容易出现偏差。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在未成年人智能推荐方面,视频平台需要在审核视频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需求,形成新的推荐机制,以纠正获取信息上的偏差。   

  

  归根结底,父母的监护和引导是不可或缺的。每个沉迷网络短视频(游戏)的孩子背后或许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监护人)   

  

  。家长(监护人)如果漠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甚至为让孩子不打扰自己而用手机视频、游戏去打发孩子   

  

  ,即使推出“青春模式”,它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家长抱怨平台不负责,孩子沉迷短视频(游戏)后急于改正,但这种抱怨显然是滞后的,没有意义的。养成习惯不是一天的工作。父母必须花时间履行监护和指导责任。   

  

  例如,家长要掌握孩子使用视频平台情况,不能对孩子下载短视频软件不闻不顾,要为孩子选择规范的短视频平台,并启动防沉迷系统。.   

  

  孩子看短视频时,家长可以陪着看,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控制观看时间,教育他们识别视频信息,防止受到不良内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看短视频也是学习的一个渠道,不仅仅是无聊的消遣。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熊丙奇   

  

  编辑王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APP,请从各大应用市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