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张绵绵)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陆春聪介绍,近两个月来,通过对国内主流app门店21万个app进行技术检查,对1067个违规app提出整改要求,公开曝光220个未到位的app进行整改,对前期拒不整改的app进行清除86个。其中,除了应用对麦克风权限的过度要求外,相册、通讯录等权限问题也非常突出,有157个应用存在相关问题。
陆春聪说:“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在麦克风方面,涉及语音导航和语音交流的app,比如小智的同学和拍拍语音,在app首次打开时,就向用户申请了提前打开麦克风的权限,没有合理的应用场景。用户拒绝授权后,直接关闭,未经允许不能使用。在相册方面,安全换机、动漫相机、最美自拍等APPlications在app首次打开时没有合理的应用场景就向用户申请照片、相册权限等信息,有的甚至循环弹出提示强制用户授权。”
在通讯录和输入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前向用户申请使用通讯录的权限,一旦app打开,用户还没有进入合理的使用场景,就过度索取权限。在广告推送中,APP的隐私政策要求用户同意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并形成统一信息或用户画像,从而为用户推送个性化服务。
卢春聪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输入法,比如西瓜输入法、章鱼输入法等。过度向用户索要权限,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用户个人信息超范围提供给第三方SDK。”
工信部2月5日宣布,已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采集到的应用软件进行检测,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仍有26款应用未整改,包括墨迹天气、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等。上述APP应在2月10日前整改落实。逾期未整改的,应当依法依规组织相关处置工作。
2月5日,工信部公布了《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剩余9项标准,涉及短信信息、录音信息、通话记录、友好记录、友好列表、传感器信息、应用日志信息、房产信息、交易记录、身份信息。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下一步,针对热点问题,分阶段、分批次组织中国信通院网络安全厂商对非法语音获取等问题进行重点技术攻关,进一步找准问题,深挖根源。对存在问题未整改或未彻底整改、问题反复出现、搞技术对抗、逃避检查的企业和应用,要采取直接下架、停止访问、行政处罚、风险警示、信用管理等更加严格的措施进行处置。”
同时,刘烈宏还表示,将不断提升技术治理水平,组织产业优势力量,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有效保障持续优化,高效推进国家APP技术测试平台建设。“在深度上,单个APP的自动测试项目占比大幅提升,实现了所有体检。在广度上,全面提升APP的自动采集能力和批量处理能力,实现全面覆盖。需要通过整合龙头企业的技术检测能力,进一步优化升级技术平台。今年,我们必须具备全年检测180万个模型的能力,为APP治理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