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视行业,分享精彩剧评!
作者|双紫
如果要问今年夏天最热的剧是哪一部,应该是《延禧攻略》,在线播放量已经达到141.5亿,日播放量突破3亿。剧中,女主不仅凭借“黑莲花”“人止杀人,佛止杀佛”的故事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还凭借聂远、秦岚、佘诗曼等实力派演员的出色表演集体翻红。
不仅如此,“天生脾气不好,不容易招惹。”饰演魏英洛的吴,饰演被全网称为快下线的的苏青,以及饰演前期只有一个人在宫中较真的高贵妃的谭卓,也随着剧集的火爆趋势而被热情追捧。
甚至,他们还鼓动一群到处跑的网友来诉苦。“为什么这么优秀的演员不生气?上帝保佑。”当时也引起了网络上的很多关注。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原因,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仔细总结这些演员的共同点,就很容易发现他们都属于同一类型,即“抛剧”演员。
“抛戏”演员,顾名思义,是指演过很多戏但不被观众熟知的一类演员。其中,有的角色比其他角色更受欢迎,有的则像演员本身一样没有“存在感”。然而,在这些“抛剧”演员中,不乏演技和实力。以最近几部热播剧为例,很明显这些“抛剧”演员聚在一起。
谈及这些“抛戏”演员的发展,“盼一夜走红的机会,愁十年不温不火的局面”可以说是对这些演员最贴切的描述。但是,“抛剧”演员也不是无能为力,只要了解“抛剧”的原因。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人物比人受欢迎,演员还在“抛戏”。主要原因是“内部”,演技精湛,演员却缺乏存在感,要因在“外”.
角色比人火,演员依然“剧抛”,主因求“内”
热播剧代表人物:张嘉倪、李沁、童瑶、曹曦文、张萌、杨蓉
演员本身不善“炒作”
首先,很多“抛剧”演员都很低调,不喜欢炒作,不擅长营销,甚至没有足够的曝光度。要知道,在电视剧中,演员扮演的角色通常只是一种人为的设计。如果你想把这种人工设计的魅力嫁接到演员本身,那么营销和炒作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可以说,如今,保持人气是观众不断加深对演员印象的最重要环节。缺少这一步的演员大多会随着作品的收官而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所以预计会被观众“扔掉”。所以很明显演员还是需要靠炒作来提升一些曝光度。没有曝光度的演员很难被观众记住,比如演员杨蓉。
曾在电视剧《少年天子》中饰演童腊月的杨蓉,因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3》中饰演小风筝而备受关注。近年来,无论是《笑傲江湖》中的Younger,《陆贞传奇》中的小幻云,《美人为馅》中的苏冕,还是《沙海》中的梁婉,她对人物的诠释总是非常精准,是圈内有实力有演技的演员之一。但由于性格低调,除了作品之外似乎很少听到她的消息,以至于曝光度不够,观众也很难很好地了解她。
选角问题
演员在面对职业生涯时,选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有些演员总是喜欢演同一类型的角色。想起ta可以让他们想起很多优秀的角色和精彩的演技,但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回忆”。有些演员喜欢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角色,导致演员角色之间的极端冲突。可以说,无论是选角单一还是差异太大,观众认可的作品产出无法持续稳定,都是一大忌。
特别是对于有一定知名度和观众认知的演员,观众对演员的印象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与以往角色高度重叠必然会让观众“脸盲”,这是不尽如人意的,而差异过大,则会让观众“戏精”而无法代入情绪。所以选角可以说是“抛剧”演员需要注意的第二大问题。
《红楼梦》年首次出演薛宝钗的秦丽,在选角上就有这样的问题。回顾她的演艺生涯,早期的角色和形象有很高的重合度,这也是她没有被观众记住的原因之一。103010可爱、温柔、善良、坚强的向日葵女孩于飞;103010沈长清,一个性格单纯但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富裕家庭;都市青春言情剧《璀璨人生》的女主角夏如花,性格坚强但命运坎坷,人物性格相对单一,对她的角色塑造产生了一些扎实的印象。
辨识度不高
都说演员是“老天爷赏饭碗”的行当,可在这个行当里,演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扎实的演技和素养,更重要的还有一点,即长相的辨识度。坊间就曾流传着的“张馨予、张予曦、张雨绮、张歆艺”傻傻分不清楚的段子,连名字的低辨识度都会带来艺人明星间的辨识混乱,更何况是靠“脸”吃饭的专业演员们了。
由此可见,具备一种独特的气质或者长相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对于演员在人物刻画上更可谓极大的加成,而反之就可能成为短板。
一些顶着“小+著名影星”的名字出道的演员们,最开始可能能够凭借长相博得关注,可是时间久了这种相貌上的“雷同”反而会对他们的演艺之路带来阻碍。曾有着“小周迅”之称的何泓姗以及小有着“章子怡”之称的童谣就因长相的辨识度不高,加之没有持续的口碑作品输出而没有被观众认知。因此,想要摆脱低辨识度,成功突围,显然还需要时日。
演技精湛,演员却缺乏存在感,要因在“外”
热播剧代表人物 :张钧甯、张佳宁、邓伦、苏青、吴谨言、黄宥明、张磊、张棪琰
资源不佳
有一类型的演员,起点高、颜值不低、演技不差,作品不少,不过却很难有存在感,不仅屡屡被观众搞混,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却依然没有使人记忆犹新的角色,而这类型的演员通常统称为“资源不佳”型“剧抛”演员。
看似片约不断,其实戏路很窄,角色大同小异,演技无法得到真正施展。并且由于资源不佳,作品也大都是小成本制作剧集,无法真正“爆“起来,因此受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不过,即使不是小制作剧集,能够给到这类型“剧抛”演员的戏份也不会很多,大多都是以配角和特别出演角色为主。
在《小姨多鹤》中为理想努力奋斗的文艺兵张春美,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单纯善良的农村姑娘潘美丽,以及在《温州一家人》《海上牧云记》《鸡毛飞上天》《轩辕剑之汉之云》《海上牧云记》《如懿传》均有良好表现的张佳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缺乏代表作做支撑
作品是演员的一张名片,因此无论演员的热度再怎么高,没有作品的支撑依然只能算是个“明星”,因此演员们对于自身的代表作是十分看重的。如果演员演技虽精湛,作品也不少,不过却总是缺乏一部真正具有说服力的口碑剧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如此一来,即使演员演技再卓越,面对一步步无人问津甚至连水花都少有的作品,这对演员来说是无疑是一件很残酷的事。而这也让这类型的演员虽然出演过的戏不少,不过演来演去,对于观众来说却只能算得上“脸熟儿”,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发展瓶颈,而就业内来说,演员邓伦和演员苏青皆是如此。
邓伦凭借首部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正式进入演艺圈,随后在《京华烟云》《白鹿原》《因为遇见你》《欢乐颂2》等中均有角色诠释,不过却并没有得到足够关注,而近期正在播出的《香蜜沉沉烬如霜》才算一部他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
而苏青则在《美人心计》《乱世佳人》《烽火佳人》《大汉情缘之云中歌》等剧中有着精彩表现,不过观众对于她的认知却从今年大火的《延禧攻略》开始,代表作对演员的意义不言而喻。
市场大环境导向
之前一位网友脑洞大开,构思的一部《淑女的品格》,引起网络关注,同时也揭露了中年女演员缺乏市场的危机。不过其实不仅中年女演员有着这样的市场危机,这种危机同样是整个中年演员们所面对的。随着观众日趋年轻化,中年演员们有实力却没市场,曾经演过的角色和辉煌的业绩逐渐离自己远去,伴随着观众们的更新换代,这些演员们只能无奈被“剧抛”。这是市场大环境使然,更是市场规律使然。
被誉为“主任专业户”,在《一出好戏》中饰演“老余”的张磊、以古装武侠剧《武林外史》中朱七七一角成名,在《香蜜沉沉烬如霜》《疯人院》《如懿传》中都有出演的张棪琰等一系列演员当属这类。
饰演反派易“招黑”
反派的萤幕形象虽然发挥空间很大,很容易给演员带来关注度和话题度,不过却也经常因为角色设定太招人憎,而不讨喜。虽然角色火了,人却没火,是这类演员们经常需要面对的尴尬。并且因为反派角色演绎的太传神而被“连累”演员也大有人在。
近期热播的《延禧攻略》中的袁春望扮演者王茂蕾就因网友不理智评论被逼关闭了微博评论。显然,观众对于演员的认知容易停留在反派角色上,阿箬、尔晴等也是如此。而在这些反派中,仅有少数演员凭借演演技提升了知名度,收获了观众的认可,例如,蒋欣的华妃。
而在《延禧攻略》中,早年同样是以一部《还珠格格3》中反派柔弱心机女知画一角出道的秦岚,便凭借“小天使”富察皇后成功翻红。而回顾其一路来的演艺经历,不管是知画还是绿萍,一路走来依然可以看到其不断被“剧抛”的演艺之路。可谓,成也反派,败也反派。
“剧抛型”演员显然有着诸多的无奈,无论是发乎于内也好,还是受制于外也罢。不过,客观来讲,“剧抛脸”其实也可以积极的去理解。对于演员来说,演员本人可塑性强是十分有利于其职业发展的,但是如果想要被大众认可,提升国民度,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现同样必不可少。
而事实上,演员的演艺生涯一直都是一场博弈,拼天分、拼悟性、拼机遇、拼实力……这条路虽然没有终点,不过却总是充满无限可能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如今的市场发展速度来看,似乎可以缩短到几年甚至一年了。因此,对于这些真诚且认真演戏的“剧抛型”演员来说,坚持自我,不断沉淀演技即胜利,期待不久的将来,这些演员不再惧怕“剧抛”危机,持续的发光发亮。
行业观察|趋势分析|精彩剧评
关注电视行业,分享精彩剧评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