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蚂蚁短视频最新消息 蚂蚁短视频交易中心

  

  蚂蚁又被采访了!需要断开理财产品!什么意思?会发生什么?   

  

  作者:知识星球寻找老齐读书圈。   

  

  上周末,阿里刚刚遭遇了182亿元的反垄断风暴。结果没想到周一股价还能越涨越高。似乎有一种他比别人强,微风拂山的气势。你可以说阿里很牛气,但其实说实话,这有点拱火。这个股价走势有点撩人。果不其然,当晚,蚂蚁分别接受了央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局的采访。   

  

     

  

  内容主要有几点。   

  

  首先,支付宝是一个重要的支付渠道,市场份额巨大,所以也构成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不能让每个人都二选一,所以你也应该对支付宝有一个反垄断,让支付宝断开花花草草,借用这些产品的人脉。在支付过程中不能嵌套自己的信贷业务是明显的违规。   

  

  第二,收集用户信息要有限度。根据合法、最少、必要的原则,我们不应该利用信息的垄断地位,肆无忌惮。   

  

  三是督促蚂蚁集团成为金融控股公司,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重点解决他的关联交易。你不能同时判断和踢足球。   

  

  四是控制高杠杆,整顿信贷、保险、理财业务。   

  

  第五,压降平衡宝的规模。   

  

  这五个方面,每个方向都很明确,基本不是想象出来的。可见现在监管对蚂蚁的态度是督促你整改,指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了。我们之前分析蚂蚁上市的时候,提到他最大的业务收入是借贷,之所以收入这么高,是因为他和支付宝捆绑在一起,使用了50倍的极高财务杠杆。因此,他相当于一家披着科技外衣的借贷公司。借贷这一行本身不值钱,但是披着科技的外衣,非常值钱。现在,监管的要求是,你不仅要为我降低杠杆,还要脱下外套。让科技归科技,贷款归贷款,所以老齐大胆猜测,如果阿里的垄断被罚款,那么蚂蚁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等待蚂蚁的结局很可能就是一场分裂。把他拆分成两个公司,一个是科技,一个是金融。科技只负责数据,但有各种限制。不能无休止地收集用户信息,而金融要纳入全面金融监管。从现在开始,只能严,不能宽。尤其是对于他的贷款业务,一定要严格控制,还要降低杠杆,这样对于整个蚂蚁来说,收益和利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很多人都在开玩笑。是不是意味着你不用还钱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不仅要还,将来可能借不了那么多。大家的贷款额度会继续下降。这就是去杠杆化。至于蚂蚁财富这样的基金管理业务,未来也会被控制。事实上,这次上市蚂蚁的风波也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他们自己把所有的战略配售基金都拆了,你至少花1元就能买到。然后到处都是广告,都卖完了。这也触及了监管的底线。卖基金的平台很多。以前没人敢这么做。这种做法绝对是违法的。未来估计蚂蚁财富的监管必不可少,清理一批不合规产品。但正常的基金销售应该不会受到影响。你之前用它买的基金问题不大。所有的钱都到了基金公司,在银行的专用账户里管理。蚂蚁只是一个寄售平台。不会花你所有的钱。应该说监管越多越安全。通过降低杠杆率,就不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非法生意,大家的正常生意也不会受到牵连。   

  

  有人问,蚂蚁还能上市吗?其实很难。一旦拆分,他拿什么上市?借款公司不值钱,科技公司、数据有价值,但是没有利润,没有市值,更别说撼动茅台了,能不能进入指数都不好说。那么与其白白上市,不如低调一点,挽回人品。估计他们会自己想一想,更别说阿里负担不起这个业务,所以上市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了。即使可以,他们也很可能会主动放弃。因此,我们可能会继续等待机会,看看未来是否有可能放松政策。   

  

     

  

  关于蚂蚁风暴最尴尬的要说的就是科创板。本来想拉一家公司做科创板标杆,结果闹得这么大,甚至最后被分拆,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那些巨头以后想上市,就得自己去砍。看来去海外比较安全。更难说服那些巨头入驻科创板。每个人都会衡量一棵大树带来的风险。如果这些巨型独角兽不能登陆甚至不能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的价值将大大降低。更何况创业板还在虎视眈眈。无论从历史还是交易量来看,创业板明显优于科创板,创业创新的基地也在珠三角,远比长三角明显。所以,如果失去了巨头们的支持,科创。   

板很难干过创业板,那么他的地位就会越来越尴尬。没有标杆的话,科创板也就没什么配置价值。昨天这一下跌,让大家的心态又开始崩溃了,其实4月初,我们就一直强调,让大家随着反弹,随着转平衡配置,一定要卖掉热门产品,因为今年的下跌绝不是一波两波能够完成的,后面会对你形成反复的打击,这时候必须要降低仓位寻求防守。否则很容易心态崩溃,至于啥时候能抄底,我们在知识星球粉丝群里也给了一个明确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