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短视频的优势和劣势,短视频app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延长了,出现了‘年龄大了’依然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现象。比如作者29岁还跑出了9.91秒的世界级成就。”本文作者是2019年的苏。   

  

  8月1日,一篇名为《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的论文在社交网站上走红。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苏,在当晚32岁时打破了男子100米短跑的亚洲纪录。他为论文亲自“跑数据”的学术精神令人钦佩。不过论文需要更新,现在记录是9.83s。   

  

  有网友开玩笑说,笔者以为:为了收集论文的数据,不参加一届奥运会。   

  

     

  

  北京时间8月1日晚,苏在东京创造历史,以9秒83的成绩打破男子100米短跑亚洲纪录。他不仅是“亚洲最快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大学教授”。随后,他在2019年共同发表的论文也被查出来。   

  

  “苏神”的另一个身份——副教授,也被更多人所熟知。《羊城晚报》显示,苏是暨南大学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2018年4月成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受师生喜爱。   

  

  尽管苏的比赛和训练任务繁重,但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回学校给学生上公共体育课、专业指导课或开学第一课。学校为了控制学生人数,不得不设置“抢票”的形式,课堂的火爆可谓“一票难求”。他的班级被同学们称为“亚洲第一班”。   

  

  而当时写《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的苏,却不知道在2021年,32岁的他把这个记录提高了很多。   

  

  本文收录于第39卷第二期(《体育科学》 2019)。003010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是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源刊,也是北京大学《体育科学》源刊。   

  

     

  

     

  

  《苏神》曾经录制了一段低调的视频来介绍这篇论文:   

  

  前言称,在总结多年训练和比赛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下,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男子100米短跑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措施,并提出了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启示。   

  

  文章提到,“自1932年6月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比赛以来,中国100米运动员开始融入世界100米赛事,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1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男子100米短跑通过多项举措开启了新征程。   

  

  这段话也让人想起了昨晚(1日)刷屏的这张图。“跨越89年的两次奔跑”令人感动。   

  

  但论文毕竟是研究新时代中国男子100米短跑的,当然还要提到开创中国男子短跑历史的苏。因此,本文开始高频展示作者所创造的成就。   

  

  “目前中国男子100米短跑全国纪录是作者2018年创造的9.91秒,与亚洲纪录持平.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苏以9.9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冠军,打破亚运会纪录,含金量很高。”   

  

     

  

  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男子100米短跑跻身世界前列的原因时,笔者提出其中一个原因是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提高了,之后凡尔赛就开始了:“以苏为例,‘压踝’、‘摆臂技术’等的优化调整,都是在训练比赛中学习总结逐渐形成的。”   

  

     

  

  文章最后表示,为了保持未来中国男子100米短跑的高质量发展,有必要为“大龄”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一个平台:“近年来,随着运动员身体条件的变化、训练方法的科学化以及伤病康复水平的提高,中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不断延长,出现了‘大龄’仍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现象。例如,在29岁的时候,作者仍然运行着世界级的机器   

  

  看了2019年发表的这篇文章,网友调侃“苏神”专门参加奥运会,为了论文进了决赛,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