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创作完成后,有无数种解读方式。第二部创作作品为艺术创作把握了这个概念,就像洪武时期《三国志》的老粉丝罗贯中,决定写一本叫《粉丝小说《三国演义》的书。这也是二创作品的魅力所在。
如今,随着视频市场的不断壮大,视频作品的二次创作已经成为中国近10亿视听用户关注的焦点之一。观众可以从每一帧猜测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可以对UP大师的二度创作作品进行清晰的分析,但很少在制作视频、剪辑视频的幕后,接触到超越二次元的UP大师的整个人生。
#选项。
李四在哔哩哔哩工作的地方对他的粉丝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老北京把这个地方叫做“庄店二台”,而它的哥们儿把这个建筑叫做“大裤衩”。人们很少提到它的正式名称——“央视总部大楼”。
图|李四的工作证明。
在央视的视频后期制作中有什么体验?这个问题太大了,李四回答不了。但有一件事是完美的。今年年初,李四所在部门的所有成员都参与了《春晚》的编辑工作,被全国人民吐槽。当时办公室里挤了20多人,每个编辑负责一个节目,春晚总导演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编辑每个节目。
2021年春晚有一个特别的节目,就是歌曲《听我说》。在这个儿歌节目中,虚拟歌手洛天依出现在舞台上。这也是春晚首次安排虚拟歌手登台。在机房里,剪辑央视晚会多年的春晚编辑们看到二次元人物眼前一亮,都希望洛天依能有更多的镜头。然而,因为同一个舞台上有明星,所以必须选择镜头,剪辑成了一个挑战。那天,洛天依的节目被删减了20多次,最后整个机房都学会了儿歌《听我说》。
春晚期间,李四的灵感被抽干。他在哔哩哔哩呆了一个多月,然后才休假回来。在哔哩哔哩,李四的名字是“Skialys”而不是李四,他的粉丝数量也不多,只有不到7000人,离哔哩哔哩的10万粉红勋章还很远。但在圈内,他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有熟人开玩笑说他是“中央直属邮政支局局长”。
2021年8月7日至8月27日,在哔哩哔哩开幕的动漫区冬夏联合战MAD大赛中,“冬队”和“夏队”的UP主人们用自己的MAD和另外两个视频进行了决战。第12天,李四代表“夏队”出战,球迷在评论区摇旗呐喊,给他起了很多外号。比如“c”
t . v .p . o . w . e . r .《真正的不朽》。
图|李四的MAD作品叫《枪声四起,再无家园》表达反战思想。
MAD是一个外来词,日本-
原本是指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粉丝多媒体作品,表达方式类似于通过二次创作编辑将原创内容加工成MV。近年来,MAD已经超越了二次元,开始融入娱乐、科普等领域。
7月9日至8月31日在哔哩哔哩动漫区举办的动漫嘉年华,更侧重书法创作。书法和MAD的概念区分比较模糊,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书法强调UP大师的画图,整体制作过程就像拍一部动画短片。可惜绘画技术不在李四的技能范畴内,书法的工作量比MAD大,暂时打消了李四进入书法圈的念头。
今年是李四在哔哩哔哩发布视频的第六年。2016年,大一新生李四花了一年时间酝酿,终于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视频,是当时国产动画《镇魂街》的MAD作品。这个视频最终获得了13000个剧本。
这段视频发布后,李四又停了一年。停止的原因不是因为播放音量的问题。对于新人来说,预计破万的播放量,甚至可以拿下80分。只是李四还有别的事要做。
出生在云南,成长在北京的李四,考上了两所普通大学。上了大学后,他意识到自己过去度过了几年颓废的青春,浪费的时间需要在大学里加倍努力来弥补。于是他开始温习成绩,成绩在整个专业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他开始疯狂参加各种活动,并在大学期间获得了所有与影视剪辑相关的奖项。
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赛上,李四与几位朋友合作开发了一款app,视频后期相关内容由李四本人负责。这款app最终获得了几位投资人的青睐,但和朋友们一起思考后,他还是没有选择创业的方式。
这些校园简历里排满了一长串A4纸,就像那些言情小说里设定主人公背景的人,让人觉得不真实。只有客户李四知道,每一份简历的背后,都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工作,他在哔哩哔哩创作的内容质量大幅提升。这些耀眼的成绩成了他大三大四从几家大厂拿到实习资格的敲门砖。
更是他走进央视的通行证。有时候李思也会想,是谁给自己的勇气,把二次元的视频作品发送到央视领导的邮箱的。现在他懂了,原因就是“好好学习”。要得到你想要的某种东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图|央视颁发给李思的“十佳剪辑师”证书
# 友人A
制作视频的经验像是高山滚石越积累越多,而制作视频本身则像是把一个巨石推向山巅。在B站做UP主,很多时候都是憋着一口气,有时候一个精心制作的视频播放量过低,这口气就可能泄掉。一旦出现否认自己视频作品的念头,可能后来就再也不会做下去了。所以每一份来自朋友的鼓励都十分珍贵。
毕业于美院广告专业的小柒自从2012年在B站投稿以来,至今共有52个视频作品,其中有20个投递于2012年,俨然是一个季更UP。
摸鱼是会上瘾的。在做视频的空档期,小柒热衷于出门旅游,重庆是她最喜欢的城市。每次出门旅游,都要占据她的节假日,甚至还要捎上几天年假。有等不及的粉丝在评论区催更,“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
佛系是一种生活态度。将佛系贯彻到底的小柒除了旅游,还喜欢和朋友聚会。她认识的朋友都和影视内容有关,有些和她一样是一位动画区UP主,有些则是导演一类。有时候同城的朋友聚一聚,有时候外地来的朋友出差路过上海,也会碰个面。最近的一次线下聚会,就在一个月前,几个朋友找了一家餐厅,随便谈天说地。
图|两年前,小柒和朋友们在某电视剧拍摄地打卡
朋友们的正式碰面,反倒很少再谈到视频相关的事情了,谈的最多的,是几个人养的宠物。小柒的布偶小猫“奶茶”常挂在小柒嘴边。小柒的朋友们也有着各自的猫主子,一只叫“拿铁”,一只叫“二花”,小柒和他的朋友们化身三个猫奴聚在一起,讨论猫粮的口味。
小柒还有个朋友喜欢养仓鼠,三只仓鼠分别叫糖球、奶球和米球,前两只已经过世了,只剩下米球还在陪着主人。宠物终其一生陪着一个人类朋友,它们的逝去难免让话题变得沉重。所以有时候,大家也都会聊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趣事。
偶尔大家会聊到最近一些冬夏合战活动以及动画嘉年华里的有趣的视频,尤其是动画嘉年华活动里,有一个3D动画的比赛板块,而小柒的拿手本事就是3D技术。除了在公司里使用3D技术之外,小柒本人在B站发布的视频也是同属于3D技术的MMD。
图|小柒和朋友合作的MMD作品 她负责视频后期和3D模型相关工作
MMD全称是MikuMikuDance,本身是一个免费的动画程序,可以让用户们制作3D动画。小柒今年制作的一个MMD动画,连国内知名配音人士hanser都亲自点了赞。
像是这种关于自己视频的“八卦”,和自己视频下的一些有趣的评论,以及一些印象深刻的粉丝,都是小柒和朋友们在聚会时分享的故事。
“友人A”就是一个让小柒印象深刻的粉丝。
小柒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总之,友人A突然间出现在了她视频的评论区。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里,友人A断断续续地给小柒留言。有一天,小柒突然想到,要不和对方加个好友好了。
互联网上的交流,会让人觉得虚幻缥缈,但这种隔着网线的交流延续到线下时,会让人产生一种超越线下交友的满足感。
收到“友人A”的第一个快递时,小柒和对方已经是聊了很久的朋友。那一天,一包从潮汕出发的特产牛肉丸,翻山越岭到了小柒的手里。捧着那包沉甸甸的牛肉丸,她突然意识到了友情的重量。
另外一位B站的UP主MK,也有和小柒类似的经历。
在刚毕业的时候,MK自己去了北京北漂。现实中还没有认识新朋友时,MK常常和B站认识的朋友在网络上聊一些MAD相关的话题。有些朋友和MK一样是UP主,大家在一起交流心得,讨论当时最火的动画。二创UP主luckamv在B站发布了许多原创的作品,同时也搬运发布了许多二创视频。这些视频曾是MK创作的MAD视频的灵感来源,MK和luckamv也是朋友。
有些朋友最开始则是他的粉丝,比如说“土豆”。
在MK的粉丝群里,“土豆”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这个网名容易让人想起《火星救援》里,马特达蒙在火星种的一屋子作为口粮的土豆。事实上,“土豆”也确实给了MK很大的“救援”。有时候“土豆”会发一些他喜欢的歌曲给MK,委婉催更他用这个歌曲做点新作品。有时候,“土豆”也会在MK情绪不太好的时候现身,给他加油打气。
对MK来说,MAD的意义更像是一个非实体的启蒙导师,制作MAD视频的经历,让他结识了很多现实中的朋友的同时,更接触到了动态设计这个领域。动态设计也成了他的正式工作。工作久了,他对这份工作越发满意,并且把注意力尽可能多地投入其中。相对的,他制作MAD的时间不可避免地变少了。
图|MK的工位
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创作已经停止。MK在追求变革,他也在尝试使用3D的形式做一些二创作品。
创作视频和交朋友一样,都是一种动态。个人视频内容需要新血液,自己也一直在结交新朋友。有时通过网线,有时线下见面,二创视频不会停,天下谁人不识君。
# 二创人生
作为视频创作者,准确来说,作为以二次元文化为发源地的MAD视频的创作者,在几年前,往往很难向别人介绍自己。无论是李思、小柒、MK,自从学生时代接触到MAD、手书制作时,都会迎来同学朋友好奇的目光。
那时不像是现在这样,会有B站这样的平台组织一次冬夏合战或者动画嘉年华,号召大家踊跃制作MAD、手书等作品。
反倒是家长们的看法都出奇的一致――“我也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但总比玩游戏好”。可能在人们看来,MAD就是“剪视频”,手书就是“数位板手绘+剪视频”。
大多数UP主在学生时代的创作,基本都是抱着自己的一台古董机在用爱发电。就连B站动画区的活化石级别人物“暗猫の祝福”也不例外。
大学时候,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暗猫常常抱着自己的一台游戏本做视频,在寝室里一坐就是一天。找资源、剪视频、做后期,一套流程下来,往往要花费几周时间甚至几个月。6000多元的砖头一样厚的游戏本,面对几十个G的高清视频资源时,散热风扇在疯狂咆哮,屏幕掉帧严重卡成了PPT。迫不得已,暗猫只好花钱加了一条内存条,这是他能做得最大的努力。
图|这个Q版手办是暗猫工作后购置的 这个角色是他最喜欢的动漫人物 他的第一部作品正是以该角色为主角
在大学,暗猫这样的人属于“异端”,既不是忙于学业,也不是为了挣钱,整天坐在电脑前,舍友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当时谁也想不到,几年后这个有点羞涩的男生会成为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B站UP主。
暗猫的走红很是特殊。
2013年,《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第二季上映,当时网络上的好友看到暗猫在看这部动画,强烈要求暗猫做一部相关作品。而暗猫本身也挺乐意。虽然制作MAD要耗费几天甚至几周的休息时间,但做完之后的感觉就像是突破自我,能带来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暗猫自己半认真半开玩笑说,“其实我当年最早做视频也有一个原因是想给吧友吹个比水水高级一点的贴
”。
当然,对暗猫来说,这部动画本身就令他感动,甚至“追番的时候看哭了”。为了把这个作品做出来,暗猫挤出了所有空闲时间,就连坐公交都在单曲循环选定的背景音乐来构思分镜。
一个月后,视频《我永远都会守护在你的身边!》出现在B站。
第一个月,该视频获得了20多万的播放量,两年后,视频发酵,播放量开始暴涨。几十万条弹幕,让当时的智能机出现了卡顿现象,于是暗猫的这个视频又被网友称为“检验手机质量的唯一标准”。截止至今日,该视频播放量已经突破2000万。
和热门的视频成绩相比,当时暗猫的现实人生走向了另一条轨迹。大学毕业之后,暗猫待在老家宁波,在一家婚庆公司做婚礼设计。如果没有意外,他将在宁波娶妻生子,度过接下来的人生。
拐点发生在2017年左右,从婚庆公司辞职的暗猫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决定独身前往上海闯荡。他投了很多家简历,过程并不算顺利,接连不断的碰壁让他产生了回到老家宁波的想法。就在这个时候,一封offer姗姗来迟。由此开始,暗猫进入了一家动画公司工作,而这也使得他在动画领域的才能,慢慢被挖掘了出来。
而他给动画公司投简历的原因,和自己做动画区UP主的经历亦有关联。用暗猫的原话来说:“(UP主的经历)大概改变了我二十岁之后的人生轨迹”。
刚到上海工作的那段时间,暗猫开始把自己在MAD上的相关经验用在工作上,到了后来,他在工作中学到了不少新的技术技巧,开始尝试把这种新的能力反哺给自己的B站视频上,于是2017年后,暗猫的作品出现了井喷的趋势,数量和质量开始飙升。
图|暗猫刚到上海时的出租屋一角
提起最近的作品,暗猫能讲出一套完整的流程:
“首先确定某作品中的一个或一些角色,构思一个相关故事......”
“确定情绪......挑选适合的歌曲......”
“文字脚本分两种,一种是文学脚本,一种是影视脚本......”
“调颜色、特效......做人物的那个动态”
......
整个步骤严丝合缝,精密的就像是一条专业动画公司的生产线。制作一个视频,需要5、6个甚至十多个人分工合作,画师、监制、导演、脚本......这些都是几年前的暗猫没有接触到的领域。
有时候,暗猫的妻子桥西也会参与到暗猫的手书视频制作之中。
暗猫和妻子桥西的缘分也和MAD有关。
桥西本身也是一个做MAD的UP主,进入MAD圈子的时间比暗猫还要早两年,算是他的前辈。桥西比较率性而为,高兴了就会做两个玩玩。不过桥西的作品都很优秀,获得了不少人的追捧赞扬。
在来到上海之前,暗猫和桥西就已经互相认识,暗猫来到上海之后,约了同样在上海工作的桥西出来“见光死”。
结果两个人不但没有见光死,反而聊上了瘾,发现对方很合自己的性格,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在2019年领了红本本,从此网友变老婆。之后,暗猫在做MAD时,老婆偶尔也会亲自下场操刀参与制作。
图|桥西参与了暗猫的这个手书作品 视频中每一帧都需要画师手绘
这次的B站动画区冬夏合战MAD大赛,暗猫的ID藏在了评委席。隔着屏幕,注视着新一批MADER们的成长。而就在7月30日,B站的动画嘉年华活动期间,暗猫投递了一个名侦探柯南相关的手书作品,将柯南和毛利兰绘制到实景中。大概没有人知道,暗猫在大学之前,看过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日漫,就是《名侦探柯南》。
2021年,暗猫的人生伴随着他喜爱的MAD与手书生活在新的人生阶段。
如今他安上了2080的显卡,十六核三十二线程的CPU,以及64G的内存条。手指抚摸键盘的时候,暗猫也会想起,多年前坐在大学寝室里吹着电风扇剪视频的那个下午。
\- END -
撰文 | 张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