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是国内最大的知识问答在线社区。据知乎8月16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知乎月用户数已增至9430万。
拥有大量用户后,知乎开启了商业变现之路。如今,知乎有四大收入来源:在线广告、付费会员、商业内容解决方案等。
其中,线上广告撑起了知乎绝大部分营收。这也使得知乎因广告泛滥而受到用户的吐槽。
根据市值榜测试,在没有会员的情况下,知乎上的400条消息中被塞进了53条广告,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如今充斥着广告的知乎,显然已经不符合过去高知识分子聚集平台的形象,不再是过去的“高高在上”。
而且,为了更多的流量与利益,知乎已经牺牲掉了曾经其引以为傲的质量。为了提升用户的规模,知乎几乎将内容门槛降到了0,内容质量因此直线下降。
娱乐、玩梗、粉圈正在占领知乎,而知乎正在变得和微博、豆瓣、百度没什么区别,不再有曾经的骄傲。
在知乎意图的驱动下,平台似乎是一种专业性很高的科普语言,可能是一种软业务。这让用户对知乎罕见的高质量内容产生了怀疑。
但是即使有这么多牺牲,知乎还是不赚钱。
知乎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知乎净亏损高达6.46亿元,亏损金额远超2020年一整年。在2020年时,知乎的亏损有所收窄,本以为这将成为知乎的转折之年,但谁知,知乎仍离盈利遥遥无期,甚至越走越远。
这怎么能让知乎不焦虑呢?那么,知乎为什么不赚钱呢?
为了增加用户规模,知乎选择向下游市场需求流量。为此,知乎投入了大量的销售和营销费用,烧钱的速度自然很快。
但是,知乎烧钱拉来的这部分用户,并不能为平台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毕竟,这部分用户对于价格都很是敏感。譬如,若是知乎想要提升利润,而提升会员费用,肯定会造成这部分用户的大量流失。
所以这让知乎很难盈利,相反降低了平台的经济效益,让公司在亏损的漩涡中越陷越深。然而,知乎现在停不下来。
为了实现盈利,知乎这两年一直在不断尝试。知乎将在以知识为核心的基础上,寻求多元化的变现方式。
2019年底,知乎推出“好物推荐”功能,通过推荐好物引导用户到第三方平台。这个功能和小红书种草没什么区别。于是,知乎开始进军电商市场。前段时间,知乎也推出了自己的咖啡产品。
同时,知乎也瞄准了视频赛道,尝试向“知识、图形、视频”的富媒体迈进。
可见知乎涉及的方向很多。但如今电商和视频赛道都有强劲的竞争对手,知乎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相当困难。
而且,知乎的这种转型能否被用户接受,也是一个大问题。可见,知乎未来的发展有很多隐忧。
文字/BU审核/资阳修正/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