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8年的sturm und drang之后,Tik Tok的用户增长在2019年有所加快,也有所放缓,但创作者数量仍在持续上升。
一方面,总流量池以有限的增量、
另一边是越来越多的蛋糕分配器。
进入2018年下半年后,很多老玩家有一种明显的感觉,Tik Tok越来越难做了。
前一个月有50万粉丝的账号很容易,现在一个月能达到10万粉丝就不错了。
更有甚者,很多100万级以上的账号每天掉粉都比新增量多!
做过自媒体的朋友都知道,任何账号都会遇到自己的上限。
在Tik Tok,也不例外。
1万粉丝,10万粉丝,30万粉丝,100万粉丝,300万粉丝,500万粉丝,前1000万大挑战。
跨过去了,你就能跃迁到更高的阶段;
跨不过去,你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挑战“增长天花板”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种方法几乎适合所有人。
这种方法以前在微博里叫做互转。
在微信上,叫做微信官方账号。
它是指同一量级或不同量级的账号,通过提前设定好的规则进行互相推广的行为,目的是通过各自差异化的粉丝,为彼此带来增长和收益。
现在,在Tik Tok,你也可以这样玩。
第一,短视频互相推。
短视频是目前绝大多数Tik Tok的第一流量入口,近99%的账号被曝光,这是每天发布的短视频带来的。
通过短视频作品互相推送是最有效的方法。
1.真实的人出现在彼此的视频中(比如Tik Tok大V @多余人,毛毛姐姐曾经出现在@ Shawn的视频中);
2.视频中隔空喊话,互动(比如最近火起来的@李雪琴、@吴亦凡);
3.用言语和口说的方式在视频中播放对方的账号;
4.专门做一个“推荐精品Tik Tok”的视频(通过放错地方和整理避免重复),然后单独发布。
第二,个人信息互相推送。
相比于互推,目前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借助个人信息栏的“广告引流”。
其具体操作模式是,Tik Tok达达将广告主的微信、QQ、手机号……放入其个人信息中,通过其个人主页的曝光,将广告主引流。
既然个人信息栏可以抽干,那你们互相推推肯定没问题。
而且,比起泄露微信、QQ、手机号,这些行为更容易违规,只需要提到对方昵称的相互推广,无疑安全多了。
第三,视频复制@对方。
在Tik Tok通过文案直接互推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首先,它的实施成本很低。你不需要专门拍视频,只要你在文案中@对方,短视频就能获得近乎齐平的曝光。
二是更安全。Tik Tok的所有违规行为都没有限制“副本中的另一方”。
第三,如果能在你的视频和文案之间形成联动(比如从不同角度展示同一个视频,比如上下集等。),相信你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第四,合拍偷镜。
Tik Tok对外的口号是打造“内容社交平台”,但相比我们每天发布的短视频,这两款具有Tik Tok特色的游戏的“社交属性”无疑更加明显。
2018年,有些人会利用这两个功能,把账户做大。
试想一下,如果用这两个功能互相推,隔空大喊、隔屏互动的效果会不会变得更近?
第五,互相赞美,互相推动。
在这些互推的方法中,赞和互推的引流质量可以说是最高的。
我们可以想象,什么样的粉丝回去主动看别人喜欢什么?
第一,粉丝对你很好奇;
第二,粉丝信任你;
第三,粉丝极度关注的事情。
以上任何一项都可以更容易激发用户去探索和理解自己喜欢的作品。
第六,向前,互相推动。
在Tik Tok,你转发的作品会在粉丝的“关注栏”展示,其实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原创作品”。
046968cca590844100c93' alt='干货丨关于抖音互推,这里有8种玩法!' />七、唯一关注
唯一关注的互推原理,与上面提到的“点赞互推”相近,借助粉丝的好奇心、关注力来实现互推的效果。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唯一关注的另一种玩法。
很多抖音大号想要变现、引流,但是把微信号放到个人信息一栏、评论、文案中,账号被降权的风险又太高。
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引导用户去自己唯一关注的“客服号”、“服务号”,在小号里面放置完整的联络信息,从而实现导流的行为。
八、直播互推
相比于短视频,抖音官方对直播入口的管控反而不算太严(毕竟人不多),所以在直播中,进行互推的账号可以相对放开推广。
八种方法既可以单独来做,也可以彼此组合,多做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最后,送给用心做抖音的朋友们一句话,互推只是方法,做好内容才是核心,用户引来了只是第一步,能把他们持续的留下才是真本事。
PS:更多抖音问题解答,运营技巧,以内部资料进知识星球【抖音特训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