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怨声载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佳能在单反视频领域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这一切直到微单视频的出现才略有改变。但到目前为止,佳能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视频单反相机。从十年前的5D2到EOS。
r,佳能在过去的十年里走过了多少坎?
2005年发布的第一代1280万像素5D是一款纯拍照单反。推出后,其售价不到2万,这让全画幅褪去了“高不可攀”的形象,逐渐走红。随后,尼康在2008年发布了全球首款视频单反D90,但其1280720/24p的视频格式和5分钟的拍摄时限并没有引起视频市场更多的关注。
紧接着,佳能在2008年底推出了5D2,不仅可以拍摄19201080P的全高清视频,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全画幅图像传感器,获得“胶片般”的浅景深图像。全高清视频结合全画幅的浅景深拍摄能力和佳能丰富的镜头组让5D2视频功能风靡全球,其带来的低成本“电影般”影像吸引了全球影像爱好者和专业视频制作人的关注。
5D2的2100万像素CMOS是为了拍摄高分辨率照片而设计的,但对于拍摄视频来说是一个烦恼,因为它只需要大约2亿像素就可以满足全高清视频分辨率(拜耳CMOS)。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采用微调的方法,即只使用CMOS的中间部分,但这带来了微调系数和视角的变化。另一种方法是读取CMOS传感器的所有水平像素,以确保全画幅视角,但这将带来巨大的数据量。毕竟,视频是每秒24/25/30/60帧的连续图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佳能在5D2上采用了特殊的CMOS像素读取设计,既保证了全画幅像素的读取,又通过隔行抽取减少了读取像素,从而减轻了信号处理的负担。
隔行提取解决了全画幅CMOS的视频读取问题,但也会直接影响图像质量,色彩混叠和锯齿恶化会很明显。
虽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但以5D2为代表的单反视频粉丝不计其数,甚至已经渗透到传统的广电市场,偶尔还会在高端电影市场挑动局势。当时,佳能以一个革命者的形象圈住了无数人。2011年11月,佳能在巅峰时期继续高调发布《影院》。
EOS,甚至直接把发布会开到好莱坞。
中高端电影。
EOS承载了佳能在专业影视领域的野心。佳能会同时打两行。如何处理好CinemaEOS和EOS单反的关系,平衡两者之间的定位和差距,成为一个长期的课题。另一方面,专业影视制作人的拍摄设备究竟应该是单反结构还是专业相机结构也成为了热门话题。单反外观的电影院。
EOS 1D C作为这一过程中的实验模型,已经成为市场上的过客。
2012年,佳能发布5D3,像素数量小幅提升至2300万。在视频模式下,改进了CMOS像素采集方式,视频质量大幅提升。虽然佳能官方没有公布具体的处理细节,但大多数人认为采用了像素合并。
除了像素读取方式的改进,5D3还提供了基于帧间压缩格式的帧内压缩ALL-I记录格式。
,这些配置都让5D3在高清格式为主流的年代强化了佳能的视频单反地位。5D4发布于2016年8月,与上一代型号中间更是间隔超过了4年。这四年中市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索尼已经在全画幅微单布局了6个型号,4K也已成为新的单反/微单的标配,人们对于佳能新单反的期望值很高。
5D4虽然配备了4K录制能力,但其CMOS中央点对点的裁切模式和升格模式下分辨率的限制令人如鲠在喉。全像素双核CMOS自动聚焦和后续增加的C-
Log为5D4扳回一点颜面。但此时5D4已不再具备当年的市场雄风。
再后来就是佳能全画幅微单EOS R的舞台了,我们继续强势围观。
本文由影像麦客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在文后留言吐槽,加入各种专业影像创作与技术交流群、下载文中各种资源,请私信“影像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