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文 | 轩窗
智东11月2日报道称,昨天Aauto快手在总部举办了Aauto快手人工智能沙龙。会上,Aauto快手科技AI技术副总裁郑文与智东西部等多家媒体详细分享了Aauto快手在AI领域的进展,并就Aauto快手如何在产品中运用AI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
由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苏华于2011年创立的Aauto Facter目前定位为短视频社区平台。据了解,Aauto faster日均用户数已达1.3亿,已产生70亿条原创短视频内容。从日常使用情况来看,Aauto中的用户将产生1500万个短视频,日使用时间将超过60分钟,平均日视频播放量为150亿次。
庞大的视频流量和用户数量也决定了Aauto Quicker必须应用AI技术进行平台运营管理。我了解到,目前Aauto faster有四个技术团队,分别负责前端引擎、特效设计、视频内容审核和视频内容理解。一般来说,亚图快手有近几百名技术人员。
那么,Aauto faster是如何利用AI技术来运营海量视频和3亿多用户的呢?今天,智慧会带你去发现。
# 1.Aauto Facter日常运营中的AI技术。
沟通会上,亚图快科技AI技术副总裁郑文向智东、西部等媒体详细介绍了亚图快科技AI技术的布局。
(郑文是清华大学软件学院2001级。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生,博士。他曾在硅谷多家知名公司和初创公司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工作。郑文目前是Aauto Facter的人工智能技术副总裁,领导Aauto Facter。
AI、AR、CV、CG等。)
根据郑文的说法,由于Aauto Facter的大量用户使用低端机型,高级人工智能现已推出。
技术对设备的计算能力要求极高。为了让普通用户体验AI技术,Aauto quick定制了底层平台,这就是Aauto quick开发的YCNN。
深度学习推理引擎。这个引擎可以让Aauto Quicker APP上的AI技术在大多数机型上高效运行,并且针对不同的机型和不同的硬件进行了适配和优化。
郑文表示,YCNN深度学习推理引擎已经根据Aauto faster平台的特点构建了针对性的模型,在Aauto faster平台上运行比市场上的通用引擎快2 ~ 3倍。
Aauto faster中APP的日常运营包括四个环节:视频制作、视频理解、用户理解、视频分发。根据郑文的说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从视频制作到视频分发的每一个环节。
1、利用AI给用户视频生成增加乐趣:
首先,在视频录制和生成方面,Aauto faster使用了大量的AI算法,让用户生成的视频更加有趣。
其中,郑文突出了八个方面:
(1)三维人脸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脸的三维重建,其中会调用手机硬件进行3D光照,画面被激活,人脸发生变化;二是利用这一技术驱动表情,在用户拍摄视频时利用算法将人脸替换为Animoji。
(2)语义分割:该技术在Aauto Quicker视频中有两个具体的应用。一种是分割人像,方便后续的特效处理。第二,头发的分割可以实现头发的变色处理。
(3)身体姿态估计:该技术可以在视频中识别和定位用户的肢体动作。
(4)手势识别与检测:该技术主要用于识别用户视频中的各种手势,并结合Aauto faster推出的各种虚拟动画,为视频增添了更多的玩法和乐趣。
(5)AR相机的姿态估计:据了解,这项技术是由Aauto faster开发的,在苹果推出AR Kit之前,就已经在Aauto faster上应用了。这项技术将Aauto Quicker视频中的虚拟对象与用户的真实场景相结合。
(6)智能视频编码:该技术将分析视频的复杂性,并进行ROI分析(的区域)。
兴趣的缩写,字面翻译为兴趣区域
(7)智能暗增强:这项技术可以检测视频内容的暗光,如果画面亮度太暗,这项技术也会增强视频画面的亮度。
(8)画质检测:该技术可用于模糊检测和脏镜头检测,可检测视频清晰度较低的视频内容或镜头中的块缺陷,系统会以信息提示用户。
2、利用AI对视频内容进行理解:
视频上传后,Aauto Quicker的AI技术也将使机器能够学习理解海量视频内容。
在理解视频方面,Aauto faster中的AI技术需要做两个任务:标注视频和语音识别合成。
视频标注包括识别物体和场景,而物体包括人和物体。在标签方面,Aauto Quicker也建立了自己的标签树,对不同维度的对象进行分类。
分。语音识别与合成方面,则包括了视频语音转文本和语音合成两个方面。
3、利用AI对用户进行理解:
快手APP定位是构建一个面向普通大众的社区,目前日活用户数量达到了1.3亿,用户群非常庞大。而从运营的角度来讲,为了为用户进行精准的推荐,快手需要利用AI对用户进行理解,而理解的方式则是通过对视频内容和用户行为进行分析。
在理解用户方面,快手会对视频内容进行理解,并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包括理解用户所处的位置等。此外,快手还构建了用户理解向量,从用户兴趣、用户关系等不同维度理解用户。
4、利用AI实现视频和用户的精准匹配
在内容的匹配和分发上,快手也运用了不少的AI技术。据郑文介绍,快手有实时在线学习推荐系统,可以将用户实时行为推向在线推荐引擎和日志系统两个方面。
在线推荐引擎包括了检索、线上模型预测和排序三大引擎。其中检索引擎,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视频作品和用户进行精准理解;线上模型预测引擎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特征的比对,为用户进行视频推荐;排序引擎则用于快手社区内容多样性、内容风控和原创保护等方面。
日志系统则会将用户的实时行为以秒级的速度及时更新到模型中,内容则用于对新增视频的线下挖掘和模型的训练。
而就在10月30日,快手还宣布正式推出营销平台,宣布进行商业化加速。快手营销平台,包括快手广告和快手商业开放平台两大部分,相关的产品包括:信息流广告、品牌标签页广告、粉丝头条、快接单、快手小店、子母矩阵号、商业号等。
与此同时,快手也将自身定位是一家“AI+大数据+社交”的公司。在其营销系统中,快手特别强调了AI大数据的应用。快手CTO陈定佳也表示,快手未来的广告和营销会更多地通过AI和大数据分析实现。
# 二、快手将获新融资?
快手成立于2011年,最初名为“GIF快手”。当时智能手机普及率并不像现在这么高,流量资费也非常贵,因此快手最初的产品都是GIF格式的。
2013年快手开始将产品形态由GIF转型为短视频形式,2014年正式将名字改为“快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流量资费的下降,快手的用户数量也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年1月快手的日活用户达1000万,2016年总用户突破3亿,2018年日活用户超1.3亿。
在资本方面,快手也获得了不少投资机构的垂爱。2017年3月快手获得了由腾讯领投的3.5亿美元融资,估值也达到了30亿美元。今年1月,快手还曾被爆出即将进行融资总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融资,按照这次的融资计算,融资后快手的估值将达180亿美元。
而就在昨天,美国媒体The
Information爆出,腾讯、百度和红杉资本正在与快手洽谈融资事宜,融资成功的话快手的估值将高达250亿美元。不过,目前快手对此事并没有做任何回应。
今年6月,快手还完成了对Acfun(又称A站)的整体收购,具体收购金额未透露。收购后,A站保持了独立的
品牌运营,原有团队保持不变。快手方面则表示,会在资金、资源、技术上给予A站支持。
# 结语:AI技术已渗透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在本次的沟通会上,快手详细介绍了AI技术在其平台日常应用的过程,全面展现了快手日常运营的全貌。从整个沟通的内容来看,AI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快手运营的日常。
如果从用户的角度来看,AI技术其实已经全面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并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