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奇艺、哔哩哔哩、腾讯视频相继发布2019年财报。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19年对于长视频平台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年份。短视频平台如Tik Tok和Aauto Facter的崛起确实来势汹汹。在这种情况下,长视频平台需要加快盈利模式的探索。
巧合的是,2019年是哔哩哔哩建国十周年。让我们以哔哩哔哩为例来讨论一下。
作为国内唯一的社区视频平台,观察其核心维度只能看用户。然而,在哔哩哔哩,日活跃用户从年初的3000万增加到年底的3800万,增长了27%。然而,用户的平均日使用时间趋于稳定,最高季度达到81分钟,最低季度达到77分钟。换句话说,在这3000万用户中,几乎每个人每天在哔哩哔哩停留超过一个小时。
(数据来源:府谷影视档案)
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哔哩哔哩用户可以观看UPmaster的内容,玩游戏,刷直播,购物。而刷完主要内容,依然是用户登录哔哩哔哩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数据显示,去年第一季度,哔哩哔哩89%的播放量仍由UPs打造的高质量视频贡献。
本质上,哔哩哔哩也是一个原创内容创作社区。国内经常有媒体称哔哩哔哩为YouTube,但其实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对创作者开放,可以自由上传内容,是一个碎片化的丰富内容平台。
但是你要知道,YouTube是嫁接了谷歌的广告系统,创作者的内容在YouTube上播放时可以根据流量进行划分。意思是只要内容够高,有足够的流量,就能赚钱。
另一方面,哔哩哔哩虽然努力为UP创造良好的创意和用户观看氛围,弹幕和百万播放量。但是,哔哩哔哩本身并不能给UP车主带来丰厚的流量回报,一些补贴只是不足以支撑UP生存。因此,目前哔哩哔哩Big UP业主的商业模式是在哔哩哔哩吸引拥有百万粉丝的外部商业广告。
那么,在视频网站常用的内容电商和直播投放中,B能带来什么价值呢?让我们看看以下三个维度:
一是划分不同领域,增加内容营销接触。从哔哩哔哩平台来看,除了以第二元为代表的第三区,还新增了音乐、科技、游戏、时尚、数字、广告等领域,可以吸引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原创内容,提升贡献率和用户活跃度。对于创作者来说,增加了多元化、包容性的内容曝光平台。对于品牌来说,就是增加丰富的内容营销人脉,有更多的营销机会。品牌可根据自身品牌调性,打造生活、科普、娱乐等不同风格UPs的差异化内容,植入产品和品牌广告,覆盖更多用户。
第二,哔哩哔哩重点支持直播业务。从平台机会成本来看,哔哩哔哩急需自我造血,直播是一个关键的业务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平台将给予UP车主和品牌更多的创意激励和流量机会进行直播投放。
第三,打通社交电商和短链营销闭环。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社交平台不同,目前哔哩哔哩站外分流没有限制,UPowners可以在片尾标注微博或微信ID和淘宝窗口链接,直接为其他平台或电商分流用水。
因此,对于品牌来说,哔哩哔哩的内容电商和直播有机会和营销价值被激活。但互联网环境变化太快,品牌入驻越早,平台的真实用户和流量就能收获越多。
当然,有利也有弊。目前,哔哩哔哩的营销圈和效果很少。结合品牌营销风格,目前的品牌主要采用社交平台的基本营销套路,而忽略了真正影响营销效果的哔哩哔哩文化和品牌。
“潜规则”。
要知道,哔哩哔哩用户是一群对内容要求非常高的年轻人,特别注重品牌账号运营的节奏和态度。如果品牌号被用户发现内容输出比例不高,其他平台的内容被例行转发,会引起用户的反感。用户会认为品牌缺乏入驻诚意,没有融入哔哩哔哩文化。比如最近一位明星落户哔哩哔哩,就面临着“被劝退”的尴尬场景,因为用户发送的视频数量少,质量也很难让人感兴趣。如果品牌复制双微抖的内容,那启动哔哩哔哩营销也是徒劳。
最后,品牌还需要匹配UP主的风格,共同打造内容。通过查看很多UP主视频的种草视频,发现UP主视频的营销风格会更加个性化,会更加关注粉丝的喜好。对于品牌知名度和基因曝光度很强的广告主来说,需要格外关注。这也与极链科技视频提出的视频联网模式不谋而合。在视频联网模式下,广告应与视频内容相结合。也就是说,AI搜索视频中的场景或对象,以匹配最合适的广告时间。
如今互联网环境复杂多变,品牌在长期面对提升产品销量的命题时会有“应激反应”。在各种新兴渠道寻找机会,一旦有了新的流量平台和营销把握,就会迅速进入市场。
但品牌在开展哔哩哔哩营销、追求产品销量增长的过程中,需要提前掌握平台的文化和调性,敏锐洞察年轻人的兴趣倾向、语言趋势和社区文化,谨慎进入市场。这样,就可以避免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