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饮料行业已进入明显同质化阶段。与六个核桃相比,三只松鼠的饮料可能没有这么高的消费者接受度和核心竞争力。
正文:赵征
标识:BMR2004
(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张燎原发布“第二大脑”)
2019年1月13日腊八节,三只松鼠的首款跨界坚果饮品“秒脑”(混合坚果双蛋白咖啡牛奶)在天猫旗舰店开卖。上市第一天就卖出了7万瓶,但随后热度急剧下降。根据三只松鼠向《商学院》记者提供的数据,截至4月中旬,这款备受期待的跨界饮品三个月销量为30万瓶。
六个核桃,也是植物蛋白饮料,最近公布了他们的2018年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他们的营业收入为81.4亿元,平均每季度收入约20亿元。
据悉,“第二大脑”由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张燎原在2018年“917中国健康周”上首次发布。这是饮料行业三只松鼠第一次跨界。在年初“第二大脑”新产品发布会上,张辽源表示,坚果行业还需要持续的跨界创新,不能只从坚果行业看自己,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坚果行业。整个行业需要从初级加工走向深度多元化发展。
但大家普遍看到,三只松鼠从坚果行业跨界到饮料行业,从一个竞争不充分的蓝海市场,闯入竞争本已激烈的红海市场,因此对战略选择产生了怀疑。此外,此前电商市场的营销游戏是否能适应传统饮料市场也备受质疑。在三个月的试销期内,《第二大脑》的平均销量似乎也证明了三只松鼠在跨境饮料市场的开局并不好。
定位“补脑”市场?
至于“二次元脑”是什么饮料,三只松鼠在《商学院》接受记者采访的书面回复中表示,“二次元脑”是一种具有功能属性的休闲饮料,由榛子、夏威夷果、杏仁、开心果、腰果等六种坚果研磨而成的坚果果酱调配而成,搭配进口奶粉,使其具有坚果植物蛋白和牛奶蛋白的双重蛋白组合。添加了MCT和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缓解疲劳的功能特性。具有浓郁的咖啡风味,能有效补充身体所需能量,解决当代年轻人“脑累”“脑不足”的窘境。
显然,“二脑”不是普通的饮料,而是一种有补脑需求的功能性饮料。其目标人群应接近“六个核桃”“露露”等植物蛋白饮料。但是,“第二大脑”的公式略有不同。根据三只松鼠提供的数据,“第二大脑”用榛子等6种更高端的坚果组合代替了普通的核桃和花生,保证了更好的植物蛋白。同时,通过添加牛奶蛋白,“第二脑”的品质远优于以往的植物蛋白饮料。
“加入咖啡味,打造更有特色的口感,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和调性。与牛等功能性饮料相比,二脑是非强功能性饮料,是通过消费场景的针对性设计,营造出缓解大脑疲劳的心理和生理效果。”三只松鼠说。
2018年,三只松鼠进行了全面转型,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商业模式。即深耕产品,打全网,站线上,赢全国,沉淀能力。即首先开发消费者和市场喜欢的产品;二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有趣、有创意的创作和自我传播;三是天猫为主线,给市场带来巨大流量,回馈数据,提升产品;第四,如果产品验证好,未来会通过线下布局的成千上万的小店推向全国;五是实现全环节数字化,沉淀企业数字化能力。
据了解,目前“第二大脑”仅在三只松鼠的天猫旗舰店销售。产品通过线上渠道验证后,未来的“第二大脑”将通过零售网点进入抛菜店、松鼠店,尤其是全国各地的线下店铺。上市第一天就卖了7万瓶,3月份整体卖了30万瓶,不温不火。
缺乏营销手段很难攻破红海市场。
众所周知,中国饮料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各个细分市场都有很多品牌参与竞争。但市场上的龙头品牌仍然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娃哈哈、农夫山泉等老牌饮料企业。甚至在植物蛋白饮料市场,露露、杏仁露、6核桃牢牢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作为电商品牌,三只松鼠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电商平台。过去的成功来自于拟人化的互联网营销,通过塑造三只松鼠的IP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但在饮料市场,面向传统大众市场,渠道以传统超市、情侣店为主,电商渠道几乎没有优势。而营销传播主要以传统媒体为主,依靠高频广告传播来扩大影响力。
但三只松鼠靠电商品牌和电商渠道发家,饮料在网上没有太大优势。大部分消费会集中在线下门店,比如超市、街边小店,因为饮料消费的特点就是这样。大多数人在口渴的时候选择购买饮料,这是一种即兴消费。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只松鼠原本的渠道优势变成了劣势。
而且,三只松鼠推出的“第二脑”是一种植物蛋白饮料,对于露露、杏仁露、六个核桃等植物蛋白饮料,也被定位为“补脑”。与这些成熟的竞品相比,存在同质化问题,在品牌传播、产品价格、渠道销售等方面处于劣势。9.9元的定价显然更贵,这让“第二大脑”很难与这些品牌竞争。
“目前,中国饮料行业。
已经进入了同质化较为明显的阶段,在坚果饮料方面,与6个核桃等相比,三只松鼠的饮料可能没有那么高的消费者接受度及核心竞争力。”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在朱丹蓬看来,在电商平台上比较受欢迎的饮料基本是以进口饮料为主,还有一些小众化、小而美的特色饮料,三只松鼠的坚果饮料目前并没有线下布局,与饮料的主流消费渠道和主流消费群体都不契合。此外,同类企业的跨界经营也没有太多成功的案例,因此三只松鼠布局饮料市场还是存在一定风险。
对于一款饮料而言,上市前夕不做大规模的营销推广是很难成功的,何况是“第二大脑”这种功能化的植物蛋白饮料,不做一定规模的营销推广和市场教育,消费者很难接受这种新产品,形成消费习惯;加上价格昂贵,销售渠道局限于网络渠道,完全靠自然销售,“第二大脑”销售不理想是意料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