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
近年来,在1905电影网专稿,出现了新的娱乐形式,如棋盘游戏、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但“看电影”仍然受到公众的青睐。
在01,的29年里,中国每年的电影票房达到642.66亿,每年观看电影的总人数达到17.3亿,创造了中国每年观看电影总人数的记录。回顾010年,中国年票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观影总人数只有2.5亿。
短短9年,中国每年看电影的总人数从2.5亿增加到17.3亿。可见,“看电影”仍然是目前最广泛的娱乐形式之一。
01, 7年以来,中国观影人口年增长率趋于稳定,观影人口平均年龄稳定在28岁左右,主流观影群体发生了新的变化。
时代变了,观众也变了。在当前庞大的中国市场中,看电影的主流观众是哪一个群体?不同年代的观众在选择电影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高质量的作品要突破哪些圈子才有机会成为超级爆款?关于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今天开始讨论。
迭代'/
01
迭代
近日,1905电影网官网微博发起观众观看频次调查,共记录有效样本491个,其中00后样本277个,90后样本132个,80后样本64个,70后及以上样本18个。调查结果指出,中国电影的主流观众是以年轻一代为主。
迭代'/
1905电影网官方微博观众观影频率调查
猫眼研究院发布了一组比较准确的数据。从2007年的01到2000年的02,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8.25岁、28.73岁、29.18岁和28.8岁。虽然总体平均年龄在28至29岁之间,但从01的27岁到02,的20岁,这一年龄范围内的对象已从1989年出生的对象变为1993年出生的对象。
中国观众正在有序地形成迭代,并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迭代'/
小谢,出生于1997年,今年24岁。电影对她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当她有空的时候,她想去电影院打发时间。"她最后看的电影是《二哥来了怎么办》。“因为我朋友喜欢胡先煦,她就和她一起去看了。电影质量不是很好,但也能给它一个合格的分数。”这是她今年看的第26部电影。小谢平均每月花3-4次时间看电影。
出生于1997年的小马也和我们分享了他最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1921》,因为看了《觉醒年代》之后,他对这段历史变得非常感兴趣,所以一直很期待《1921》。“它上映的第一天我就去看了。”
巧合的是,无论是《二哥来了怎么办》还是《1921》,主要用户画像都落在了20-24岁的观众身上。截至目前,02一年票房前三的《你好,李焕英》 《唐人街探案3》 《速度与激情9》的用户画像也是以这个年龄段的观众为主。
青春、历史、喜剧电影的主要受众都集中在20-24岁的观众。于是,当下观众迭代的年龄范围更加清晰,主流影院观众的大旗在95后甚至00后逐渐扛起。
重复
g>' />图片《二哥来了怎么办》观众用户年龄占比
《1921》观众用户年龄占比
实际上,早在2019年,20-24岁观众已经完成对25-29岁观众的覆盖。
2019年度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用户画像,20-24岁观众比例是27%、高于25-29岁观众所占的21.8%。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众用户年龄占比
在年度票房第二名《流浪地球》和第三名《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用户画像中,20-24岁观众均是贡献票房的第一主力。尤其《复仇者联盟4》,该年龄段观众较25-29岁观众所占比例高出10.9%。至此,95后日益成为电影院的主力受众。
《流浪地球》观众用户年龄占比
《复仇者联盟4》观众用户年龄占比
时间回到2017年,25-29岁的观影人群还是影院主流观众。2017年度票房排行榜前三名的《战狼2》《速度与激情8》《羞羞的铁拳》,票房主要贡献者均为该年龄段人群。而2017年时,25-29岁的观众里,90后占多数比例。
2018年,90后逐渐被95后迎头赶上,年度票房三甲影片《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的观众画像显示,20-24岁群体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后两者的用户画像中,该群体占比与25-29岁年龄层观众不相上下,前者超越趋势愈发明显。
从90后到95后甚至00后,时至今天,中国电影主流观众迭代仍然继续。
02
破圈
不同际代的年龄差异,会造成观影决策的分化。
00后小青是一名大一学生,以她的观影习惯,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之前,会拒绝参考口碑评价,“我更喜欢靠自己的直觉选择想看的电影。比如很多青春片,就算听说口碑一般,但还是想去看看。”
而小马则表示,自己选择一部电影之前,会先不涉及剧透地了解影片内容,比如看看预告片,是否契合自己的审美。
灯塔联合毒眸发布的《决策的价值――2020中国电影市场用户报告》曾对不同年代用户的观影行为作了一个有趣比喻,00后和95后观影品味接近,都是在“看自己”,这大概可以理解为,00后和95后热衷欣赏与自我成长阶段相关、或者是能够投射自身经历的作品,2020年,他们最爱看的影片都是《如果声音不记得》。
《如果声音不记得》豆瓣评分4.0,累计票房3.34亿,24岁以下的观众群体占比高达74.3%。
该片在口碑并不突出的情况下能够突围,主要依仗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下沉营销。数据显示,该片的抖音热度达1365.1万,是同期影片《赤狐书生》的三倍,要知道,抖音主力用户是以95后为主年轻一族。
于是,找准影片受众、契合营销阵地,成了《如果声音不记得》票房成绩脱颖而出的策略。
《如果声音不记得》观众用户年龄占比
上述报告同步指出,90后是观影需求分割线。2020年,90后人群最爱看的影片top3分别是《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除暴》和《信条》。单从这几部作品来看,很难归纳这个群体的观影喜好。从《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看,他们会为情怀花钱,从《除暴》看,他们也会为爽片买单。
90后张张是个影迷,大学时期,一有时间就会往电影院里钻,但步入职场之后,时间长期被工作占据,去影院的频率也少了很多。据她回忆,上一次到影院看的片子是《我的姐姐》,“当时是跟妈妈一起去的,清明假期还是比较悠闲。”
现在走进影院之前,她的选片态度,一是选择口碑好的作品,二是选择有偶像参演或自带情怀的作品,至于其他电影,大多会选择在手机上观看。
80后和85后看电影的需求更多是从“看孩子”出发,他们去年最爱的电影都是《汪汪队立大功之超能救赎》。
87年出生的老余告诉我们,近些年来,她与孩子越来越成为支持动画电影的常客。尤其是生了二胎之后,一家四口去看动画片变成家庭乐的重要活动。
当然,即使现在的主流观影群体愈发年轻,即使不同际代的观众喜好无法统一,但优质作品总能撬动起不同群体的观影兴趣。
2021年春节档的《人潮汹涌》,原本在春节档内票房排名最末,后来凭借强劲口碑在排片率和上座率双双逆袭。摊开该片的受众画像,20-24岁、25-29岁、30-34岁的年龄占比分别为25.5%、22%以及18.6%,整体差距不大。
《人潮汹涌》观众用户年龄占比
而受众在这三个年龄层中同样相差不多的,还有口碑港片《怒火重案》,后者受众在20-24岁、25-29岁、30-34岁的年龄占比为23.4%、25.5%以及21.8%。
《怒火重案》观众用户年龄占比
截至发稿,《人潮汹涌》总票房最终突破7亿,位列今年年度票房排行第11位;《怒火重案》累计票房5.68亿,连续11日豪取日冠。
归根到底,影片受众击破单一圈层的壁垒,完成多个年龄段观众层的突破,某种程度上,更容易在市场上突出重围,博得更优异的票房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