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镇的企业家精神。
1月2日,23岁的韩国小伙朴敏(左二)带着创业团队的同事调整桌椅,准备拍摄一部短视频剧。他的创业不到一年,主要拍一些有正能量、有教育意义的网络短剧。春节前,他们拍摄并推出了几部关于春节旅游高峰和过年的短片,获得了很多粉丝的好评。
29岁的郭正在办公室里泡茶。他经营着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见证了近年来当地电商的发展。
34岁的蒙古女孩李盘在经营自己的参茸土特产。她开网上微店已经快5年了。
30岁的陈刚(左)现场尝试了用自己的产品做的韩国烧烤,而严伟祺则拍了照片。他们曾经是高中同学。去年,陈刚受严伟祺邀请一起创业。
31岁的冯玉祥(左一)和创业团队的同事整理出了真正CS的武器装备。冯翔在当地一所中学担任体育老师,2015年辞职。
33岁的张穆(左)在店里给店员一天的工作。她在韩国学习工作,回国后在珲春开了一家韩国化妆品店,线上销售额占70%。
39岁的吴(右)在一个600多平方米的温室里种植了2万盆肉质植物,主要销往韩国。他是韩国人。在深圳呆了10多年,2017年回到家乡创业。
珲春,一个位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交界处的小镇,已经成为东北亚的新门户。许多年轻人回国创业,在边境城镇追逐梦想。
\ -
“明天是三十,我是来提前给老铁拜年的!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效率高,钱包鼓鼓的,食物好吃!”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吉林省珲春市的陈刚在手机前迎接网友。“今天,我教你做一道当地的年夜饭,‘酱焖林蛙’。”他把调味汁放进锅里,煸炒配料。30岁的陈刚是本地人,去年她和同学共同创办了一家食品公司,专门经营烧烤蘸酱、冷面等韩国菜。他每晚直播一个小时,用公司生产的烧烤蘸酱做一道菜,边吃边说边卖产品,每次直播都能接到三四十个订单。产品除了销往东北地区,还销往内蒙古、山东、江苏等地。
珲春市隶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隔日本海与韩国、日本相望。边境前哨方城距海岸线仅15公里,历史上被誉为“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推进,地方发展成为中国面向东北亚的新门户,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很多当地年轻人返乡创业,在边境小镇追寻人生梦想。
经营着一家本地网络技术公司的郭,见证了近年来本地电子商务的发展。2014年创业时,他的推广业务处处碰壁。一位家具老板说,他在珲春西边喊的时候,在东边都能听到“互联网是什么?”后来,郭在当地团委的帮助下接到了第一笔生意,并专门去杭州参加了青年电商的培训。生意起步很慢,现在他每年能做几十个项目,营业额近300万元。如今,公司聚集了20多名年轻的技术精英,其中11人已从杭州、上海、北京回国。珲春的生活节奏很慢。当地商品房均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但孩子有时会生病,不得不去延吉或省会长春。
春节期间,沈迪一直在甜品店忙碌。这一次是甜品销售的旺季,她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享受假期。沈迪出生于1989年,在延吉一家旅行社做俄罗斯导游。晚
里的小甜品每个售价30元到50元不等,现在年销售额近百万元,“基本每天都有俄罗斯游客过来买蛋糕,有几个都成老顾客了。”沈迪坦言,珲春对高端甜品的接受能力不如大城市强。除了当地客户,店里还有四分之一的产品通过微店销售到全国各地,包括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实体店开设网店,因为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顾客会更放心。”
甜品店所在的巷子,以前只是当地一条不大的街道,现在聚集了许多年轻人的创业店铺。2017年,几位年轻店主聚在一起商议,“北京有南锣鼓巷,成都有宽窄巷子,咱们就叫‘青年巷子’吧。”后来有人把“巷(xiang)子”叫错成了“港(gang)子”,有店主回应说,“青年巷子,杠杠的!”
青年巷子入口处的第一家工作室,老板是90后摄影师褚云峰。他之前在山东济南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营销策划,2015年回老家开起了这个工作室。通过互联网,他接到了不少来自外地的业务,还接到过从泰国曼谷寄过来的燕窝样品拍摄。他说,一些产品在北京、上海拍摄报价要上万元,在这里几千元就能搞定。妻子也从单位辞了职,在他的工作室开起了店中店,专营花卉。
青年巷子往南过了珲春河,金马大学生创业园里也聚集着创业的年轻人。据介绍,这是当地首家“省级大学生创业园”,累计吸引大学生100余名,孵化企业30余家,带动就业200余人,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多元。
一间会议室里,95后的朝鲜族小伙儿朴敏带着同事正拍摄视频短剧,墙上贴着标语:“梦想从这里起航”“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为了一个镜头,朴敏被人反复掌掴,倒地好几次。他的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主拍一些“正能量、有教育意义”的网络短剧,团队中还有一位00后女孩儿。
朴敏在上海的大学学习金融,毕业后在上海待了一年。创业投入的10多万元里有自己挣的钱,还有来自在韩国打工的父母的资助。据他介绍,他家所在的明新村是一个朝鲜族村,不少人都去韩国打工,“挣的是比老家多不少,但那边消费挺高。”他说,珲春是个正在发展的城市,机遇多。“在这里,创业园区的办公场地是免费的。对于刚起步的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