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b站互动视频必须用电脑吗 b站上的互动视频如何制作

  

  ——————————   

  

  不知什么时候,哔哩哔哩成了我“时间杀手”的主力。无聊的时候可以刷刷温暖治愈的生活vlog这里;周末做家务时,经典的轮播剧足以帮我对抗琐碎和无聊。有时候,光看娱乐指数太高、营养太缺乏的历史播出记录,就忍不住愤恨地发现,如果我不注意,主力帮我“杀”的时间太多了。   

  

  好在精准推送还有另一面:只要你闪现一点有心学习的火花,系统就会帮你牢牢抓住,把更多“说服”内容“巧妙地”发送出去。所以看了几篇魏晋轶事和讲解《诗经》的视频后,我的哔哩哔哩页也实现了画风的突变,文化指数一直在上升。   

  

  “最开始的时候极其狭窄,只是通不过人。走了几十步,突然就清楚了。”这个偶然的发现,似乎把我带到了一个芳草鲜美的桃花源,古典文化之美无处不在。   

  

  让我第一个入坑的是一个关于王波《滕王阁序》的视频,有58分钟的“感人时间”。当文徵明用台词写的《滕王阁序》慢慢展开时,一股清新自信的风扑面而来,补充了原来的文风。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优雅和舒展,连接起来没有割裂和阻隔的感觉,仿佛它带来了自己的力量让观者平静下来。习惯了阅读过于横纵的印刷文字,这种有意的呈现,足以让人屏气凝神,在一秒钟内进入原描述的意境。   

  

  在同系列视频中,不难看出UP大师的精挑细选和匠心独运:《赤壁赋》之前,使用的是苏轼自己的书法卷轴,与文章的通透流畅相协调;说起《洛神赋》,我选择了赵孟頫的行书,充满了华丽的美和洒脱的意味。在八个字“惊则惊,对则游龙”中,你可以做到形神兼备的极致。我想这也是这类人文视频吸引观众的关键:它不是抄袭课堂,也不是乱堆放各种眼花缭乱的特效,所有元素排列的本质可能都在于“恰到好处”二字。   

  

  103010是我从中学开始接触的一部文学作品。著名的“夕阳与寂寞齐飞,秋水同色生长”这句话也让无数人体感受到了近乎直观的美。但即使熟悉了,还是有一种不理解的感觉,但又不透明:我是怎么得出“气势初出”这个结论的?“水冶朱华”怎么能和“临川笔”放在一起?“严阵为寒所惊”,又为何“破衡之浦”?很多时候,这些关于古文的问题,都是被知识的局限和不求解决的态度所消磨掉的。关于读书不厌,朱自清曾解释说:“经典给人知识,教人做人。有很多语言学、历史和修养的话题,还有很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几百遍未必能渗透到每一个地方。教人多读书是有道理的。”   

  

  看了旁边引用、逐字解读的视频,突然发现这部“传统知识点密集到爆”的神作真的充满了“亿级细节”:“张羽是老县城,洪都是新豪宅。星星被分成翅膀,地面与鲁恒相连。”这两句话看似普通,却能了解南昌地名的历史演变,知道古代二十八星与地理区划的对应关系,才能真切感受到前两句在时空上呈现的开放气势。寒鹅之所以会“声绝衡阳浦”,是因为据说北方大雁南飞衡山颜回峰,春季归来。《穆宗长风》用了“愿乘风破浪千里”的典故;即使是看似最简单的“锦鳞游泳”一词,其实也描述了鱼在水中漂浮和潜行的两种状态,充满了动感和活力.如果所有这些背景和解释都写在纸上作为笔记,不读几页你可能会昏昏欲睡。然而,有趣而详细的解释   

  

  参与弹幕和信息的感觉激活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奇妙互动。其中,有互相同情的幽默和笑话。比如当你看到乾隆皇帝的三方印章时,UP大师会无奈地吐出一句“石泉老人的著名三件套”,而弹幕则会称之为古代版的“一键三连”;看了那篇《客人有口交》之后,“自带BGM”的评论让人捧腹大笑。《滕王阁序》看到苏轼的平板字体和旁边黄庭坚的题词,大家也纷纷表示,他们的“石蟾”和“树梢挂蛇”太贴切了。毕竟普通人学古文不用坐以待毙。当然,凡是对用典有疑问的地方,大家都会饶有兴趣地分析每个用典的故事和关联性,颇有一种“共赏奇文,析疑词”的意思。   

  

  “评价从感性出发,但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感性上。”对我来说,时不时看完古文的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增加了对所见的理解和感悟。今年五一期间,我和家人一起爬山,为了一睹当地宣传的杜鹃花谷的壮丽景色。预计一场突如其来的雨过后,大部分杜鹃花都散落在各处。取而代之的是,丁香花泡桐树的花朵独自绽放,有一种独特的静谧、安全的美感。回家后,桐花和杜鹃花瓣的对比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翻到那句“等三分之二的春天,靠通化去报道和了解。”突然发现古人早就已经理解和玩转了桐花与季节的关系。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