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原声怎么弄出来 抖音怎么关闭视频原声

  

  阿水   

  

  [编者按]   

  

  作为主持人,由长江美术馆主办的“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项目,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启动,由欧宁分为特邀艺术家实地考察、参与者招募、实地录制、工作坊讨论、展览、出版和纪录片等环节。从声景的角度探讨太原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和当代现实,通过引发听觉激发参与者和游客的共情,增强地方认同感,为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搭建平台。   

  

  1、炸鸡   

  

  一场雨早早的把我赶回了酒店,还有炸鸡和柠檬红茶。当至少有一半的大脑被炸鸡占据时,一场严肃的讨论突然开始了。王婧殷漪对声音是否具有表征能力有不同的看法。学者和声音艺术家讨论声音作为一种符号的束缚,以及如何挣脱束缚。当然,它们有共识的基础——声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通过简单的复制和再复制来恢复。它不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存在,也是与一切事物的微妙联系。   

  

     

  

  太原美食街的“神炸鸡”张安定.摄   

  

  第二天中午的饭桌上,张安定秦思源也加入了讨论。秦抓起玻璃饮料瓶,将艺术家的意外截止声与现实中的幻觉剂进行对比。切割,暴露声音的本质,会产生隔着厚厚的玻璃看巨蚁的奇妙体验。手里的玻璃瓶会飞离日常场景,变成一句“哇,这是什么,好不可思议”的悄悄话。正是这个在声音实验现场玩的把戏,阻挡了听觉以外的感官。但正如长期服用致幻剂会让人发疯一样,长期切断声音与体验的联系也是如此。   

  

  以上是一群声音艺术家和学者的讨论。他们去太原参加了一个名为“太原静音”的艺术项目。这是项目的第一部分。在主办方长江美术馆的安排下,他们有四天时间聆听太原的声音。几个月后,他们需要把一个从晋阳市演变而来的大城市的声音变成一件声音艺术作品。“主持人”欧宁对形式没有限制,但每个人都觉得这个命题很难。   

  

  2、瞬间   

  

  6月底的太原,他们听到锣鼓和秧歌声,听到下午的群众声和一阵冰雹声,听说被关停的老药厂被高楼大厦包围。雨后潮湿的土壤有草食动物粪便的味道,砖缝里有细杂草。带我们参观的退休厂长继续保护着这块遗产,他的裤子是直的。当他说这话时,他很快就会显得无动于衷。   

  

  制药厂灰色的墙上开了一扇小门,露出一个厚厚的箱子。走来走去,在天蓝色的铁门关上,瞥见的树根消失了。生活中不乏这种瞬间变化带来的复杂感受,但往往还没来得及想就溜走了。艺术家的职责是离开这个时刻,塑造它,邀请它光明正大地来到这个世界。   

  

     

  

     

  

     

  

  太原制药厂旧址   

  

  至少有三个人对晋祠的声音印象深刻。殷漪的时刻是李世民像以前的导游一样通过喇叭说几乎完全相同的评论。再往前,在禁鸣区,人声也散了。赵丛's的记忆更有活力。人在晋祠行走,前后的旅游团交错,同一个解说不断靠近又不断远离。金佐宁听到游客的包在入口处刮响铁马的声音。下一排铁马加宽了,刮擦声消失了。她闪过一个念头。这是对声音和秩序关系的隐喻吗?   

  

  但最终,没有根基的局外人又怎能吞下零星的洞见,吐出共同而具体的艺术作品,对于有音响艺术装置经验的人来说,即使不知所措,缺乏灵感,至少也可以依靠成熟的方法论。专注于音乐场景中声音实验的人会更焦虑。陌生的城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他们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你需要让音乐消失吗?   

  

  3、表征   

  

  人物塑造的讨论还没有结束。后来,“代表”一词成为群体内的一种秘密语言,被朝夕相处的友谊赋予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光彩。深夜的出租车上,殷漪张安定再次打起了招呼。他们都认为现代社会的声音不断被挤压,沦为一小群“音乐”,只留下娱乐意义。   

  

  但或多或少,殷漪相信声音的神秘力量。他一年到头都在现场录音,   

有两桩事一直记得。一次对面人家开着门做法事,他偷偷录音,马上手机就丢了。还有一个早晨,小区里九点多传来歌声。他循声而去,发现一户人家开着窗唱基督教歌曲。他认为开窗是因为唱歌的人希望声音传播出去,产生影响。但为什么不是因为热而产生的通风需求呢?

  

听过岗北秧歌,研究声音人类学的王婧说,秧歌或许最早可溯源至田间祈祷的一种巫术。一半苏格兰血统的秦思源,觉得一曲一调的岗北秧歌和中原地区的音乐有明显区别,更接近他熟知的苏格兰民间音乐。官方介绍里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岗北秧歌,血统的古老要远远老于划定的年限。

  

  

岗北秧歌团的演出表

  

4、重建

  

继续出租车上的话题。殷漪张安定都不想把声音剥离出来。相反,他们想建立声音与社会、环境、俗常、身心之间的联系。

  

殷漪最近做了一个叫《真身》的项目。他为五十个人一对一地表演。演出保证金五百块,现金支付。双方准时到场归还各自保证金,迟到保证金不予退换,演出取消。整个过程,观演者必须真身出现两次。此举挑战隔空交流的通行做法,过程繁琐,由契约精神约束,在演出开始前已先行建立观演双方的关系。

  

项目完成,最短的演出时间是45分钟,最长三个半小时,大约一半时间在聊天。殷漪为观演者度身定做演出内容。他不满足于演出现场的观众没有面孔和个性,激进地一步跨到这里。最绝的是,演出结束后,每位观演者都会收到一份他根据对对方印象制作的茶饮。红茶和绿茶各半的组合送给油腻的文艺青年,口味一言难尽。

  

艺术家和观众一起创造一件作品,一个空间,一段时间。艺术家的异想天开,在集约化、智能化的时代允许人返回到小小的单体细胞,置身透明膜的包裹中让声音重建个体之间的关系。

  

  

殷漪《真身》现场陈列的“声音设备”,他会在里面挑选物件为观演者表演。

  

5、纽带

  

这群声音艺术家和学者,来自一个很小很小的池塘。国外的这块领域,就像小池子里经常发生的,大家各自捍卫自己的方法理念,猛烈争吵,不断迭代。国内静悄悄,这批人彼此虽然认识或至少耳闻,但此前少有机会像现在这样几天几夜捆绑在一起,发生“表征”式的持续讨论。

  

倒数第二天晚上,大家去太原最好的一家Live

  

House听噪音演出。台上一个年轻姑娘在没完没了地念条文,剩下两位各自为阵发出声浪。观众快跑光了,他们无所谓。那天是吉他手生日,他只是想给自己庆生。用张安定的标准,这支不是乐队的票友还没到论及技术和风格的地步。而大部分玩声音艺术的,都卡在技术和风格。再往前是什么?

  

殷漪从前大概也是这样,大学时代和两个朋友组乐队“死亡诗社”,缓慢发泄千年之交大学生和青年工人的苦闷。在奔跑前进的时代里,这样的乐队自然会夭折。但与此同时,声音与空间、时间、社会关系、理性无法抵达地带的关系继续被他思考。

  

欧宁长期研究的就是这件事。太原之前,他和苏州寒山美术馆合作了《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项目,通过田野录音和文献来研究一个地方的当代和历史音景,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声音地理(sonic

  

geography)。

  

这样说比较抽象,其实它有人的温度。因为人的存在,地方被释义为“有意义的地理定位”。人和地方之间会产生情感纽带,于是“日久他乡变故乡”。这个过程中,听觉和嗅觉最为直观,比思维更快开启记忆的通道。

  

2005-06年的时候,秦思源在北京做过一个项目,请四位英国的声音艺术家去北京,创作反馈这座城市声音的作品。同时他收集北京人最爱的城市声音,从出租车打表声、鸽哨,到树上打枣用搪瓷脸盆接的声音无所不有。他开始意识到声音的丰富和连通记忆的刹那性,后来应邀在史家胡同(曾是他家族的老宅)做了一个方寸之间的老北京声音博物馆。

  

2017年之前,秦思源没再做过这一类尝试。重拾的时候,他仍然在想:还原消失的声音应该怎么做?声音深藏在人的记忆里,要如何晃动深深的潭水,并不简单。

  

6、介入

  

拜访莲花落传承人王名乐的时候,他正好在为太原的每条老街创作五分钟左右的莲花落作品。他有个想法,做一幅太原地图,按哪里,就冒出哪里的声音。

  

早就有人做过这件事。它有缺陷。在无关的场景,按键播放出被层层盘剥后的声音,我很怀疑它除了粗糙的档案效果,究竟能唤起多少身体感觉。

  

那要怎么办呢?王婧是研究声音人类学的。她在长江美术馆删繁就简地做了一场讲座,梳理声音研究的艺术和学术史。王婧本硕时期的专业背景是传播学,这门学科容易在路的尽头碰上理论的墙。她对声音敏感,又对人类学感兴趣。从理论的尽头继续思考,迟早会与哲学相遇。哲学以声音为载体,她变成国内这个领域最好的学者之一。

  

声音艺术家们用机械噪音表达对未来的乐观,用无意义的声音作诗,甚至用声音挑衅人对声音的期待。

  

声音可以静默,静默亦可能喧嚣沸腾。

  

  

王婧在长江美术馆的讲座 王婧 供图

  

  

早期先锋艺术中的声音艺术作品拼图 王婧 供图

  

王婧对萨满、巫术、咒语很感兴趣,艺术家们也对声音的精神力量感兴趣。长久以来声音难以被留存,精神永续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在声音的宇宙,即使有现代录音设备的帮助,一个音乐现场的精神和氛围仍会经常在录音作品中所剩无几。

  

苏州的地方音景项目诞生了30件声音艺术作品,有一件作品的故事欧宁很爱跟人讲。

  

项目的参与者里,有一位旅欧九年的建筑师郭廖辉。一开始他有点暗淡,从给大家讲建筑开始,形象逐渐鲜明。在苏州的时候欧宁怂恿他去看一个“很有意思的空间,里面的尺度很奇妙”。芝麻开门的咒语必定生效,郭廖辉背着书包进了黑洞洞的莎莎舞舞厅。去之前他为了表示懂经,打开手机给大家看他去过的欧洲舞厅,进门才发现想象的偏差。

  

廉价的空间里人人贴身热舞,但一曲结束灯光会调亮,方便转账30元/支的舞资。欧宁老到,抱着胳膊暗自观察,郭廖辉打开电脑开始做PPT压惊。被女士们拉了几次之后,他以为有人快要坐上大腿,弹起来就跑了。

  

这个故事变成一个叫《曲终人散》的作品。透过木盒的孔,油泥塑像们在迪斯科的声音里跳舞。故事还告诉我们,当观察者被触碰,真正介入空间,一切都会不同。

  

  

张大静×周沛勇×方奋筹,《曲终人散》,免漆板木盒,油泥雕塑群像(20cm高),电动转盘,黑胶时钟,迪斯科发声灯,绒布,镜子,声音,2021年(雕塑部分)

  

7、太原

  

短短几天里看到的太原城,极新和极旧并存。东北部的老城区往南边舒展腿脚,新城区板盒状的高楼丛生。解放大楼的档铺里什么都有,清和元老店里的年轻食客越来越少。接下去,这群人还要至少再去两次太原完成作业。

  

  

太原街道,树荫下总是凉快

  

  

窦大夫祠,唐代和明清时期建筑并存,区别清晰

  

从解放大楼出来,在一马路之隔的天主教堂里望了一场五点钟的弥撒。神父念诵经文的调式一时仿如说唱,从清晰的普通话滑入别样的轨道。天主教的仪轨,引导人群像波浪般起伏,让金佐宁想到自己七年的天主教学校生活。

  

仪式的最后是所有人互道“祝你幸福”,又是一种此即彼伏的声音。为什么人会对重复的回声产生特殊的感觉?为什么正午冰雹的声音迷人?为什么在酒店的高层打开窗户,下面升腾起来的永不停止的交通声会让人出神?

  

期待艺术家们的回答。

  

文中人物按出场顺序:

  

王婧 ,声音实践策展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声音研究,感官研究,艺术人类学。

  

殷漪

  

,音乐家,艺术家,策划人。1998年组建慢核乐队“死亡诗社”,贝斯手兼主唱,至2001年转向数字音乐创作。近年来的音乐实践主要集中于个人现场音乐表演以及音乐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探索。

  

张安定

  

,声音艺术家,实验音乐人,青年文化研究者,青年志联合创始人。近年他开始关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驱动的新声音文化景观,转向声响写作、声响剧场表演与声音装置等多媒介形式融合的创作。

  

秦思源

  

,艺术家,策展人,居于北京。近期创作中的《声音总站》为长期性多元项目,其中包含历史中声音的探索、网络互动以及声音艺术。秦思源亦正着手筹备实体机构,为全面探索声音与人之间的关系开辟新路径。

  

欧宁

  

,艺术家,策展人,作家。2020年开始他重新进入声音研究领域,主持和策划一系列声音艺术工作坊和展览,包括“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苏州寒山美术馆,2020-2021年),“村声工作坊”(苏州容春堂,2021年),“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太原长江美术馆,2021年)。

  

个人著作包括《碧山共同体:如何创建自己的乌托邦》(中文版、丹麦文版、英文版,OVO出版社和Antipyrine出版社,2015年)、《Utopia in

  

Practice》(英文版,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2020年)和《乌托邦田野》(中文版,待出版)等。

  

赵丛

  

,摇滚乐队“不在话下”“阿部薰没有未来”贝斯手,现居北京。擅于使用普通的日常物件进行演奏,意图通过将细小声音的放大,简单的动作带来陌生的异样。https://zhaocong.bandcamp.com

  

金佐宁 ,策展人 艺术家 音乐人类学者。办过“昆曲锣鼓与听觉叙事”等学术讲座。其声音装置《归》曾于寒山美术馆 “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

  

展出;创作中作品包括《是,我》《广瞽仔》《与匹嫂们的跌匙卡唇》《禺东二路7号》《Rényì》等。2021年,金佐宁所策划之展览项目

  

“碎镜的流动:界限感知中重写的「现代性」” 入选OCAT 研究中心 “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终评名单。

  

王名乐 ,太原莲花落传承人。

  

郭廖辉

  

郭廖辉工作室(AtelierGuo)主持设计师。拾柴学社发起人,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学士。曾在彼得卒姆托工作室,卡鲁索圣约翰事务所,弗朗切斯卡托尔佐建筑工作室进行建筑设计实践。

  

应征者指南

  

地点: 太原长江美术馆

  

招募人数: 16-22人

  

要求:

  

1.应征者对艺术创作、策展、城市研究、历史研究、地方营造要有兴趣并有一定的知识或实践经验;

  

2.需具环境意识、正念和深度倾听的耐心,此为声音地理学实践的基本要求;

  

3.获选成为参与者后要自备录音器材。有关录音器材的挑选及田野录音(field recording)之技术应用,本工作坊将邀请声音艺术家进行辅导;

  

4.参与者可自由报名,经面试入选后免费参与,但需自行承担差旅食宿,长江美术馆将推荐周边可享折扣的酒店。

  

应征方法:

  

1.请将个人简历、作品资料在7月18日前以PDF形式发至长江美术馆邮箱:cjmsg89@163.com,邮件主题请标明#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姓名#

  

2.长江美术馆将于7月20日公布网络面试名单,7月23日进行应征者线上面试,并于7月24日在长江美术馆公众号公布入选参与者名单;

  

3.长江美术馆保留名额从缺、补增之权利;

  

4.如有疑问可以咨询官方微信Naomi-bai或电话15535106934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