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里有一个世界!听众朋友们,你们好!
昏暗的路灯下,一辆卡车和一个身影,他是一个执着的瓜农,一个平凡的父亲。近日,一位摄影师拍摄的街景让无数网友鼻子发酸,眼泪翻涌。为什么一段《路灯下的父亲》的视频打破了辩护?回家的旅途中,留下了多少忙碌的背影,计入了多少生活的温度?今天就来说说普通人带给我们的感受。
凌晨12点40分的街上,很难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个略显疲惫的瓜农独自坐在路边,路边一个人也没有,但他还在等买家。摄影师看到这一幕,走上前说话。下面的对话触动了更多人的心:这位瓜农来自河南开封。为了能把家里8亩多的瓜卖个好价钱,他驱车近4个小时,有时凌晨1点,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和女孩上学。摄影师听完视频后,不仅把瓜都买了,还把自己拍的瓜农照片发了过来,告诉他们给孩子看,爸爸拿出瓜来不容易。
视频里的瓜农,肩背微弓,稍显单薄,然而这位路灯下的父亲,身上却有着几乎天下所有父亲的影子。
当摄影师发布这段视频时,“我曾经认为我的父亲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有一天我发现他会变老和疲劳。”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父亲“无所不能”?但是因为肩上的责任,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全力以赴。
或许并非每位父亲都会在深夜卖瓜,但绝大多数的父亲都甘愿选择肩撑日月,把成年人世界里的诸多不易,永远藏在那个坚强的背影里。
亲情的归属,是路上的永恒坐标,标刻着出发的意义:家庭在身后,世界在前方。
即使已经筋疲力尽,但一提到孩子,关农的脸上就充满了爱和自豪——儿子即将大学毕业,正在实习,女儿初中成绩不错。由此可见,家庭的温暖隐藏在夜晚回家路上的星光里,甚至透露在言语的内心。这份沉甸甸的父爱,开始是苦涩的,但其实是甜蜜的。而更多的网友在视频前,在这份朴实的父爱面前,想起自己的父母,回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叹父母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的不易。
“天亮了,就在戴月回家”,有时候“卖不出去,一躺路边就睡”。这个瓜农的赶工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困难,但也充满了对收获的渴望。劳动的汗水洒下,这不仅仅是城市里的街头瞬间,更是从播种到收获的冷耕和暑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艰难的。我们的眼睛之外,有无数平凡的人,在太阳升起前的每一个清晨,在夜已深的每一个夜晚,真诚而努力地奋斗着,生活着。
岁月为证,奋斗不止,通向美好生活的足迹,永远从脚下开始,直至全力以赴。
当我们把剩下的西瓜卖完,准备回家的时候,面对着水和视频摄影师发来的照片,农民们有些不好意思,甚至表示感谢。小有好处,大有好处。
在被瓜农的故事戳中泪点之余,当行色匆匆的你我,再度偶遇跋涉的同路人时,不妨也超越各自的起落悲欢,敞开心扉,将温暖传递给那些努力生活的人。
要知道,生命的体感温度总是由我们共同决定的。就像瓜农下班回家前的最后一件事一样,他们小心翼翼地捡起车上掉落的稻草,向第二天晚上进城的返乡者传达善意。
“路灯下的父亲”令人感动,在于我们看到一位父亲为生活奔波的不易,也在于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所带来的心灵的慰藉。
这两天,郑州的大雨触动了人们的心。然而,在磅礴的大雨中,我们看到行人手拉手过马路组成“人墙”,看到有人被洪水冲走冲进急流去救援,看到社交平台转发暴雨救援信息、为“热汤”加油的爱心传递.就像关注郑州街头卖瓜的父亲一样,
人们将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给予那些正在经历着艰辛、困苦的人们,让战胜灾难的力量不断汇聚。正如经历了一夜暴雨的市民所说,他们经历了绝望,但他们在与陌生人的依赖中获得了希望和力量。愿大雨早点停,大家平安回家。
这正是:
晚上盯着长长的街道,却期待着孩子的幸福。
爱情像山一样寂静,你可以看到世界上的美好。
| 荐书 |
《与世界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丨简介丨
继 《与时代谈谈心》 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 《与世界谈谈心》 。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都市、生活、艺文、校园、新知、科技、心理、食饮、光影、风尚10个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 “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套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