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从来不是考验技术活,剪辑玩的是逻辑思维”。
最近每天和剪辑一起生活。今天看了后台的私信,很多准备进入或开始编辑行业的朋友向我要干货。在这里,我以自己多年编辑行业的经验告诉大家:其实读专业书才是学干货之王。
前年,我们公司招了一个新同事。那时,他还是个刚毕业的小男孩。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但他只对电影感兴趣。因为电影,他爱上了很多欧美一线明星。有时,他会剪下一些角色集,放在哔哩哔哩。
加入公司后,经过前辈的培养,他读了很多与电影相关的专业剪辑书籍,成长得非常快。今年年初,他被一家电影行业挖走,工资涨了一倍多。
现在,他经常和我保持联系,经常感叹公司让他读的书帮了他大忙。
我知道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剪辑书都是电影剪辑技巧和技巧。这对初学者没什么用。因为很多初学者更容易接触到企业视频之类的东西。如果你不同意,可以留言吐槽我。
所以,如果公司平时给新人推荐干货书,一般会先推Bobby O'Steen的《看不见的剪辑》。这本书容易理解,读起来很有趣。重点是可以培养你的编辑思维。新朋友也可以读作家和导演写的书。毕竟剪辑的本质就是用镜头讲故事。
作为一个新人,试着从故事的角度去理解编辑,对你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你心中有了导演的思维和故事脉络,自然就知道怎么剪了,下一个镜头也一定知道怎么表达。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编辑,你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编辑不是电影剪辑师。不管软件有多好,他只是一个胶片剪辑师。
刚入行的时候遇到一个剪片的大神(具体名字不方便透露)。没有他不精通的编辑软件。每当我遇到软件问题,我总是向他求助。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从未取得多大成就。我已经和他深入讨论了这个问题。后来发现他剪辑电影的时候,是按照别人的想法剪辑的,完全没有自己的剪辑思维。
说白了,我觉得他只是一个熟练的切片工。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你必须注意培养你的编辑思维。
只有有了剪辑思维,给你一些素材,你才能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剪出一部好电影。至于怎么创造性地去切,不是那么平淡,而是好像很厉害,需要你多方面的积累。
做导演,认识编剧,不代表你会成为大师,但不认识就没有机会。
对于初学者来说,你可以接触每一种类型的编辑软件,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更频繁地使用它。Fc.pr,可以剪切,标题可以使用,3dmax,ae。特效可以是核武器。满足日常使用。
系统再说一遍,无非以下两种情况。
1、最基本的编辑器:
软件:平面设计软件(ps)编辑(edius/premiere/fcp多种);
技能:基本影视制作流程、视频属性和视频格式等。
是的,很多宣传片和微电影都可以剪。
2.高分配:
软件:3D软件(c4d/max等)。)用于图形设计、剪辑、着色、包装和特效(AE)、音频编辑(Au/Cubase/Sampling)。
技能:剪辑思维,一定的前期导演和拍摄能力,镜头设计能力。
平面软件、视频软件和三维软件的结合基本构成了一个影视制作系统。如果三种软件都能掌握,可以说是好的。
如果你敢说你在每个类别中至少精通一个软件,我想你可以称之为大师。
剩下的成长就看你自己了。
我入行几年了,但还是需要给干货充值,主要是看书。
例如,Voltmer的《眨眼之间》,迈克尔翁达杰的《剪辑之道》,Karel Reitz/。
加文米勒的《电影剪辑技巧》,周的《魅力剪辑》,克里斯托弗肯沃斯的《大师镜头系列》等等都是必看的。
如果你想走得更远,那就是拉环。比如任何一部往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剪辑的电影,都可以挖坟考究。
以上,最后是编辑思维。
当你有了独特的编辑思维,你就离编辑大师不远了,甚至离优秀的导演也不远了。
最后一句,如果有大佬愿意投稿分享一些干货,帮助大家早日成为编辑大师,那就太好了。上帝举起四只爪子欢迎你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