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是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卷须植物,原产于中国南方和东印度,在亚洲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它在中国已经种植了2000多年。
与其他蔬菜相比,冬瓜耐贮运,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它是蔬菜产品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最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冬瓜是国家消费蔬菜,市场前景广阔。
洞庭湖周边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湖南省冬瓜主产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西洞庭管理区位于湖区,交通便利,非常适合冬瓜生产。
现总产量达30万吨左右,成为全区五大产业之一。
但湖南冬瓜上市密集,容易引发冬瓜价格偏低甚至大量烂瓜等问题。随着市场销量的逐年增加,冬瓜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为了生产效益,连作是不可避免的,导致主产区物种退化严重,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冬瓜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研究冬瓜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对于该地区冬瓜产业的发展乃至洞庭湖区整体综合经济的快速提升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南瓜和嫁接冬瓜双季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经济效益。
1 春茬南瓜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筛选出抗性强、生长好、产量高、耐贮运、商品性好的日本黑籽南瓜品种。
1.2 播种育苗
播种南瓜前进行发芽试验。根据常德当地天气和环境特点,苗木一般采用温室育苗。播种时间为每年1月中下旬。播种后,南瓜出苗约10天,3月初移栽。
1.3 田间管理
移栽前施足基肥,一般667 用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种植密度300株/667株。
,生长中期根据南瓜藤的生长状况进行适当调整,营养生长过慢则补充复合肥;如果营养生长过度,可以轻轻提起瓜蔓,切断南瓜不定根,减少营养吸收。
1.4 采收
南瓜5月下旬、6月上旬成熟后即可采收,667 产量可达1 500公斤。收割前15天停止浇水,收割时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2 秋茬嫁接冬瓜栽培技术
嫁接技术已被证明是提高西瓜、黄瓜、苦瓜和茄子作物抗性的重要途径。
2.1 砧木及接穗的选择及准备
根据多年的试验结果,以白籽南瓜为砧木,黑珍冬瓜为接穗。6月初,在温室里分别播种南瓜和冬瓜。一般在冬瓜种子播种前播种南瓜3天。冬瓜和南瓜的两片叶子完全展开后就可以开始嫁接了。
2.2 嫁接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南瓜、冬瓜苗进行嫁接。嫁接前对砧木和接穗进行消毒。嫁接时,用刀片将南瓜顶芽与1。
剪去叶片,从上到下做30斜切,深度可达茎粗的一半。
然后,在冬瓜苗的茎上,在与南瓜相对应的高度上,以相反的方向(从下到上),以同样的方法斜切一刀(嫁接后,三片叶子呈“销”形)。然后将南瓜和冬瓜的切口快速相互插入并粘合在一起,切口用嫁接膜绑紧完成嫁接。嫁接苗要遮阴,防止幼苗萎蔫。
2.3 移栽
春南瓜采收后清园,6月下旬7月上旬移栽嫁接苗。
2.4 田间管理
冬瓜需要钼
般在冬瓜移栽后50~60天及时追肥,生长期追肥应前轻后重,先淡后浓,切勿偏施氮肥,注意磷钾肥的配合,采收前15~20天应停止施肥和灌溉,以提高冬瓜的耐储性。7~8月注意冬瓜虫害的预防,并及时除虫。3 推广前景与展望
南瓜和冬瓜均为葫芦科植物,亲缘关系很近,亲和力高。南瓜品种一般根系发达、吸收水肥能力强,且有很强的抗枯萎病能力。经过多年试验发现,日本白籽南瓜与黑珍冬瓜的亲和性好,成活率高,嫁接苗抗性好。
由于嫁接冬瓜生长势、抗逆性强,采收期长达3~4个月,产量显著提高,667 ㎡产量达4 000~5 000 kg,比传统种植模式多20%~30%,可增加收入1
500~2 500元/667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
此外,春季种植南瓜,秋季南瓜嫁接冬瓜的双茬栽培模式避免了冬瓜连作造成的土壤退化,能够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土壤利用率,降低成本。以抗性较强的南瓜作为砧木,可以减少冬瓜枯萎病的发生,增加产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提高土地生产力。
另外,双茬栽培模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有效带动了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让更多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信息来自 《长江蔬菜》2019年4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