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北方人不理解”   

  

     

  

  “桂花,北方人不理解”   

  

  小时候,妈妈说   

  

  如果找不着家了   

  

  只闻就闻着桂花回来了。   

  

  我是一个来自南方的孩子。我在北方,我想念桂花.的味道   

  

  农历八月,被称为“桂月”.从多雾多雨的隽秀,的江南水乡,到鸣笛的华中平原,再到山水环绕的西南丘陵。   

  

  而“秋老虎”盛行的岭南地区,整个秋天都在南方被桂花.统治着   

  

     

  

  “桂花,北方人不理解”   

  

  桂芝通常不高,这使得桂花平易近人。或黄金和,或白银和,隐藏在深绿色。图/图虫创意   

  

  年轻的时候,中秋节前后,我们总会闻到藏在窗外的美丽,带着一丝细甜的清冷。   

  

  这是风味,不夺人气息.   

  

  ,却有着相当的穿透力。通常,当你处于恍惚状态时,一种甜蜜的感觉会温柔地融进鼻腔,但突然就温柔了。你找遍了所有地方,但还没看到月桂,你已经沉浸在桂花里了――房间里的和窗边的。   

  

  街上到处都是躲在树叶后面的满街满城皆是.和桂花,羞羞地看着你.   

  

     

  

  “桂花,北方人不理解”   

  

  这种穿透力不仅能跨越时空,还能直接击中你的灵魂。图/视觉中国   

  

  这个桂花,也是秋天的宝藏,闻着心旷神怡的味道,让人想起口舌生津.   

  

  在我的记忆中,深秋的早晨,我常常被那种甜甜的味道惊醒。只见母亲系着旧围裙做饭,在热气腾腾的锅前忙碌,汗水浸透了太阳穴。定睛一看,锅里有桂花汤。   

  

  ,敲打着瓷碗,一股巨大的味道,一股来自,的甜蜜暖流,伴随着和他母亲慈爱的目光,以及他家乡温存于心.的秋天   

  

     

  

  “桂花,北方人不理解”   

  

  这个   

trong>仿佛梦中来,游走在人间四处。图/视觉中国

  

长大后,我告别故乡,来到生机盎然的北方。北方自然有桂,然而开得不繁盛,原本淡气,便显得更加缥缈。偶然嗅见,我必要四处寻找,用力、深深吸上好几口,深怕一阵秋风来,这稀薄的气就四散而去,一旦错过,又要

  

等上一整年

  

深秋,总是南方孩子犯乡愁的时候, 因为桂花

  

天下之大,若论花中情怀者,对我们而言, 唯有桂花

  

# 苏杭二城,谁的桂花桂林在旁边,笑而不语

  

桂花,又名 “木樨” ,原产于中国南方,江南、华中、岭南,皆有她的身影。

  

作为上古花木,它的品种很多,其中最著名的选手为 丹桂金桂银桂 ,三者皆能成树,花色分别为

  

,皆在秋季开花。三兄弟中,以金桂丹桂银桂 ;还有一位弟弟四季桂,花色淡,植株矮小、适合做

  

盆栽 ,一年内能开花数次,气较淡。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北方人不懂' />

  

由上自下:丹桂金桂银桂。 图1图2/视觉中国;图3/图虫创意

  

提到桂花,不得不提 苏杭 。这两座气质相近的江南城市,每逢入秋,也是 桂花的天下 。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杭州桂,浩瀚江南烟雨

  

杭州桂花,能开出一幅浩瀚江南烟雨图 。“繁星皓月万点,半城桂树满城”,农历八月、中秋前后,桂花馥郁就像 金墨入水

  

,将整座城市 次第晕染 ,煞是丽。西湖本就游人如织,在这漫天的氛之下,即便秋风萧瑟,也自是 吹得游人醉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北方人不懂' />

  

上图 杭州灵隐寺;下图 满陇桂雨。图/图虫创意

  

杭州会告诉你,赏桂这件事,游客才去西湖。

  

桂花烂漫时节,当地人会结伴而行,避开闹哄哄的游客,前往西湖以南的 满觉陇

  

。这是一座山谷,明代以来便是杭州城外桂花最盛之处;若逢秋风起、露水重,满谷的桂花往往随风洒落,远看 密如雨珠 ;若置身桂树丛中,仿佛

  

沐花雨而披 ,别有情趣。

  

这正是杭州一景, “满陇桂雨”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落流水,人间绝。图/图虫创意

  

身在杭州,若无茶食,总觉得缺点什么。若能在这满陇桂雨之下,沏上一壶 桂花龙井 ,方不虚此行。龙井本是 春息桂花则是 秋味

  

,一春一秋,一茶一花,各自得历经半年之久,才能有一场 完的邂逅 。

  

桂花,北方人不懂' />

  

苏州,园林中精心修剪的桂花。图/视觉中国

  

桂花,北方人不懂' />

  

苏州桂,碧玉小桥流水

  

苏州的桂花,则显得 小家碧玉 许多。

  

这是一座花园般的城市,牡丹、棠梨、樱花等交替绽放、争奇斗艳,唯有桂花 甘为配角 ,四散在城内四处,总要让你 寻寻觅觅

  

。哪怕在精致文的苏式园林,桂花也时常 静安一隅 ,不张扬、不争宠,独自丽,仿若细腻文、却不失雍容的 苏绣

  

桂花,北方人不懂' />

  

苏州,留园,屋檐上的桂花。图/图虫创意

  

深秋时节,游客们纷纷涌上 虎丘 ,在桂花丛中熙熙攘攘。真正的老苏州,则会在秋分前后携一家老小,来到 石湖

  

边赏月泛舟,看着明月倒影映过桥洞,仿佛好几个月亮串在一起,这便是吴地民俗, “石湖串月” 。

  

夜色中的桂花,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粉,身姿又遮遮掩掩、 稍纵即逝 ,像极了曼妙多姿的江南女子,还知书达理、懂进退,只深秋繁花落尽,才绽放属于自己的

  

甜 。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苏州不可或缺之味。图/视觉中国

  

苏州人对桂花的爱,更在于 滋味 。这里的人嗜甜,这桂花甜仿佛 天赐之物

  

,这边厢搜集起来,放在炉子上烘干;那边厢熬起糖浆,腾腾的蒸汽与丝丝的甜,再放入封存了秋味桂花桂花糖浆 便做成了。

  

这糖浆,全国皆有,唯独苏州人熬得 清 ,熬得 细甜 ,熬得 地道

  

。它的甜,会穿越苏州的一年四季,淋在莲藕、山药、年糕、小排之上,还会与 冬酿酒 一起,抚慰着人的心灵。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深秋的桂林若下雨,便是满城尽披金衣。图/视觉中国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林桂,自成一派韵味

  

苏杭二城,谁的桂花?看到这里, 桂林 笑了。

  

桂林桂树成林 ,这里无园不植桂,无人不识桂。别说公园、景点了,就算是小区楼下和自家庭院,桂林人也会毫不犹豫地种上桂树,细心呵护,只待开花。

  

岭南天气炎热,桂树开花要等到十月。一旦开花,整个桂林,就像打翻了 金色的油漆

  

,一片桂中点缀着橘和银,相当张扬;你轻轻吸一口气,整座城更像是打翻了 桂花味的水 ,仿佛没有了别的气味。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林,你打个喷嚏,可能都是桂花味的。图/图虫创意

  

丹桂 ,在桂林属于一绝。它的颜色橘,在枝叶间 极为夺目 ,尽管身子小,却有一种野性的张扬,力压金桂一头,也叫 状元

  

;它的气浓郁,别的桂花,它是洒脱奔放,像极了 热情似火 的南方姑娘,直冲冲地往你的面容上撞。

  

桂林人,特别幸运。深秋时节,漫城遍野的 三色桂花 ,配合漓江边的奇山异水,还处处像撒了水一般的甜。桂林好,热情之中又有韵味, 自成一派

  

,无需多墨。

  

桂花,北方人不懂' />

  

丹桂,开得更张扬气更奔放。图/图虫创意

  

南方的桂花, 就是这么 。它姿态万千,在杭州浩瀚 ,在苏州是隽秀 ,在桂林张扬

  

。若是你,你觉得什么样的桂花

  

偷偷告诉你,对我们而言,无论什么桂花,都没有 妈妈牌厨房 里的

  

# 爱一朵花,就要把她吃掉!

  

中国人的天赋无他,唯种地和 吃货 两样。我们对花的最高赞誉,就是 认认真真把她吃掉

  

桂花,北方人不懂' />

  

如果要聊桂花食,南方人能跟你聊到天亮。图/图虫创意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糕,古老的江南韵味

  

以鲜花入馔,做成正菜或点心,古人称为 “花馔” 。南宋《山家清供》记载,春采紫英菊、夏煎栀子花、秋做广寒糕。这味 广寒糕

  

,需“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和米春粉炊作糕”,其实就是今天江南各地的 桂花糕 。

  

桂花,北方人不懂' />

  

严格来说,桂花糕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各地桂花糕形形色色,皆为古方的延续。图/视觉中国

  

桂花糕流派众多,若遵循古方,浙江 温州桂花糕 可能更原汁原味一些。将桂花搜集起来,干燥后用糖蜜腌渍,米粉与熟猪油、糖拌匀,在盒中蒸熟后以

  

桂花糖蜜 调味,一份清新淡味就成了。

  

桂花,北方人不懂' />

  

石港窨糕,据说能治愈强迫症。图/视觉中国

  

古法桂花糕中,有一款特殊的存在――江苏南通的 石港窨糕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名印糕,因每块糕上均有桃印花而名。

  

制作石港窨糕,需要将本地粳米与糯米按比例混合,加工前浸泡7天、淘洗7次后碾成米粉,包入流动的 桂花豆沙

  

,蒸成糕后印制。这样做出来的桂花糕,趁热吃雪松软,稍放则凉而不硬。它是 应季茶食 ,每年从惊蛰开始,立夏前结束。

  

桂花,北方人不懂' />

  

这清甜,穿越千年

  

桂花与糖浆,是一对穿越千年的伴侣。它们互为表里,幽甜蜜而不夺人清亮而不夺色 。它能让你穿越回千年之前,领略古代华夏的

  

独特风味 ,也能在现代搭起一座桂桥,牵着异国风味的手,玩 中西合璧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北方人不懂' />

  

Duang, Duang, Duang… 就很解压,非常解压,极度解压...

  

比如,现代广式早茶中duang来duang去的 椰汁桂花

  

。它结合了广式、潮式和西式点心工艺,先用吉利丁(明胶)分别混合椰汁和桂花糖浆,蒸熟一层,再铺一层,最后撒上金桂花碎 。

  

它是如此 流氓 ,duang在你眼里,duang在你嘴里,duang在你心里……吃与不吃,真是个问题。

  

桂花,北方人不懂' />

  

重庆,一杯气满满的桂花拿铁。图/视觉中国

  

如今,在各色咖啡店,秋季必然少不了一味 桂花拿铁

  

。它是上海十里洋场的奇思妙想,随着近年来本土咖啡的崛起,在深秋唤醒一个个睡眼惺忪的灵魂,也丰富着都市新领的下午惬意。据说在杭州,一定要在随风飘落的桂雨前,来上一杯。

  

桂花,北方人不懂' />

  

谁说桂花只能做甜品的?

  

桂花有关的滋味,太多了。它早就超越了甜品,既可以 制茶 ,更可以 点缀肉食 ,甚至酿成 酒 。一朵桂花,拥有着无数张丽面孔。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乌龙,福建与台湾名冠天下。图/汇图网

  

在宝岛台湾,有一味特产 桂花乌龙

  

,颇得桂意境。懂行的当地茶农,会将桂树种植在茶园旁,以提升乌龙茶的气;烘焙过程中,更会加入干燥的桂花,进一步增添气层次,还能在泡开的茶水中,见到绽放的桂花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味吃多了,不整两杯吗?图/视觉中国

  

我们回到江南,水乡 绍兴

  

。这里是酒的故乡,桂花自然不会缺席。勤快些,便将干桂花用水稍稍煮开,过滤后加入酒,再滚一次;慵懒些,就直接把桂花透入酒中浸泡即可。也有直接加入桂花酿造的

  

桂花酒 ,深秋乍暖还寒,温一壶最好不过。

  

最后的压轴,是苏州特有的 冬酿酒 ,也叫“冬阳酒”。这里曾是战国时期吴国的都城,传统上承袭周代历法,将冬至作为一年之初,至今苏州仍有

  

“冬至大如年” 的遗俗。

  

桂花,北方人不懂' />

  

天气冷了,喝点冬酿酒去去寒。

  

苏州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来年不抗冬。这种酒以米酒为底,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色泽金、口味甘甜,隐隐透着桂花的 幽幽气 ,爽口得很。

  

它很稀有,一年只酿一次,想再喝只能等明年。它就和桂花一样,一年只开一次,花期不长,错过了就 明年再见 吧。

  

# 桂花,南方孩子永远的乡愁

  

又是一年桂花开,千里共赏中秋月。悄悄地,中秋节过去了,就和这桂树落花一般, 转瞬即逝又悄无声息

  

每个南方长大的孩子,灵魂深处挥之不散的气,都是 桂花

  

的。毕竟,在那烟雨朦胧的故乡,四处皆是桂花。哪怕周遭没有,这股独特的气也会与甜味一起,不经意地出现在饮食之中,滋润你的味觉,令你 念念不忘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桂花甜,哪怕到了冬天。它也让我们魂牵梦绕。图/图虫创意

  

南方人的乡愁,是舌尖上的甜味,又是 “苦甘”

  

,涩与甜交织在一起,就像刚摘下来的桂花一样。在外奔波越久,自然越是想家;然而越是奔波,却又越是不敢轻易回头看。

  

这世间百味,无奇不有,一山更有一山高。但万物再不过千里归家的 一顿饭 ;万物再甜,甜不过妈妈亲手熬制的 桂花

  

。清早起来,还是那股甜;推开厨房门,还是一锅桂花羹。只是,母亲被汗水浸透的鬓角,已是花,犹如 月下银桂 ,与黯淡的霜。

  

桂花,北方人不懂' />

  

软糯糯,甜丝丝的江南味,怎能少了这份桂花糖年糕。图/视觉中国

  

所以,奔波在外,不敢轻易回头看。这种感觉,小时候不懂,读书时不懂,如今闻不见桂花的幽终于懂了

  

故乡的桂花,花期很短,时常几天内便在细雨中落尽。幸亏,人们总有办法,将花以饮食之手留住,成了南方年节、甚至一年四季的清点缀。也要感谢如今

  

物流发达 ,源头好物 信手拈来 ,终究能一解舌尖上的乡愁。

  

桂花,北方人不懂' />

  

闻着桂花,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图/图虫创意

  

我是南方的孩子。我在北方,想念 桂花 的味道。

  

桂花,北方人不懂' />

  

文 | 水水

  

头图摄影 | 盛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