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葫芦丝和巴舞表演中的呼吸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混合呼吸。目前公认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呼吸法。它的优势在于整个呼吸肌群的协调运动,形成一个整体运动,使呼吸的吸入更多,呼气时容易控制。下面介绍混合呼吸法。
呼吸包括两个方面:“吸气”和“呼气”。
葫芦丝吸气
吸气时,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肺叶扩张时,胸腔和腹腔的中下部自然向外扩张,尽可能多的吸入空气,降低膈肌。吸气后,呼吸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感觉充满了气息,而胸部感觉放松。正确的储气场所应该是下胸腔和腹腔。所以吸气时,腹部不仅要向内收缩,还要稍微向外凸出。腰部也向四周扩张。
吸气法的练习通常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也可以根据要求来实现。这里有几种方法。首先把胸腹部的呼吸全部吹出,然后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有冷空气进入胸腔和废物腔的感觉,说明吸入方法和储气位置基本正确。其次,在闻香、朗烈运动后的深吸气过程中也可以获得一些经验。
在比赛中吸气需要在短时间或极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通常是嘴和鼻子同时吸气来放松喉咙。吸气时注意不要耸肩或发出任何声音。
葫芦丝呼气(即吹气)
呼气时要求始终控制酸肌、腰肌和横隔(即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呼吸有控制、均匀地呼出。随着呼气,腹肌、腰肌等相关肌群逐渐收缩,膈肌复位。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刚呼气的时候,一定不要马上就是腹部(应该稍微向外“顶”一下)。因为立即收腹会造成腹部被向内挤压,迫使原本降低的横向极限提前复位,从而将气息挤压到胸部,增加胸部负担,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速度,长时间后还会影响选手健康。当气息吹出四分之三左右时,腹部自然会向内收缩,所以这个呼气过程是相当正确的。
总之,演奏时的呼气要始终在一定压力下均匀传递。气息要平稳,不要强弱。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反复练习。你可以通过吹长音符或在手背呼气来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会感受到呼吸的速度、压力和稳定性,从而增强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能力。
解释一下:是几点。
(1)在实际表演中,每次吸入的量不尽相同,但应根据短语的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吸入量。
(2)演奏时呼气不能达到极限。也就是说,你不应该吹到没有空气可以吹的地步,而是应该留下底部的空气,这样你才能再次吸气。
(3)有“快吹”、“平吹”和“慢吹”(轻吹),吹得快的气压更高,风速更快;水平吹风气流适中;慢吹是指气流慢慢呼出。正常情况下,弹低音的时候用快吹法,弹中音的时候用平吹法,弹高音的时候用慢吹法。
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演奏好葫芦丝、巴乌至关重要,必须受到学习者的高度重视。